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上跨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接触网线防护系统

上跨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接触网线防护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跨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接触网线防护系统,其特征是:在既有铁路的上方设置防护棚架,防护棚架是由两侧棚架立柱支撑顶部棚架纵梁;在棚架纵梁上满铺钢垫板和方木构成现浇门架,用于施工连续梁的连续梁底模直接铺设在方木上;在棚架纵梁的中段,以高压防电绝缘板在棚架纵梁工字钢的表面形成包裹,形成棚架纵梁对接触网高压导线的防电绝缘。本发明将防护棚架与现浇门架合并,有效减小了结构所占用高度,既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也起到了现浇支承作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0-28

    授权

    授权

  • 2013-03-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D18/00 申请日:20121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2-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在新建铁路、高速公路等支架现浇连续梁上跨既有电 气化铁路接触网防护施工中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网越来越密集,且多数均为电气化铁路,新建铁路、公路等 需上跨电气化铁路施工日益增多,设计多采用连续梁进行跨越,但有 些受线路纵坡影响,上跨净空小,上跨桥梁距离既有铁路27KV带电体 接触网承力索较近,不能保障有效的安全距离。目前施工此类跨铁路 现浇连续梁,常规施工方法均为在跨铁路处搭设防护棚架,将施工区 与线路隔离,然后再架设跨铁路现浇门架,但这种方法需占用较大净 空,导致防护棚架顶部纵梁距离接触网承力索距离不足,即距离27KV 高压电绝缘距离不足,若该绝缘距离小于铁路供电部门要求的1m将导 致无法进行连续梁的现浇施工。

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工程经开区特大桥于DK470+344处上跨合武绕行下 行线铁路,交叉角度为26o,设计为(32+48+32)m连续梁,采用支架 现浇法施工。合武绕行下行线铁路为电气化铁路,通行动车组,设计 时速为160km/h,设有27KV高压的接触网承力索。受线路纵坡影响,连 续梁底距离高压接触网承力索仅为1.15m,给连续梁施工带来了极大困 难,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很好的针对既有铁路高压接触网设备的安 全以及施工作业人员防触电的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上跨电气 化铁路连续梁施工接触网线防护系统,针对既有铁路高压接触网设备 的安全以及施工作业人员防触电的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给出一种行 之有效的措施,消除因净空不足带来的高压触电安全隐患。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上跨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接触网线防护系统的结构特点是:

在既有铁路的上方设置防护棚架,所述防护棚架是在既有铁路的两侧 设置混凝土基础,在两侧混凝土基础上间隔设置棚架立柱,所述棚架 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棚架横梁,两侧相对位置上的棚架横梁之间架设棚 架纵梁;在棚架纵梁的顶部满铺钢垫板,在所述钢垫板的顶部铺设方 木构成现浇门架,用于施工连续梁的连续梁底模直接铺设在所述方木 上;

所述棚架纵梁采用工字钢,在所述棚架纵梁的中段、位于工字钢的底 板及腹板上,以高压防电绝缘板在工字钢的表面形成包裹,以表面包 裹有高压防电绝缘板形成棚架纵梁对接触网高压导线的防电绝缘;

位于所述防护棚架所在区段,以绝缘套管在所述接触网高压导线和接 触网承力索上进行绝缘护套。

本发明上跨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接触网线防护系统的结构特点也在 于:

在所述采用工字钢的棚架纵梁上,位于工字钢的顶板上间隔设置各吊 卡,所述高压防电绝缘板的顶部边缘通过绝缘螺栓固定连接在各吊卡 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将防护棚架与现浇门架合并,有效减小了结构所占用高度, 既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也起到了现浇支承作用。

2、本发明以高压防电绝缘板对棚架纵梁进行包裹,以及对接触网承力 索进行护套,有效增加了防护棚架与高压电的绝缘距离,保障了既有 铁路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3、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防护棚架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防护棚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防护棚架两侧棚架立柱排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以高压防电绝缘板包裹的棚架纵梁横断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以高压防电绝缘板包裹的棚架纵梁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既有铁路;2混凝土基础;3棚架立柱;4棚架横梁;5棚架 纵梁;5a钢垫板;6高压防电绝缘板;7接触网高压导线;8接触网承力 索;9吊卡;10绝缘螺栓;11绝缘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上跨电气化铁路连续梁施工接触网线 防护系统的结构设置为:

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既有铁路1的上方设置防护棚架,防护棚架是 在既有铁路1的两侧设置混凝土基础2,在两侧混凝土基础2上间隔设置 棚架立柱3,棚架立柱3的顶部设置有棚架横梁4,两侧相对位置上的棚 架横梁4之间架设棚架纵梁5;在棚架纵梁5的顶部铺设钢垫板5a,在钢 垫板5a的顶部铺设方木构成现浇门架,用于施工连续梁的连续梁底模 直接铺设在方木上;

位于防护棚架所在区段,以绝缘套管11在接触网高压导线7和接触网承 力索8上进行绝缘护套。

图4和图5所示,棚架纵梁5采用工字钢,在棚架纵梁5的中段、位于工 字钢的底板及 腹板上,以高压防电绝缘板6在棚架纵梁工字钢的表面形成包裹,以表 面包裹有高压防电绝缘板6形成棚架纵梁5对接触网高压导线7的防电绝 缘;在采用工字钢的棚架纵梁5上,位于工字钢的顶板上间隔设置各吊 卡9,高压防电绝缘板6的顶部边缘通过绝缘螺栓10固定连接在各吊卡 9上。

施工过程:

1、安装绝缘套管;

向铁路部门申请跨越处供电单元的接触网设备停电,并对铁路进行封 锁,每次停电封锁2小时。停电封锁后,将跨越处50m范围的接触网承 力索8采用30KV防电绝缘套管进行护套,起到了一定的绝缘作用。

2、架设棚架;

跨铁路段现浇采用门架结构,由于净空较小,将现浇门架与防护棚架 共用。棚架采用沿铁路正交搭设,混凝土基础采用桩基础2a结合混凝 土条形梁2b,每侧采用20根Φ1.0m人工挖孔桩,挖孔桩深度9m,桩基 间距为2.5m,如图1所示。

混凝土条形梁2b宽为1m、高为0.5m;混凝土条形梁2b的底部每隔1m预 埋一根Φ100mm的PVC排水管,用于施工期间路肩排水,混凝土条形梁 2b的顶部预埋螺栓,用于和棚架立柱3的底部进行连接。

棚架立柱3采用Φ529*10mm的钢管,间距2.5m布置,单侧20根,立柱钢 管间采用∠75×75×5mm的角钢进行交叉连接。棚架立柱3的立柱钢管 顶部横向开30cm深缺口,缺口中放置棚架横梁4,棚架横梁4采用I45a 工字钢。棚架横梁4的顶部放置棚架纵梁5,棚架纵梁5长为9m,横向间 距0.4m,共计114根,棚架纵梁5采用I45a工字钢。棚架纵梁5的底部与 降低后的接触网承力索8之间的距离为0.6m,棚架纵梁5的顶部满铺6m m厚的钢垫板,钢垫板5a的顶部铺设方木,方木上直接铺设连续梁底模 ,上面进行连续梁施工,如图2所示。

3、安装高压防电绝缘板;

由于棚架纵梁5的底部距离接触网承力索8的距离仅为0.6m,无法满足 铁路供电部门要求的绝缘距离不小于1m的要求。采用30KV高压防电绝 缘板6对114根棚架纵梁5进行包裹,为节少材料,可以采用半包裹的形 式,高压防电绝缘板6的厚度为1cm,每块宽度为1m,长度为2m。高压 防电绝缘板6将位于接触网承力索8的正上方的棚架纵梁5的底板和腹板 包裹,顶部边缘用吊卡9固定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

高压防电绝缘板6在安装前,距离接触网承力索8最近的导电体即棚架 纵梁为0.6m,在高压防电绝缘板6安装后,该距离增大至1m,满足了铁 路供电部门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员触电风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