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药物,特别是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是每制成1000ml的外用制剂药物所需的主要原料按以下重量配比:买麻藤26-46g,松树笔10-30g,五味藤5-25g,透骨香5-25g,两面针14-34g,红花5-20g,樟脑5-20g,土木香5-20g,蝙蝠葛5-25g,五叶泡5-25g,干姜5-25g,荷脑5-25g。本发明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安全无毒副的作用,丰富了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寒痹,跌打肿痛、急性扭挫伤的中药药物品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1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玉林大金大药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31314.3

  • 发明设计人 林意;吕易平;

    申请日2013-01-28

  • 分类号A61K36/9068;A61P29/00;A61P19/02;G01N30/90;A61K31/125;A61K31/045;

  • 代理机构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冯菁

  • 地址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茂林开发区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23: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9/08 授权公告日:20140709 终止日期:20160128 申请日:201301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7-09

    授权

    授权

  • 2013-06-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8 申请日:20130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5-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制剂药物。

背景技术

风湿关节疼痛由于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致使患者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产生的慢性疼痛。根据《我国风湿四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风湿病在中国的自然人群发病率为l 4%,特种行业(纺织、钢铁机械、化工、矿山石油、港口、军队)高达23.1%;风湿四病主要患病人群在40-60岁;  目前我国估计有1.82亿人患风湿病,40岁以上患者占到9464万人。风温病给患者造成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行动不便,而又致残率高,对患者本人的生理、·心理造成极大影响,给社会形成极大的负担。

跌打肿痛扭挫伤的发生既伤及肢体又伤及气血,出现气滞血癌现象,因疯血系皮不破而内损者,多为离经之血聚于一处,在体内一时不能消散而肌表出现肿痛青紫,疼痛部位固定。中国医学认为不通则痛,不论气滞还是血癌都不通,这说明跌打扭伤的病因是外力所致,病机是气滞血癌。风湿痹痛及扭挫伤是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虽然目前临床上有许多治疗跌打损伤、风湿骨痈的中药制剂,如中国专利:祛伤消肿酊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510066151.8,公开号CN 1686414A,申请人 :福州海王金象中药制药有限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魁歧,发明人:徐燕和。摘要:一种祛伤消肿酐及其制作方法,薄荷脑56—84份、冰片48-72份、两面针48-72份、野木瓜36-54份、连钱草24-36份、扼子24-36份、配酱草24-36份、樟脑24-36份、生草乌16-24份、蔬术14-22份、桂枝14-22份、红花12-18份、威灵仙12-18份、茅膏菜12-18份、海风藤12-18份、川芍l0-14份、了哥王l0-14份、天南星l0-14份、白正l0-14份、血竭2-4份制成,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急性扭挫伤,疯血肿痛,消肿、止痛快,疗效高,使用方便。又如中国专利:一种中药膏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其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510075043.7,公开号CN 1698815A,申请人:广西花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红光路74号,发明人:韦飞燕,摘要:一种中药膏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其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活性成分,渗透促进剂和基质。所述活性成分以防风、荆芥、细辛、牛膝、川芍、徐长卿、蔬术、大罗伞、小罗伞、两面针、三棱、桂枝、白正、红杜仲、木香、黄藤、五加皮、扼子和沉香为原料用渗溅法提取,浓缩形成浸膏,再将浸膏与樟脑、薄荷脑混合制成活性成分。 该发明也涉及该中药膏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巴布剂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肩周炎、急性扭挫伤、无名肿毒、腮腺肿痛并具有疗效显著、作用迅速、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再如中国专利:一种治疗风湿痹痛和急性扭挫伤症的外用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810073697.X,公开号CN 101336993A,申请人: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中沙镇,发明人:莫兆钦,摘要:一种治疗风湿痹痛和急性扭挫伤症的外用酐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每制成1000ml的酊 剂药物所需的主要原料按重量配比是:  朱砂根18~28g;石南藤18~28g;香加皮18~28g;两面针18~28g;肿节风18~28g;樟脑0.5~0.8g;虎杖12~19g;五味藤6~10g;冰片0.5~0.8g。该产品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散疯、消肿止痛的功效,其疗效与正骨水相当,但其原材料来源广,易于取得,并能有效提取和保存配方中各昧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而且产品无明显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方便,丰富了对治疗风湿痹痛和急性扭挫伤症的药物品种。

上述公开的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酊剂药物各有特点,但有的药物组成较复杂,有的药材来源不多,临床效果各有千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作用迅速、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的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寒痹、,跌打肿痛、急性扭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制剂,制成1000ml的外用制剂药物所需的主要原料按以下重量配比:买麻藤26-46g,松树笔10-30g ,五味藤5-25g,透骨香5-25g,两面针14-34g,红花5-20g ,樟 脑5-20g,土木香5-20g,蝙蝠葛5-25g, 五叶泡5-25g ,干姜5-25g ,荷脑5-25g;所述的外用制剂包括酊剂和喷雾剂。

所述的酊剂的制备方法是:

(1)按重量份数秤取原料药:将买麻藤、松树笔、五味藤、透骨香、两面针、红花、土木香、蝙蝠葛、五叶泡和干姜粉碎成粗粉;

(2)把步骤(1)粗粉原药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体积浓度60-8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约800ml,保存;

(3)继续渗漉至药材量的12倍重量为止,收集续漉液,回收乙醇,40-7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5的清膏,放冷,并入初漉液;

(4)另取樟脑、薄荷脑,加乙醇50ml使溶解,加入上述溶液中,加乙醇至规定量,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装瓶,即得产品。

所述的制备喷雾剂的方法是:

(1)按重量份数秤取原料药:将买麻藤、松树笔、五味藤、透骨香、两面针、红花、土木香、蝙蝠葛、五叶泡和干姜粉碎成粗粉;

(2)把步骤(1)粗粉原药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约800ml,保存;

(3)继续渗漉至药材量的12倍量为止,收集续漉液,回收乙醇,40-7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5的清膏,放冷,并入初漉液;

(4)另取樟脑、薄荷脑,加丙二醇50ml使溶解,加入上述溶液中,并加入0.1-10克的表面活性剂吐温或司盘,0.5-1克的香味剂,加乙醇至规定量,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装入喷雾瓶中,即得喷雾剂产品。

以上所述药材粉碎可采用单独粉碎、混合粉碎、干法粉碎、湿法粉碎等常规的方法。

本发明的各种药材的性能和功效如下:

买麻藤:为买麻藤科植物买麻藤Gnetum montanum Markgr .或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nm(warb)C.Y. cheng的干燥藤茎。性味和功用:苦、温,归肝经。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用于风湿骨痛,筋骨酸软,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常用量6~9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酒调,热敷患处。①《陆川本草》:"茎叶:续筋骨。治跌打损伤,骨折筋伤。" ②《广西药植名录》:"茎叶:接骨,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根:治鹤膝风。"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藤茎祛风去湿,活血散瘀。治风湿性腰腿痛,筋骨酸软,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内服:煎汤,2~3钱(鲜者0.5~1两)。外用:捣敷或捣烂酒炒敷。

松树笔: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幼枝尖端。

五味藤:为远志科植物蝉翼藤Alyxia Levinei Merr 的干燥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curidaca inapfondiculata Hassk.[S.tavoyana Wall.ex Benn],【别名】丢了棒、象皮藤、一摩消、五马巡城、蝉翼木。【性味】辛;苦;凉。【功效】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急性肠胃炎;过敏性皮炎。

透骨香:为夹竹桃科植物筋藤Alyxia  levinei  Merr 的干燥根和茎。透骨香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ultheriayunnanensis(Franch.)Rehd.[G.CrenulataKurzi;VacciniumyunnanenseFranch.], 别名:透骨草、满山香、搜山虎、煤炭子。【性味】辛,温。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辣,有小毒。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③《云南中草药》:辛,平。【功用主治-透骨香的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关节痛,水撒,跌打损伤,牙痛,湿疹。 ①《滇南本草》:治痰火,筋骨疼痛,泡酒用之良。 其梗,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骨透热,熬水洗之。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止咳化痰。 治牙痛,劳伤,蛇伤,风湿,痧气,皮肤痛痒。 ④《贵州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络透骨。 

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或毛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var,fastuosum How ex Huang 的干燥全株。别名别名: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大叶猫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别名草红、刺红花、杜红花、金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古人常有於血在体内时,常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一天两次泡脚,适用各种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土木香:菊科植物土木香 Inula helenium L. 或总状土木香 Inula racemosa Hook. f. 的干燥根。【别名】:青木香、祁木香、藏木香、玛奴(藏语),药性类别】:暂未分类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与主治】: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用于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

蝙蝠葛:为葡萄科植物蛇葡萄Ampelopsis sinica(Miq)W.T.Wang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归经】淡、平入肾经【功效主治】滋阴补肾。治腰痛、瘰疬。中药味苦,性寒。有小毒。清热解毒,利咽喉,消肿止痛,抗癌。中药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口疮,齿龈肿痛,黄疸,肠炎,痢疾,肾盂肾炎,痄腮,痈疮肿毒,虫蛇咬伤,食道癌,胃癌。蒙药治血热,“协日”热,骨热,热性“希日乌素”症,丹毒,口渴,恶心,呕吐,皮肤病。《纲目拾遗》:治腰痛。瘰疬。蝙蝠葛有良好的肌松作用,其作用性质与箭毒同。汉防己碱也有肌松作用。高剂量的汉防己碱对猫支气管有收缩作用,此作用与其释放组织胺有关。山豆根碱对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汉防己碱和青藤碱均有降压作用,此作用可能是其直接扩张血管所致。山豆根碱也有降压作用,其原理为中枢性的,同时也与直接扩张血管和阻断神经节有关。蝙蝠葛碱对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汉防己碱和青藤具有抗结核作用,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及阿米巴原虫均有抑制作用;并在体内外均能抑制或杀死腹水癌的细胞。汉防己碱和青藤碱还具有抗炎、镇痛及刺激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作用。蝙蝠葛碱具有抗炎及镇咳祛痰作用。

五叶泡:为蔷薇科植物蔷薇莓Rubus rosaefolius smith 的干燥根和根茎。【别名】小猛虎、鸡足刺,【性味】苦;辛;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伤痛,腰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8g。 【各家论述】《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驱风,除湿,行气。治腰腿痛,四肢痹痛,风湿骨痛。

樟脑:为樟科植物Cinnamomum camphora(L) sied.的干枝,叶及根部。别名:韶脑、潮脑、脑子、油脑、树脑。归经:心、脾经 。功效: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薄荷脑:一种化学药剂,薄荷脑系由薄荷的叶和茎中所提取,白色晶体,分子式C10H20O,为薄荷和欧薄荷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在世界上,中国和巴西是主要的天然薄荷生产国,薄荷油的年产量均达到2000-3000t。薄荷脑和消旋薄荷脑均可用作牙膏;香水;饮料和糖果等的赋香剂。在医药上用作刺激药,作用于皮肤或粘膜,有清凉止痒作用;内服可作为驱风药,用于头痛及鼻;咽;喉炎症等。其酯用于香料和药物。

干   姜: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干燥根茎。【性味、归经】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 【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本发明组方买麻藤:性味苦、温,归肝经,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松树笔;五味藤:性味辛、苦、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透骨香:性味辛,温,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两面针:性味苦、辛,平,归肝、胃经,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径、散瘀止痛;土木香:辛、苦,温,归肝、脾经,止痛,治挫伤;蝙蝠葛:性味淡、平,入肾经,滋阴补肾,治腰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蝙蝠葛还有良好的肌松作用;五叶泡:性味苦、辛、温,归肝、肾经,祛风除湿,行气止痛;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樟脑:归经:心、脾经,通关窍,止痒,消肿止痛;薄荷脑:作用于皮肤或粘膜,有清凉止痒作用。以上诸药经科学配五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驱风通络、祛寒化湿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寒痹,跌打肿痛、急性扭挫伤。本发明产品的使用方法是:外用适量,每次擦患处10分钟,一日3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酊剂药物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散疯、消肿止痛的功效,对治疗风湿痹痛及急性扭挫伤所致的常见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2、本发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酊剂药物原材料来源广,容易取得;

3、本发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酊剂药物制备工艺能有效地提取和保存配方中各味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

4、本发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酊剂药物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方便,丰富了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患者的用药选择范围。

5、风湿关节疼痛大多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而跌打损伤可致瘀血痹阻经络,这两种情形在临床上通常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因此,本发明人根据“通则不病、痛则不通”的中医理论,针对上过疾病的病因机理,制定了“消肿止痛、活血化瘀、驱风通络、祛寒化湿”的治疗原则,筛选出本发明的组方,由此制备的中药制剂对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疼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上可适用于例如风湿关节疼痛、跌打肿痛、急性扭挫伤、肩周炎、无名肿毒等疾病。

本发明产品的鉴别: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干姜的薄层鉴别法,

取本品30ml,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3ml及石油醚(60~90℃) 9ml使溶解,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缺干姜的阴性样品30ml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液,再取干姜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巳烷—丙酮—甲醇(9: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薄荷脑对照法,

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μl及上述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薄荷脑含量测定法计算: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m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本品每1ml含薄荷脑(C10H20O)不得低于9.0mg。

3、樟脑比较法,

取本品2ml,加60%乙醇稀释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阴性样品2ml同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再取樟脑对照品201mg,加60%乙醇10ml使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E试验,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150+10℃,分别吸取上述三种溶液1-2μl,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中呈现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4、土木香鉴别法

土木香药材鉴别进行试验:方法为,取本品30ml,加石油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石油醚液提取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阴性样品30ml同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再取青木香对照药材1g,加石油醚2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醋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4-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每制成1000ml的外用酊剂药物所需的主要原料按以下重量配比:

买麻藤30g、松树笔20g、五味藤10g、透骨香15g、两面针10g、红花15g、樟、脑15g、土木香10g、蝙蝠葛10g、五叶泡15g、干姜15g、薄荷脑15g;

(2)本发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酊剂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a:把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买麻藤,松树笔,五味藤,透骨香, 两面针,红花,土木香,蝙蝠葛,五叶泡,干姜,粉碎成粗粉;

b:把步骤a粗粉原药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 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约800ml,另器保存;

c:继续渗漉至药材量的12倍量为止,收集续漉液,回收乙醇,40-7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5的清膏,放冷,并入初漉液;

d:另取樟脑、薄荷脑,加乙醇50ml使溶解,加入上述溶液中,加乙醇至规定量,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即得本发明成品五松肿痛酊。

(3)以上所述药材粉碎可采用单独粉碎、混合粉碎、干法粉碎、湿法粉碎等常规的方法。

实施例2:

(1)每制成1000ml的外用酊剂药物所需的主要原料按以下重量配比:

买麻藤36g、松树笔20g、五味藤15g、透骨香15g、两面针24g、红花10g、樟脑10g、土木香10g、蝙蝠葛15g、五叶泡15g、干姜15g、薄荷脑15g;

(2)本发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酊剂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a:把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买麻藤,松树笔,五味藤,透骨香, 两面针,红花,土木香,蝙蝠葛,五叶泡,干姜,粉碎成粗粉;

b:把步骤a粗粉原药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 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约800ml,另器保存;c:继续渗漉至药材量的12倍量为止,收集续漉液,回收乙醇,40-7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5的清膏,放冷,并入初漉液;

d:另取樟脑、薄荷脑,加乙醇50ml使溶解,加入上述溶液中,加乙醇至规定量,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即得本发明成品五松肿痛酊。

(3)以上所述药材粉碎可采用单独粉碎、混合粉碎、干法粉碎、湿法粉碎等常规的方法。

实施例3:

(1)每制成1000ml的外用酊剂药物所需的主要原料按以下重量配比:

买麻藤30g、松树笔15g、五味藤12g、透骨香12g、两面针20g、红  花10g、樟脑10g、土木香10g、蝙蝠葛15g、五叶泡15g、干姜15g、薄荷脑15g

(2)本发明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跌打肿痛的外用酊剂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a:把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买麻藤,松树笔,五味藤,透骨香, 两面针,红花,土木香,蝙蝠葛,五叶泡,干姜,粉碎成粗粉;

b:把步骤a粗粉原药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 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约800ml,另器保存;c:继续渗漉至药材量的12倍量为止,收集续漉液,回收乙醇,40-7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5的清膏,放冷,并入初漉液;

d:另取樟脑、薄荷脑,加乙醇50ml使溶解,加入上述溶液中,加乙醇至规定量,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即得本发明成品五松肿痛酊。

(3)以上所述药材粉碎可采用单独粉碎、混合粉碎、干法粉碎、湿法粉碎等常规的方法。

实施例4,喷雾剂制备(1000ml):

买麻藤25g,松树笔10g ,五味藤5g,透骨香5g,两面针14g,红花5g ,樟 脑5g,土木香5g,蝙蝠葛5g, 五叶泡5g ,干姜5g ,荷脑5g;

(1)按重量份数秤取原料药:将买麻藤、松树笔、五味藤、透骨香、两面针、红花、土木香、蝙蝠葛、五叶泡和干姜粉碎成粗粉;

(2)把步骤(1)粗粉原药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约800ml,保存;

(3)继续渗漉至药材量的12倍量为止,收集续漉液,回收乙醇,40-7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5的清膏,放冷,并入初漉液;

(4)另取樟脑、薄荷脑,加丙二醇50ml使溶解,加入上述溶液中,并加入0.1-10克的表面活性剂吐温或司盘,0.5-1克的香味剂,加乙醇至规定量,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装入喷雾瓶中,即得喷雾剂产品。

实施例5,喷雾剂制备(1000ml):

买麻藤30g,松树笔20g ,五味藤14g,透骨香10g,两面针18g,红花8g ,樟 脑9g,土木香10g,蝙蝠葛15g, 五叶泡15g ,干姜15g ,荷脑15g;

(1)按重量份数秤取原料药:将买麻藤、松树笔、五味藤、透骨香、两面针、红花、土木香、蝙蝠葛、五叶泡和干姜粉碎成粗粉;

(2)把步骤(1)粗粉原药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约800ml,保存;

(3)继续渗漉至药材量的12倍量为止,收集续漉液,回收乙醇,40-70℃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3~1.05的清膏,放冷,并入初漉液;

(4)另取樟脑、薄荷脑,加丙二醇50ml使溶解,加入上述溶液中,并加入0.1-10克的表面活性剂吐温或司盘,0.5-1克的香味剂,加乙醇至规定量,摇匀,静置24小时,滤过,装入喷雾瓶中,即得喷雾剂产品。

 

临床验证:

五松肿痛酊系根据广西少数民族经验和传统的中医药理论研制的民族药制剂,具有活血散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的肢体关节疼痛、急性扭挫伤等。为了验证其功效,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和《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20例)、广西中医学第二附属医院(100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100例)于3年前对五松肿痛酊进行了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4.2%,21.7%,总有效率为85.8%;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7.5%,25.8%,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提示五松肿痛酊对痹病和急性扭挫伤均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与对照药相似。

2、不同病种疗效结果辨明,两组对弊病和急性扭挫伤止痛效果均无明显差异。

3、临床症状疗效结果表明,两组疗效后,病人自觉疼痛、压痛、肿胀活动障碍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五松肿痛酊能明显改善弊病和急性扭挫伤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对照药相似。

4、治疗后疼痛减轻、消失时间比较结果表明,五松肿痛酊对弊病和急性扭挫伤的止痛效果显著,与对照药相似。

5、本研究对200例患者进行了血、便常规教案差,心、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提示本品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五松肿痛酊稳定性试验报告

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及五松肿痛酊生产用药品质量标准(试行)对本品三批样品进行了稳定性试验,结果如下:

1  试验样品:广西玉林大金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104、030112,030118。

2  考察项目: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检查。

3  试验方法:样品在上市用包装条件下,于室温(8~30℃),相对湿度40~95%状态下保存,按五松肿痛酊质量标准进行考察,微生物限度检查项目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微生物限量检查法检验。除当月(0月)一次外,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和第18个月各考核一次,考察本品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及微生物限度检查项目。

4  试验结果:见表1、2、3。

5  结论:本品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研究技术要求》及五松肿痛酊生产用药品质量标准(试行)三批样品的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均符合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均少于100个/ml,霉菌均少于100个/ml,,大肠杆菌、活螨均未检出。即试验合格均符合规定。表明本品在上市药品包装条件下,在室温(8~30℃)、相对湿度40~95%条件下保存18个月药品质量稳定,故定本品保质期为两年。

本发明的药品质量标准也可以使用干姜的薄层鉴别。方法为:取本品30ml,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3ml及石油醚(60~90℃) 9ml使溶解,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缺干姜的阴性样品30ml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液,再取干姜对照药材1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巳烷—丙酮—甲醇(9: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 在试行期内证明本鉴别方法基本可行,故未做修订。

(3) 本鉴别方法为在试行期内新增的樟脑药材的鉴别方法。取本品2ml,加60%乙醇稀释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阴性样品2ml同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再取樟脑对照品201mg,加60%乙醇10ml使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E)试验,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150+10℃,分别吸取上述三种溶液1-2μl,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中呈现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本试验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故收入正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