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轴承专用磨床上实现无磁类套圈磨削的加工方法

在轴承专用磨床上实现无磁类套圈磨削的加工方法

摘要

一种在轴承专用磨床上实现无磁类套圈磨削的加工方法,磨削加工前先将过渡卡具中的磁套(2)联接在轴承专用磨床的所配磁极(1)端,通过所配磁极的电磁吸力来吸紧过渡卡具并使过渡卡具与所配磁极保持同轴度,过渡卡具中的涨胎(3)左端安装上待磨削的无磁类套圈(4),在所配磁极的旋转下通过轴承专用磨床上所配的砂轮对无磁类套圈的外圆滚道实施磨削加工,过渡卡具的设置使轴承专用磨床实现了无磁类套圈的磨削加工,过渡卡具具有定位准确、夹持可靠、装卡方便之特点,在不增加卡具投入的基础上提高了轴承专用磨床的使用范围,磨削加工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424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03304.0

  • 发明设计人 张军;张林;李红;

    申请日2012-11-30

  • 分类号B24B19/06(20060101);B24B41/06(20120101);

  • 代理机构41112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符继超

  • 地址 471039 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开发区丰华路6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28: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2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24B19/06 登记生效日:2018050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11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6-17

    授权

    授权

  • 2013-05-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4B19/06 申请日:2012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轴承专用磨床上实现无磁类套圈磨削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无磁类套圈是由无磁钢、陶瓷或是有色金属制作而成的轴承外圈或内圈。

    无磁类套圈的外圆滚道磨削一般在普通磨床上通过三爪卡盘、弹簧卡头或是顶尖等通用卡具的固定来实施其磨削加工,但在轴承专用磨床上确无法实施其磨削加工,究其原因是因为电磁无心卡具是通过电磁吸力来卡紧有磁类套圈并实施其磨削加工的,而无磁类套圈本身不具有磁性,这就使无磁类套圈在电磁无心卡具上的磨削加工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为实现在轴承专用磨床上磨削加工无磁类套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轴承专用磨床上实现无磁类套圈磨削的加工方法,在不增加卡具投入的基础上提高了轴承专用磨床的使用范围,磨削加工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轴承专用磨床上实现无磁类套圈磨削的加工方法,无磁类套圈的内径D和宽度H给定,轴承专用磨床上所配磁极的外径D1和内径D2给定,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如下:

先配作过渡卡具,所述过渡卡具包括磁套和涨胎,磁套的外径≥所述D1,磁套的内径≤所述D2,磁套的宽度=L,涨胎由磁套联接圆段、中间过渡圆段和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构成,所述磁套联接圆段的外径与磁套的内径过盈配合且其宽度与所述L相等,所述中间过渡圆段的外径<磁套的外径而>磁套的内径,所述磁套联接圆段和所述中间过渡圆段的内径均<磁套的内径,所述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的外径与所述D过盈配合且其宽度与所述H相等,所述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的壁厚控制在1.5~5.0mm之间,并将所述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平均切成奇数个扇段,将涨胎的所述磁套联接圆段与磁套联接后形成所述过渡卡具以备用,磨削加工前先将所述过渡卡具中的磁套联接在轴承专用磨床的所配磁极端,通过所配磁极的电磁吸力来吸紧所述过渡卡具并使所述过渡卡具与所配磁极保持同轴度,在所述奇数个扇段安装上待磨削的无磁类套圈,在所配磁极的旋转下通过轴承专用磨床上所配的砂轮对无磁类套圈的外圆滚道实施磨削加工即可。

上述磁套或由GCr15制作而成,或由导磁性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涨胎或由加布胶木制作而成,或由带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实现了在轴承专用磨床上磨削加工无磁类套圈,在不增加卡具投入的基础上提高了轴承专用磨床的使用范围,磨削加工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2、过渡卡具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并具有定位准确、夹持可靠、装卡方便之特点。

3、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型薄壁无磁类套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1中:1-磁极;2-磁套;3-涨胎;4-无磁类套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在轴承专用磨床上实现无磁类套圈磨削的加工方法,无磁类套圈是由无磁钢、陶瓷或是有色金属制作而成的轴承外圈或内圈,根据轴承专用磨床的磨削加工范围,无磁类套圈的规格尺寸大多属于中小型,尤其是小型薄壁无磁类套圈。

所涉及的无磁类套圈4的内径D和宽度H给定,轴承专用磨床上所配磁极1的外径D1和内径D2给定,因为这些参数关系到本发明的过渡卡具,正是由于所述过渡卡具的设置使轴承专用磨床能实现无磁类套圈的磨削加工,这一点非常有别于在轴承专用磨床上直接磨削加工有磁类套圈。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结合图1,本发明先配作过渡卡具,所述过渡卡具包括磁套2和涨胎3,磁套2的外径≥所述D1,磁套2的内径≤所述D2,磁套2的宽度=L,磁套2或由GCr15制作而成,或由导磁性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磁套2应具有一定的硬度,以保证磁套2的长期使用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应出现磕碰伤而影响磨削加工的精度。

涨胎3由磁套联接圆段、中间过渡圆段和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构成,所述磁套联接圆段的外径与磁套2的内径过盈配合且其宽度与所述L相等,所述中间过渡圆段的外径<磁套2的外径而>磁套2的内径,所述磁套联接圆段和所述中间过渡圆段的内径均<磁套的内径,所述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的外径与所述D过盈配合且其宽度与所述H相等,所述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的壁厚控制在1.5~5.0mm之间,所述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被平均切成奇数个扇段,图1是五等分扇段的剖面结构示意简图,所述壁厚的控制要根据无磁类套圈的大小及重量而定,建议小而轻的无磁类套圈可选择壁厚在1.5~2.5 mm之间的所述奇数个扇段,较大的无磁类套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壁厚,但壁厚一般不要超过5mm,因为过厚的所述奇数个扇段会造成其弹性的丧失而不能卡紧无磁类套圈。

涨胎3或由加布胶木制作而成,或由带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加布胶木制作的涨胎3尤其是在所述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由于壁厚的控制能形成局部弹性作用,这一点尤为重要,只有具有弹性的涨胎才能牢牢卡紧无磁类套圈。涨胎3可以根据不同规格尺寸的无磁类套圈制作成系列化产品,此时所述无磁类套圈联接圆段的外径、宽度只要和不同规格尺寸无磁类套圈的内径D、宽度H分别匹配即可,不需要改变所述磁套联接圆段、所述中间过渡圆段的结构尺寸,也就是说磁套2只需一个而与其配合的涨胎3可以是无数个。

虽然所述过渡卡具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所述过渡卡具所起的作用确能使无磁类套圈在轴承专用磨床上实现磨削加工,所述过渡卡具具有定位准确、夹持可靠、装卡方便之特点。

将涨胎3的所述磁套联接圆段与磁套2联接后形成所述过渡卡具以备用,磨削加工前先将所述过渡卡具中的磁套2联接在轴承专用磨床的所配磁极1端,通过所配磁极1的电磁吸力来吸紧所述过渡卡具并使所述过渡卡具与所配磁极1保持同轴度,调整同轴度的方法对普通操作人员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将磁套2左端设计成内台阶孔,所述内台阶孔的内径与磁极1的外径匹配,则更容易保证所述同轴度。

在所述五等分扇段处安装上待磨削的无磁类套圈4,在所配磁极1的旋转下通过轴承专用磨床上所配的砂轮对无磁类套圈4的外圆滚道实施磨削加工即可,磨削加工的程序与有磁类套圈在轴承专用磨床上的磨削加工程序相同,不另赘述。

对于批量的无磁类套圈而言,通过所述过渡卡具扩大了轴承专用磨床的使用范围,无磁类套圈的磨削加工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为了公开本发明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发明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本发明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