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制备丙二胺单或双烷基取代产物的方法

一种制备丙二胺单或双烷基取代产物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二胺单或双烷基化产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单或双烷基取代的四氢嘧啶酮为原料,在三氯化铝存在下,用浓盐酸水解得到相应的烷基取代丙二胺。该方法所得产物纯度高,避免了单纯烷基化难以控制取代数量的问题,同时可以高收率的得到非对称烷基取代的丙二胺衍生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0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74748.9

  • 发明设计人 田东奎;

    申请日2012-10-08

  • 分类号C07C211/11;C07C211/27;C07C209/6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00381 天津市西青区华苑产业园区(环外)海泰发展六道6号绿色产业基地F座3门501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6:54: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2-11

    授权

    授权

  • 2013-04-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211/11 申请日:2012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3-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丙二胺单或双烷基化取代产物的制备。 

背景技术

脂肪胺作为有机化学中的一类基础中间体,近年来在化学制药、精细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二胺类化合物具有双反应位点,其重要性更加明显。在制备烷基化取代的二胺时,由于其反应活性相差不大,很难高收率的得到单一烷基化取代的胺,尤其是在合成非对称取代的二胺时,这一困难显得更加突出。 

传统的合成方法一般是采取二胺底物大过量的方式,滴加烷基化试剂来控制取代个数,这样的合成方法收率较低,后处理繁琐,特别是合成一些非对称取代的二胺时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合成单或双烷基化取代的丙二胺时,由于直接烷基化难以控制烷基化数量而难以得到特定产物的难题。尤其是在合成非对称取代的丙二胺衍生物时更是困难。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新的制备单或双烷基化取代丙二胺的方法,所述反应以单或双取代四氢嘧啶酮为原料,三氯化铝为催化剂,用浓盐酸水解制备。 

该反应可用于单或双烷基取代的丙二胺衍生物制备,尤其是非对称取代的双烷基化丙二胺制备。 

该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1)以单或双取代四氢嘧啶酮为原料,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在浓盐酸中回流反应使之水解完全。; 

(2)将步骤(1)的反应液蒸馏除去水分,剩余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3)将中和后的溶液蒸馏得到产品。 

其中,反应的完全与否是通过气相色谱来确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以单或双取代四氢嘧啶酮为原料,通过水解制备相应的单或双烷基化取代的丙二胺,具有选择性好,产物单一,易于提纯等优点;(2)用三氯化铝做催化剂催化酰胺的水解,可提高反应速度,增加反应活性;(3)本发明在制备非对称取代的双烷基化丙二胺时具有很好的原子经济性,可高收率的得到相应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实施例1: 

在1L三口瓶中加入128gN,N’-二甲基四氢嘧啶酮,35g三氯化铝,混合均匀后加入500mL浓盐酸,升温回流反应12h。完毕后蒸馏除去水分,得到粘稠状物质。加入200mL水中溶解,然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13。分出油状物,减压蒸馏提纯得到74g N,N’-二甲基-1,3-丙二胺,产率:72.5%。MS m/z  102(M+H)+

实施例2: 

在1L三口瓶中加入156gN,N’-二乙基四氢嘧啶酮,35g三氯化铝,混合均匀后加入500mL浓盐酸,升温回流反应12h。完毕后蒸馏除去水分,得到粘稠状物质。加入200mL水中溶解,然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13。分出油状物,减压蒸馏提纯得到93g N,N’二乙基-1,3-丙二胺,产率:71.5%。MS m/z  130(M+H)+

实施例3: 

在1L三口瓶中加入102gN-甲基-N‘-苄基四氢嘧啶酮,20g三氯化铝,混合均匀后加入300mL浓盐酸,升温回流反应12h。完毕后蒸馏除去水分,得到粘稠状物质。加入150mL水中溶解,然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13。分出油状物,减压蒸馏提纯得到76g N-甲基-N’-苄基-1,3-丙二胺,产率:85.3%。MS m/z  178(M+H)+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