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真空检测方法及设备

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真空检测方法及设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真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滑阀漏泄检测;2)阀套漏泄检测;3)配合试验漏泄检测;4)逆流孔通量检测。该检测装置利用真空吸附原理对滑阀和滑阀套等研磨面的密封性能进行检测,能够快速、简便、准确地反应出滑阀副研磨面的性能,简化试验工序,提高一次组装合格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M3/26 授权公告日:20141119 终止日期:20160912 申请日:201209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1-19

    授权

    授权

  • 2013-0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M3/26 申请日:2012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真空检测方法及设备,用于检测120和120-1型货车空气控制阀中的主要零件滑阀和滑阀套的研磨面密封性能的设备。

背景技术

铁道制动机采用压力空气为媒介,控制机车和车辆的制动或缓解。其密封性能十分重要。滑阀副是铁道制动机的核心部件,其质量水平直接决定了制动机的性能。该滑阀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滑阀,另一部分是滑阀座(既滑阀套)。滑阀在滑阀套上移动,滑阀和滑阀套上都有孔槽等气路,当移动时可沟通或切断相应气路,气路中是压力空气,各气路间的密封靠滑阀副的研磨面来实现。长期以来,在生产过程中滑阀副研磨面的密封性是不检测的,也没有检测方法和设备,只能通过组装成整机后,通过产品性能试验来检验。若不合格,则需重新拆解研磨后再组装试验,费时费力,给正常生产带来不便。且在组装时,滑阀副间要涂抹硅油,该硅油能改善滑阀副的密封性能,因此这种试验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不真实性,而且也无法判断试验结果是否真实。这就给产品的后续使用带来质量隐患。如果采用模拟工作状态,在无油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因采用压力空气进行检测,则涉及到复杂的安装密封问题,效率低,并不适用于生产过程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检测装置,该试验台利用真空吸附原理对滑阀和滑阀套等研磨面的密封性能进行检测,能够快速、简便、准确地反应出滑阀副研磨面的性能,简化试验工序,提高一次组装合格,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真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滑阀漏泄检测:将120滑阀或120-1滑阀的研磨面与精密研磨的检测座贴合,滑阀上的腔体分为前、中和后三部分,每部分腔体与检测座上的腔体对应,对每个腔体分别进行抽真空10秒,关闭真空泵保压10秒后,各腔体漏泄量均不大于10KPa; 

2)阀套漏泄检测:将120阀或120-1阀的主阀体放置在试验台台面上,半自动缓解阀面向左侧,将阀套检测座放入阀体中,打开真空泵,抽真空5s后,关闭真空泵,保压10S,阀套漏泄量不大于15kPa;

3)配合试验漏泄检测:将120阀或120-1阀的主阀体放置在试验台台面上,半自动缓解阀面向左侧,将半自动缓解阀侧的盖板安装上,并用螺母锁紧,将配合盖板安装在阀体前面上,将120或120-1滑阀放入阀套中的充气缓解位,打开真空泵,抽真空5秒后,关闭真空泵保压10秒,配合漏泄量不大于10kPa。

4)逆流孔通量检测:将滑阀放在流量检测座上,检测座上分别设有与逆流孔对应的空腔,对该空腔抽真空,稳定50s后,观察流量计值,逆流孔流量标准:350~450ml/min。

一种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真空检测装置,在检测装置内分别设有试验120滑阀漏泄区、逆流孔流量测试区和阀套漏泄区,试验120滑阀漏泄区、逆流孔流量测试区和阀套漏泄区并联后分别连接排风电磁阀与真空泵;所述的试验120滑阀漏泄区的结构为在试验台的台面上设有试验120滑阀检测座,120滑阀检测座被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设有孔槽,每个孔槽腔分别通过管路与滑阀电磁阀Ⅰ的一端连接,三个滑阀电磁阀Ⅰ的另一端共同与真空泵连接,在三个120滑阀检测座的前、中、后孔槽腔分别与120阀前真空表、120阀中真空表和120阀后真空表相连;所述的逆流孔流量测试区的结构为在检测装置的台面上设有流量检测座,流量检测座上设有一个逆流测试孔,逆流测试孔的底部通过管路与逆流孔电磁阀的一端连接,逆流孔电磁阀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流量计与截断电磁阀连接,截断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流量电磁阀与真空泵相连;所述的阀套漏泄区的结构为试验台的台面上设有阀套座,阀套座上设有孔槽,孔槽腔通过管路分别与阀套电磁阀和阀套真空表相连,阀套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真空泵相连。

所述的检测装置内还设有配合漏泄检测区,其结构为在试验台台面上设有配合盖板,配合盖板上设有通孔,通孔外端侧通过管路分别与配合电磁阀和配合真空表连接,配合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

所述的检测装置内还设有120-1滑阀漏泄区,其结构为在试验台台面上设有试验120-1滑阀漏泄座,120-1滑阀漏泄座被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设有孔槽,每个孔槽腔分别通过管路与滑阀电磁阀Ⅱ的一端连接,三个滑阀电磁阀Ⅱ的另一端共同与真空泵连接,在三个120-1滑阀漏泄座的前、中、后孔槽腔分别与120-1阀前真空表、120-1阀中真空表和120-1阀后真空表相连。

所述的120阀前真空表、120阀中真空表和120阀后真空表上分别连接0.1升风缸。

所述的120-1阀前真空表、120-1阀中真空表和120-1阀后真空表上连接0.1升风缸。

所述的120阀前真空表、120阀中真空表、120阀后真空表和阀套真空表上分别连接压力变送器。

所述的配合真空表上连接压力变送器。

所述的120-1阀前真空表、120-1阀中真空表和120-1阀后真空表上连接压力变送器。

该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检测装置利用真空吸附的原理,采用在平面间真空保压的方法实现滑阀副研磨面密封性能的检测。通过试验120滑阀漏泄区对滑阀研磨面进行检测,通过阀套漏泄区对滑阀套研磨面进行检测,同时还可利用逆流孔流量测试区对滑阀上的孔径通过流量进行检测是否符合性能要求。使铁道制动机生产和检修过程中滑阀副研磨面密封性能进行快速检测,从而保证了滑阀副研磨面密封性能,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在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检测装置上增加配合漏泄检测区,使滑阀与阀套组装后的整体进行试验,以检测其配合的整体密封性能。

在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检测装置上增加120-1滑阀漏泄区,从而使试验台增加了另一种相似型号的120-1滑阀漏泄的检测,增加了该试验台的检测功能。

在每个真空压力表上设置0.1升风缸,增大管路容积,降低检测灵敏度;在每个真空压力表上设置压力变送器,使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用于计算机对信号的采集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检测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真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滑阀漏泄检测:将120滑阀或120-1滑阀的研磨面与精密研磨的检测座贴合,滑阀上的腔体分为前、中和后三部分,每部分腔体与检测座上的腔体对应,对每个腔体分别进行抽真空10秒,关闭真空泵保压10秒后,各腔体漏泄量均不大于10KPa;

2)阀套漏泄检测:将120阀或120-1阀的主阀体放置在试验台台面上,半自动缓解阀面向左侧,将阀套检测座放入阀体中,打开真空泵,抽真空5s后,关闭真空泵,保压10S,阀套漏泄量不大于15kPa;

3)配合试验漏泄检测:将120阀或120-1阀的主阀体放置在试验台台面上,半自动缓解阀面向左侧,将半自动缓解阀侧的盖板安装上,并用螺母锁紧,将配合盖板安装在阀体前面上,将120或120-1滑阀放入阀套中的充气缓解位,打开真空泵,抽真空5秒后,关闭真空泵保压10秒,配合漏泄量不大于10kPa。

4)逆流孔通量检测:将滑阀放在流量检测座上,检测座上设有与逆流孔对应的空腔,对该空腔抽真空,稳定50s后,观察流量计值,逆流孔流量标准:350~450ml/min。

如图1所示,一种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检测装置,在试验台内分别设有试验120滑阀漏泄区10、逆流孔流量测试区20和阀套漏泄区30,试验120滑阀漏泄区10、逆流孔流量测试区20和阀套漏泄区30并联后分别连接排风电磁阀2与真空泵1;所述的试验120滑阀漏泄区10的结构为在试验台的台面上设有试验120滑阀检测座11,120滑阀检测座11被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设有孔槽,该孔槽的位置与滑阀的孔槽的位置对应,并略大于滑阀的孔槽,并形成2mm左右的密封带,每个孔槽腔分别通过管路与滑阀电磁阀Ⅰ12的一端连接,三个滑阀电磁阀Ⅰ12的另一端共同与真空泵1连接,在三个120滑阀检测座11的前、中、后孔槽腔分别与120阀前真空表13、120阀中真空表14和120阀后真空表15相连,以分别检测滑阀前、中、后三个区域的研磨面质量;所述的逆流孔流量测试区20的结构为在试验台的台面上设有流量检测座21,该流量检测座21的表面需精密研磨,流量检测座21上设一个逆流测试孔,逆流测试孔与滑阀的逆流孔位置对应,并且流量检测座21上孔的直径略大于滑阀上被测小孔的直径,逆流测试孔的底部通过管路与逆流孔电磁阀22的一端连接,逆流孔电磁阀22的另一端通过流量计23与截断电磁阀25连接,截断电磁阀25的另一端与真空泵1相连,从而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对逆流孔的流量进行检测;所述的阀套漏泄区30的结构为试验台的台面上设有阀套座31,阀套座31的表面需要精密研磨,阀套座31上设有孔槽,该孔槽与阀座的孔槽位置对应并略大于阀座上的孔槽,孔槽腔通过管路分别与阀套电磁阀32和阀套真空表33相连,阀套电磁阀32的另一端与真空泵1相连,其中管路伸出试验台面的部分采用软管,并与阀套座31相连,以方便阀套座移动、安装。

所述的检测装置内还设有配合漏泄检测区40,其结构为在试验台台面上设有配合盖板41,配合盖板41上设有通孔,通孔外端侧通过管路分别与配合电磁阀42和配合真空表43连接,配合电磁阀42的另一端与真空泵1连接,这样通过滑阀直接放置到滑阀套上,进行检测,可直接判断出研磨面间的漏泄是否合格。

所述的检测装置内还设有120-1滑阀漏泄区50,其结构为在试验台台面上设有试验120-1滑阀漏泄座51,120-1滑阀漏泄座51被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设有孔槽,每个孔槽腔分别通过管路与滑阀电磁阀Ⅱ52的一端连接,三个滑阀电磁阀Ⅱ52的另一端共同与真空泵1连接,在三个120滑阀检测座51的前、中、后孔槽腔分别与120-1阀前真空表53、120阀中真空表54和120阀后真空表55相连,该连接结构与120滑阀漏泄区10的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120-1滑阀漏泄座的孔槽与120-1的滑阀位置对应,以满足120-1滑阀漏泄检测的需求。

其中在120阀前真空表13、120阀中真空表14、120阀后真空表15、120-1阀前真空表53、120-1阀中真空表54和120-1阀后真空表55上分别连接0.1升风缸4,以增大管路容积,降低检测灵敏度,提高试验稳定性。

所述的120阀前真空表13、120阀中真空表14、120阀后真空表15、阀套真空表33、配合真空表43、120-1阀前真空表53、120-1阀中真空表54和120-1阀后真空表55上分别连接压力变送器5,以方便数据的读取,实现微机处理。

以120滑阀和滑阀套为例,对该铁道制动机滑阀副研磨面漏泄检测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1)120滑阀漏泄检测试验过程:将120滑阀放在120滑阀检测座上,打开滑阀电磁阀12,关闭其它,打开真空泵,抽真空10s后,关闭滑阀电磁阀12及真空泵1,保压10s,检测120前真空表13、120中真空表14、120后真空表15的漏泄值,试验完毕后,打开滑阀电磁阀12和排风电磁阀1,系统恢复为大气压;

漏泄标准:120前真空表13、120中真空表14、120后真空表15的漏泄量均不大于10kPa。

2)阀套检测

将120主阀体放置在检测装置台板上,半自动缓解阀面向左侧,将阀套座31放入阀体中,打开阀套电磁阀32,关闭其它,打开真空泵1,抽真空5s后,关闭阀套电磁阀32及真空泵1,保压10s,观察阀套真空33表的漏泄值,试验完毕后,打开阀套电磁阀32和排风电磁阀2,系统恢复为大气压;

漏泄标准:阀套漏泄量不大于15kPa。

3)配合试验

将120主阀体放置在检测装置台板上,半自动缓解阀面向左侧,将半自动缓解阀侧的盖板安装上,并用螺母锁紧,将配合测试用配合盖板41安装在阀体前面上,将120(或120-1)滑阀放入阀套中的充气缓解位,打开配合电磁阀42,关闭其它,打开真空泵1,抽真空5s后,关闭配合电磁阀42及真空泵1,保压10s,观察配合真空表43的漏泄值,试验完毕后,打开配合电磁阀42和排风电磁阀2,系统恢复为大气压;

漏泄标准:配合漏泄量不大于10kPa。

4)逆流孔通量检测

将滑阀放在流量检测座上,打开逆流孔电磁阀22和流量电磁阀25,关闭其它,打开真空泵1进行逆流孔孔径检测,稳定50s后,观察流量计值,检测完毕后,关闭逆流孔电磁阀22、流量电磁阀25及真空泵1,系统恢复为大气压;

逆流孔流量标准:350~450ml/min。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120-1阀的滑阀、滑阀套漏泄检测和配合漏泄检测和流量检测与该实施例相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