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

一种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所述的合成方法是以环酮与芳香醛为底物,在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与水所形成的催化体系中在40~120℃下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经过滤、重结晶、干燥即得到所述的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物易分离,产率高,催化反应体系对环境友好、重复性好,离子液体制备过程绿色并且具有很好的原子经济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120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86833.5

  • 申请日2011-09-23

  • 分类号C07C45/74;C07C49/683;C07C201/12;C07C205/45;B01J31/02;C07C309/14;C07C303/32;C07C211/63;C07C209/68;

  • 代理机构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马驰

  • 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33: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C45/74 授权公告日:20150204 终止日期:20170923 申请日:201109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2-04

    授权

    授权

  • 2013-05-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45/74 申请日:2011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广泛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吡啶衍生物的前体,同时也是一类具有特性的医药中间体,所以酮和芳香醛的Cross-Aldol缩合非常重要,是合成这些前体、中间体的有效途径。其合成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尤其是环酮与芳醛的缩合更为科研人员所重视。该类化合物的合成通常是在强碱或强酸条件下进行,但存在着副反应多、产率低、催化剂不能回收等缺点。为此,近年来很多催化剂相继被报道:FeCl36H2O,InCl3·4H2O,Cp2TiPh2,RuCl3,KF/Al2O3,TiCl3-(SO3CF3),KF/CaY-MS,Silica sulfuric acid,Carbon-based solid acid,NH2SO3H,TiCl4·2THF,NKC-9,KHSO4,LiOH·H2O,Mg(HSO4)2,I2,TCT。然而,在这些方法中,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着比如催化剂昂贵、有毒、反应时间长、操作烦琐或是后处理复杂等不足。当今随着绿色化学和有机合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加强烈,绿色催化体系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兴趣。绿色催化体系在表现出高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前提下,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和传统催化剂所带来的毒害性、危险性、成本高等缺点。绿色催化体系下的有机反应以其安全、反应装置简单和环境友好而倍受青睐,是理想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采用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与水的绿色催化反应体系。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其采用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所述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II)所示,以结构如式(I)所示的芳香醛与结构式(II)所示的环烷酮为底物,在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与水的体系下于40~120℃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经分离纯化得产物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 

Ar-CHO(I) 

其中,Ar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硝基、或卤素取代的苯基; n=0或1。 

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如(IV)所示; 

R0、R1分别为各自独立的C1~C12的烷基; 

R2、R3、R4、R5分别为各自独立的C1~C8的烷基;m=1或2。 

所述环烷酮与芳香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所述的环烷酮与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0.25。 

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与水的质量比为1∶0.1~10。 

所述的反应在40~120℃进行1~12h,所得混合物过滤、重结晶、干燥即得到所述的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 

所述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或过滤所得滤液经除水干燥后,在反应中继续使用。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 

取烷基磺内酯与过量的烷基胺反应,在室温下搅拌24~48h,除水干燥后得白色固体盐,用有机溶剂(甲醇、乙醇或者石油醚等)重结晶后,抽滤,真空干燥;接着称取等摩尔的烘干固体盐,与碱在室温下搅拌1h,除水干燥得下述离子液体: 

上述结构中,R0、R1为各自独立的C1~C12的烷基; 

R2、R3、R4、R5为各自独立的C1~C8的烷基; 

m=1,2。 

第二步Cross-Adol缩合反应 

在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与水的催化体系下,在备有电磁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50ml的烧瓶中加入2.5mmol的环烷酮和5mmol的芳香醛,在40~120℃下加热回流搅拌1~12h。 

反应式如下: 

n=0,1Ar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硝基、或卤素取代的苯基。 

第三步离子液体的分离及产物的纯化 

反应结束,将上述混合物冷却后抽滤得固体产物,用蒸馏水洗至滤液无色呈中性,抽滤得目的产物,通过核磁质谱参考文献确定结构。称产物重量计算收率。如需继续纯化,可将固体产物在乙醇中重结晶。滤液回收,除水干燥,得离子液体可继续循环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与水作为反应催化体系制备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的方法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与水的催化体系,兼具催化剂和溶剂的双重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制备过程简单,原子高效,原料廉价; 

3)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分离,后处理简单,产品收率高; 

4)所述离子液体可重复利用,产品收率不受影响。 

综上,本发明所述的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合成方法是一种绿色合成方法,对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第一步离子液体的制备 

取1,3-丙烷磺内酯(6.11g,50mmol)与过量的乙胺水溶液(质量浓度60%~70%,12ml),在室温下搅拌48h,除水干燥后得白色固体盐(5.80g),在浓度大于99%的甲醇中重结晶后,抽滤真空干燥,得白色针状固体盐;接着称取等摩尔的烘干固体盐和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质量浓度20%)在室温下搅拌1h,80℃真空干燥12h,得离子液体[N(C2H5)4][C2H5NH(C2H2)3SO3]。 

第二步Cross-Adol缩合反应 

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N(C2H5)4][C2H5NH(C2H2)3SO3](1g,3.3mmol)与水1ml加入25ml圆底烧瓶,室温下搅拌至均相,环戊酮(0.21g,2.5mmol)和苯甲醛(0.53g,5mmol)依次加入到该反应容器中,在60℃下水浴加热回流搅拌6h,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倒入100ml蒸馏水后,抽滤干燥得黄色固体产物α,α′-双亚苄基环戊酮,天平称重3.16g,收率92%,产物结构式为: 

第三步离子液体的分离及产物的纯化 

反应结束,将上述混合物冷却后抽滤得固体产物,用蒸馏水洗至滤液 无色呈中性,固体产物可继续纯化(乙醇中重结晶)。滤液回收,除水干燥,得离子液体可继续循环使用。 

实施例2-4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N(C2H5)4][C2H5NH(C2H2)3SO3](1g,3.3mmol)与水(按表1的比例用量)室温下搅拌至均相,反应物用量、反应条件和产品产率计算同实施例1中的cross-aldol缩合反应。 

表1 

实施例5-9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N(C2H5)4][C2H5NH(C2H2)3SO3](按表2比例用量),反应物用量、反应条件和产品产率计算同实施例1中的cross-aldol缩合反应。 

表2 

实施例10-14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按表3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3.3mmol)与水(1ml)室温下搅拌至均相,反应物用量、反应条件和产品产率计算同实施例1中的cross-aldol缩合反应。 

其中表3中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合成方法如下: 

取1,3-丙烷磺内酯(6.11g,50mmol)与过量的甲胺水溶液(质量浓度30%~33%,17ml),在室温下搅拌24h,除水干燥后得白色固体盐(5.80g),在浓度大于99%的甲醇中重结晶后,抽滤真空干燥,得白色针状固体盐;接着称取等摩尔的烘干固体盐和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质量浓度25%)在室温下搅拌1h,80℃真空干燥12h,得离子液体[N(C4H9)4][CH3NH(C2H4)3SO3]。 

在冰浴条件下,1,3-丙烷磺内酯(6.11g,50mmol)溶于丙酮(10ml)后缓慢滴加至溶于120ml丙酮的胺水溶液(质量浓度25%,10ml),滴加完毕, 在室温下搅拌24h,回流加热30min后冷却至室温,除水干燥后,所得白色固体盐用10ml无水乙醇冲洗,得粗产品溶于10ml去离子水并加热至沸腾,50ml乙醇加入热的粗产品水溶液重结晶,冷却至室温静置1h,得白色固体产物。重复此重结晶过程2次。再用无水乙醇冲洗后回收产品,80℃真空干燥48h,得白色固体盐;接着称取等摩尔的烘干固体盐和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质量浓度20%)在室温下搅拌1h,100℃真空干燥24h,得离子液体[N(C2H5)4][NH2(C2H4)3SO3]。 

1,3-丙烷磺内酯(6.11g,50mmol)与微过量的正丁胺(质量浓度99%,11g),在室温下搅拌48h,除水干燥后得白色固体盐,在乙醇∶石油醚=3∶1(体积比)的溶剂中重结晶后,抽滤真空干燥,得白色状固体盐;接着称取等摩尔的烘干固体盐和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质量浓度20%)在室温下搅拌1h,100℃真空干燥24h,得离子液体[N(C2H5)4][C4H9NH(C2H4)3SO3]。 

取1,3-丙烷磺内酯(6.11g,50mmol)与过量的乙胺水溶液(质量浓度60%~70%,12ml),在室温下搅拌48h,除水干燥后得白色固体盐,在浓度大于99%的甲醇中重结晶后,抽滤真空干燥,得白色针状固体盐;接着称取等摩尔的烘干固体盐和二甲基乙基丙基氢氧化铵([N(CH3)2(C2H5)(C3H7)][OH])水溶液(0.16mol·L-1)在室温下搅拌1h,80℃真空干燥48h,得离子液体[N(CH3)2(C2H5)(C3H7)][C2H5NH(C2H4)3SO3]。 

将溶于1,4-二氧杂环乙烷的1,4-丁烷磺内酯(4g,40mmol)缓慢滴加至过量二甲胺水溶液(质量浓度33%,167ml)中,在4℃下充分搅拌3h后室温下过夜反应,反应混合物加热6h除去剩余二甲胺并用盐酸溶液吸收释放出的二甲胺,干燥除水后,在经过无水乙醇重结晶2次得到白色固体盐,接着称取等摩尔的烘干固体盐和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质量浓度20%)在室温下搅拌1h,100℃真空干燥24h,得离子液体[N(C2H5)4][(CH3)2NH(C2H4)4SO3]。 

表3 

实施例15-16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离子液体与水的用量、反应条件和产品产率计算同实施例1中的cross-aldol缩合反应。在实施例15中,环己酮(0.25g,2.5mmol),苯甲醛(0.53g,5mmol);实施例16中,环己酮(0.25g,2.5mmol),对硝基苯甲醛苯甲醛(0.76g,5mmol),反应结果见表4。 

表4 

实施例17-21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分离纯化过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按照实施例1的cross-aldol缩合反应条件进行重复实验(表5)。所述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重复使用4次未见活性减弱。 

表5 

本发明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合成过程对环境友好,产物易分离,产率高,重复性好,而且,该体系中的离子液体制备方法简单、廉价,催化反应体系对环境友好,过程绿色并且具有很好的原子经济性。 

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化合物表征: 

参考文献: 

1.Wang,L.;Sheng,J.;Tian,H.;Han,J.;Fan,Z.;Qian,C.Synthesis 2004,3060.2.Li,J.;Su,W.;Li,N.Synth.Commun.2005,35,3037. 

实施例1中的产物2,5-Di(benzylidene)cyclopentanone 

Melting Piont:189℃ 

1H NMR(CDCl3,400MHz)δ:3.12(s,4H,2CH2),7.35-7.45(m,6H,6CH),7.58-7.60(m,6H,6CH);13C NMR(100MHz,CDCl3)δ:188.1,144.4,142.3,133.3,128.5,127.5,126.7,22.6). 

实施例15中的产物2,6-Di(benzylidene)cyclohexanone 

Melting Piont:118℃ 

1H NMR(CDCl3,400MHz)δ:1.73-1.83(m,2H,CH2),2.93(t,J=6Hz,4H,2CH2),7.25-7.48(m,10H,CH arom),7.80(s,2H,2=CH);13C NMR(100MHz,CDCl3)δ:187.2,144.3,141.5,134.7,128.6,127.5,27.8. 

实施例16中的产物2,6-Bis(4-nitrobenzylidene)cyclohexanone 

Melting Piont:163℃ 

1H NMR(CDCl3,400MHz)δ:1.87-1.85(m,2H,CH2),2.94(t,J=6.0Hz,4H,2CH2),7.58-8.2(m,8CH,arom),8.32(s,2H,2=CH);13C NMR(100MHz,CDCl3)δ:187.8,147.6,144.3,141.5,141.0,127.1,123.5,27.6。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