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甘蔗杀虫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甘蔗杀虫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杀虫增效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它的原料包括无机肥、有机肥、杀虫剂、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无机肥8%~20%,有机肥5~15%,杀虫剂辛硫磷0.1%~1%,中量元素0.1%~1.0%,微量元素3%~10%,镧系元素为0.01%~0.05%;它对甘蔗的蔗龟、蛴螬、幼龄天牛、白蚁、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有强烈的灭杀作用,同时具有甘蔗生长所需的充足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其腐植酸、稀土能有效激活甘蔗植物酶,可提高氮、磷、钾养分利用率20%以上,能使甘蔗蔗茎粗壮高大亩产可增加0.5-1吨;能富集蔗根周边土壤中水分、养分,调节甘蔗叶片气孔的开闭,甘蔗抗旱抗逆能力大大提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1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宁惠旺尔农化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48229.5

  • 发明设计人 周建群;

    申请日2012-09-19

  • 分类号C05G3/02(20060101);

  • 代理机构45106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冯菁

  •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科园大道58号5-24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6:16: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2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5G3/02 登记生效日:2018030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9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6-11

    授权

    授权

  • 2013-0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G3/02 申请日:201209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杀虫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是我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2010年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为160.2万公顷,其种植面积占我国常年糖料作物种植面积的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量的90%以上,蔗糖产量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占世界食糖总产量的8%,成为世界第三产糖大国。甘蔗产业是我国南方主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种植甘蔗,其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较高。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较,甘蔗是一种经济收益较大的作物。甘蔗在整个生长期间需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以满足生长 ,但土壤中原有的养分是远不能满足甘蔗的生长需求的 ,这就需要施用肥料以补充甘蔗生长需要的养分 。随着化肥工业迅速发展,我国农作物施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70年代以前,农作物施肥中农家肥与化肥的比例是7:3,到现在其比例已改变为2:8,甚至更高。亩产5吨左右的地区,每产一吨原料蔗从土壤中所吸收的氮磷钾三要素,折算为尿素1.75~4.35公斤,过磷酸钙1.95~8.35公斤,氯化钾2.5~4.15公斤。上述所说的每吨甘蔗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的数量,而施下去的肥料却不能全部为甘蔗所吸收利用,有部分气化损失掉,有部分随水流失掉,有部分为土壤中某些元素所固定而丧失了肥效,故每产一吨甘蔗所需的肥料数量要比上述多1至2倍左右。甘蔗一生可分为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工艺成熟期。甘蔗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2:1:2.2。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8%、9%、4%,至分蘖期分别占16%、18%、14%,至伸长期分别占66%、68%、74%,至成熟期分别占10%、6%、8%,即甘蔗生长前期要有充分的养分供应,以促进根系发育,早分蘖、多分蘖,提高甘蔗有效茎数。甘蔗生长中期(伸长期)为明显的吸肥高峰。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肥料生产工艺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考虑种植成本而选择单一肥料的施用和只有氮、磷、钾大量元素,没有或不完全有中微量元素、特殊元素及有机质的肥料施用,从而导致甘蔗单产低,有的甚至减产,糖分不高。同时目前的甘蔗肥也只能起到提高养分和改善土壤的作用,不能达到防治甘蔗害虫的双重功效。因此要到达两种功效必须经过两次施肥,这既增加了劳动力,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肥料的种类、施肥的方式也随着化肥工业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少企业针对这个巨大市场开发了不少氮、磷、钾合三为一的甘蔗用肥产品,甘蔗专用复混肥由此应运而生。甘蔗专用复混肥比传统的单一肥料的尿素、磷肥、钾肥营养成分要全面,有较强针对性和科学配比合理性。但目前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甘蔗复混肥大多是对氮、磷、钾的成分进行调整,也有几家配入了微量元素和腐植酸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解决不了肥料利用率不高、肥效期短、土壤板结恶化、尤其是病虫害难控制等难题。以广西为例,受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甘蔗螟虫、蓟马、蔗蝗、金龟子、绵蚜、黑穗病、梢腐病等甘蔗重大病虫发生呈上升态势,危害损失逐年增加,成为影响甘蔗产量和甘蔗品质最重要的因素,甘蔗病虫害防治已成为我区甘蔗种植管理的重中之重。按照我区蔗农的种植习惯,每年农民种植甘蔗时,常常是种植之前挖沟、施肥、施防治地下害虫杀虫剂,种植之后再进行追肥、培土,需大量劳动力,甘蔗种植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50%以上。在人力资源紧张的当下,市场尤其是蔗农对集施肥、杀虫、增效为一体的新型甘蔗专用复混肥产品有强烈的需求。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环保政策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蔗农种植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复混肥的发展将呈现出三大趋势:第一是产品专用化。不同作物有不同的专用肥,如甘蔗专用复混肥是针对甘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吸肥量研制生产的,这样就能使作物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第二是产品多功能化。将农药和化肥结合到一起,免去药剂拌种程序,一次施用既能保证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又能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可起到多重效果。第三是产品增效化。如加入腐植酸、微量元素等一些活性因子,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达到透气、保肥、保水、保温、抗旱、抗寒的特殊功效,从而达到提高肥料效果的功效。

1、中国专利号:ZL200810058374.3,发明名称为:一种甘蔗专用肥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甘蔗专用肥,该专用肥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有效成分:N 10%、P2O5 10%、K2O5;尿素21.7份,过磷酸钙62.5份,硫酸钾9.6份或氯化钾8.9份,填充料(为滤泥和粘土按7:3的比例混合)6.2~6.9份。虽然该专用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蔗的单产和糖分,但甘蔗专用配方未涉及到要添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有益元素,不能很好的满足甘蔗的需肥要求。

2、中国专利号:200710009188,发明名称为:甘蔗专用复混肥的生产方法及产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该发明属于肥料领域,涉及甘蔗专用复混肥的生产方法及产品,以酒精废液、滤泥等发酵腐熟后作为有机质,配合甘蔗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制成甘蔗专用复混肥料;该发明所生产的肥料可满足甘蔗生长的需要,旱地可提高甘蔗产量10%~15%,增加蔗糖含量0.3%~1.0%。虽然该专用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蔗的单产和糖分,但该甘蔗专用不能同时达到防治甘蔗害虫的双重功效。

因此,研发一种既能满足甘蔗生长周期对各种营养元素增长的需求,又能将施肥与杀虫同步进行,省工、省力、省时、杀虫、提质、增效的,且提高肥效的多功能甘蔗专用复混肥是十分必要的,对进一步推动全国蔗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省工、省力、省时、杀虫、提质、增效的,且提高肥效的甘蔗杀虫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施用甘蔗杀虫复混肥,它的原料包括无机肥、有机肥、杀虫剂、镧系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各组分占甘蔗复混肥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无机肥8%~20%,有机肥5~15%,杀虫剂辛硫磷0.1%~1%,中量元素0.1%~1.0%,微量元素3%~10%,镧系元素为0.01%~0.05%。;

所述无机肥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 N 6%~20%、P2O5 4%~15%、K2O 4%~20%;

所述的微量元素为B、Mn、Cu、Fe、Zn;微量元素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B 0.5%~2%、Mn 1%~3% 、Cu 1.0%~3%、Fe 0.5%~3%、Zn 0.5%~5%;

所述中量元素为钙、镁、硫;中量元素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Mg 0.5%~2.0%、Ca 2.0%~10.00%、S 1.0%~5.00%;

所述的镧(lan)系元素(lanthanide element)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加入镧系元素稀土能有效激活甘蔗植物酶,促进植物生长;

所述的无机肥元素中的N元素由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磷酸铵中一种或多种或它们的混合物提供; 

所述的P2O5为钙镁磷肥、过磷酸钙、普通磷酸钙磷酸一铵或二铵中一种或两种提供;

所述的K2O为氯化钾、碳酸钾、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提供;

所述的有机肥为腐植酸或腐植酸,例如:腐植酸钠、腐植酸铵;

所述的中量元素中的Mg元素由钙镁磷肥、含结晶水的硫酸镁、氯化镁、氧化镁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提供;Ca元素由钙镁磷肥、硅酸钙、过磷酸钙、熟石灰、石膏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提供;S元素由含结晶水的硫酸镁、硫酸锌、硫酸钾、石膏、硫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提供;

所述的微量元素中的B元素由硼砂、硼酸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提供;Mn 元素由硫酸锰提供;Cu元素由硫酸铜提供;Fe元素由硫酸铁提供;Zn元素由含结晶水的硫酸锌提供。

本发明施用甘蔗杀虫复混肥的制备方法是: 将块状原辅材料投入破碎机粉碎,经过粉碎后与粉状原辅材料(无机肥、有机肥、镧系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再进行混合;用皮带传送机送入转鼓式造粒机进行喷浆造粒,粒度控制在1-4cm;然后再用皮带传送机送入烘干机,温度350-600℃,出口温度80-120℃,干燥至含水量所需达到的要求;再经过冷却、筛分,送至包膜机,按配方计量加入辛硫磷一起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再进入自动包装机包装得到产品;尾气经过沉降除尘,进入洗涤塔洗涤至符合环保要求,通过烟囱排放。

本发明的施用方法:新植蔗先开种植沟,然后将本发明施入沟两侧,放蔗种后覆土。追肥结合中耕除草,施肥培土。宿根蔗在甘蔗分蘖初期除草挖沟一次性条施,施后覆土;或雨后撒施;基肥:50Kg/亩;追肥100 Kg/亩。

甘蔗杀虫复混肥各组分的作用:

(1)氮的作用:

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氮肥增施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氮是作物需要量最大的一种营养元素,一般复合肥料中氮元素是主体。

(2)磷的作用:

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

(3)钾的作用

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4)腐植酸的作用:

腐植酸是一类含有羧酸基团的活性物质,可以激活植物酶活性,用后可提高植物酶活性36%以上;可以调节植物的气孔开闭;可以疏松土壤,提高肥力;可以渗透到植物内部,激活植物细胞,增强活力;可以提高植物抗逆能力,促进生长;可以减轻植物被其它药物的毒害。 

(5)稀土的作用

稀土是17个镧系金属元素的总称,它是一组活性特高的金属元素在工业上被誉称“工业味精,在农业上誉称为“超级活性钙”。 稀土能激活植物还原酶的活性,酶活性提高40%以上;能富集植物根系周边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形成营养库源,极大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稀土是运输尖兵,植物在那里缺素它就将营养运输到那去补充。像果皮裂或落果,使用稀土后能补充作物营养,对于防止果皮裂或落果非常有效,增产幅度大。

(6)微量元素的作用:

微量元素是指土壤中含量很低,而在作物的正常生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主要是锌、锰、硼、铁、钼、铜等元素。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为多种酶或辅助酶的组成成分,对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均有着重要的促进和调节作用。

锌是谷氨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的必要组分和活化剂。锌肥能提高籽实产量和籽粒重量,提高作物的抗寒性和耐盐性。作物缺锌时,叶片失绿,光合作用减弱,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产量降低。

锰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对糖降解中的某些酶有活化作用也是异柠檬酸脱氢酶、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等的活化剂。锰参与氮的转化和氧化还原过程,促进糖类、淀粉的水解和转移。

硼在农作物体中参与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转化,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调节水分吸收和养分平衡以及氧化还原过程。同时它又是开花结实所必须的养分。所以,当硼的供应充足时,作物生长茂盛,颗粒饱满。

铁是许多酶的成分,铁对核酸的新陈代谢起重大作用。铁对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氮代谢等方面也有良好的功能。

钼在农作物中含量很少,在豆科植物中含量为1.9-90ppm,在非豆科植物中含0.00-0.07ppm,钼元素含量虽然极小,但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钼的生理功能突出表现在氮的代谢方面,它能参与豆科植物固定氮,能增加植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能促使作物合成蛋白质。

铜能提高叶绿素的稳定性,可预防叶绿素不致于过早地被破坏,促进作物光合作用。铜是某些氧化酶,如细胞色素、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以及乳酸酶等的组成部分。铜能够提高植物的呼吸强度,增加植物中维生素A和C的含量。

(7)辛硫磷的作用

辛硫磷杀虫谱广,击倒力强,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对磷翅目幼虫很有效。在田间因对光不稳定,很快分解,所以残留期短,残留危险小,但该药施入土中,残留期很长,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

本发明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1、农药与化肥的有机结合,是对传统甘蔗用肥、用药观念和方式的一场革命。

对甘蔗地下害虫的防治,传统的方式是采用人工防治和药物防治两种措施。人工防治是挖坑,用灯引诱捕虫(天牛、蔗龟等);药物防治大多是用特丁磷、甲拌磷、呋喃丹等高毒农药。由于人工方式、耗费人工、物力和时间、而且杀虫效果也不理想,在人力资源十分紧张的今天,基本上不见踪影,药物防治成为甘蔗杀虫的唯一选择。在甘蔗杀虫上,传统做法是,一年施两次肥,在施基肥的同时,撒入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在培土施追肥时再施一次药,确保全期无地下害虫危害,这就需要双重人工。本项目产品甘蔗杀虫增效复混肥—蔗乐乐(三合一),是以化肥为主,农药和化肥相结合的一体化功能型复混肥,它能将农药的植物保护和肥料的养分供给两个田间操作合二为一,节省了劳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不但是在国内药肥工业尚不发达的今天,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更是一场对传统用肥、用药观念和方式的一场革命,本项目的开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本发明甘蔗杀虫复混肥具有三重功效:

(1)有效防治虫害:对甘蔗的蔗龟、幼龄天牛、土狗、白蚁、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有强烈的灭杀作用,同时也能较好的防治蔗螟、蚜虫、蓟马等地上害虫。低毒、广谱、高效、无公害、无残留。

(2)施肥:内含甘蔗生长所需的充足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营养均衡全面。

(3)增效丰产:有效激活甘蔗植物酶,增强甘蔗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可提高氮、磷、钾养分利用率20%以上;能使甘蔗发芽快、分蘖多,蔗茎粗壮高大,质量好,亩产可增加0.5-1吨,能增强植物细胞的糖分合成,大幅增加甘蔗的含糖量,一般糖度可增加1度以上;促使甘蔗根系发达,富集蔗根周边土壤中水分、养分,调节甘蔗叶片气孔的开闭,甘蔗抗旱抗逆能力大大提高。

3、产品的功效。

产品的配方创新主要体现在:产品中除了含有甘蔗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以外,还含有腐植酸和稀土。腐植酸和稀土的有机络合,激活植物还原酶,平衡了植物的营养需求,极大提高了产品的功效:

(1)增强甘蔗内源动力,激活植物酶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使甘蔗新陈代谢旺盛,促进对养分的吸收,协调甘蔗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标。

(2)调节甘蔗的气孔开闭,促使甘蔗根系发达,并富集根系周边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形成营养库源,充分满足甘蔗生长的需要,营养均衡全面,极大提高甘蔗的抗旱和抗逆能力

(3)富含30多种微量元素的效能得到极大发挥:形成的铁硫蛋白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固氮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将尿素中的氮迅速转化为桉树易吸收利用的铵盐;具有固氮、溶磷、解钾功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达到透气、保肥、保水、保温、抗旱、抗寒的特殊功效,从而达到提高肥料的功效。

(4)能促进甘蔗对肥料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利用,供给养份时间长,肥效期长,提高肥效25%以上,极大程度地节约资源。

(5)蕴含丰富松土保水因子,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活性,令土壤更疏松,调节土壤物态的平衡,提高土壤墒情,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有效缓解土壤板结等环保问题。

(6)解决辛硫磷稳定性问题,使产品杀虫剂毒性低,安全性强。

经过慎重的甄选,本项目产品甘蔗杀虫增效复混肥—蔗乐乐(三合一)的杀虫剂选择了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辛硫磷。这是国家允许在经济作物上使用的杀虫剂。辛硫磷杀虫谱广,击倒力强,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对磷翅目幼虫很有效。在田间因对光不稳定,很快分解,所以残留期短,残留危险小,但该药施入土中,残留期很长,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本项目解决了辛硫磷、微量元素、腐植酸及稀土与氮、磷、钾肥混合后的稳定性问题制成颗粒后,既具有辛硫磷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虫特性,又具有持效期长,使用安全、方便,与环境相容性好的优点,将会得到市场尤其是蔗农的认可。将辛硫磷配进甘蔗专用复混肥是本项目的又一个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甘蔗杀虫复混肥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下各个实施例含量均为重量%)

本发明施用甘蔗杀虫复混肥的制备方法是: 将块状原辅材料投入破碎机粉碎,经过粉碎后与粉状原辅材料,其中有无机肥、有机肥腐植酸、镧系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无机肥8%~20%,无机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氮肥采用尿素,磷肥采用钙镁磷肥,钾肥采用硫酸钾,保障N 6%~20%、P2O5 4%~15%、K2O 4%~20%;中量元素采用熟石灰、结晶水的硫酸镁和硫磺;质量百分比符合Mg 0.5%~2.0%、Ca 2.0%~10.00%、S 1.0%~5.00%的含量;微量元素采用硼砂、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铁、硫酸锌;微量元素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B 0.5%~2%、Mn 1%~3% 、Cu 1.0%~3%、Fe 0.5%~3%、Zn 0.5%~5%将上述物料粉碎混合均匀以后,造粒,粒度控制在1-4cm;然后再用皮带传送机送入烘干机,温度350℃,出口温度80℃,干燥至含水量所需达到的要求;再经过冷却、筛分,送至包膜机,按配方计量加入杀虫剂辛硫磷一起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再进入自动包装机包装得到产品;尾气经过沉降除尘,进入洗涤塔洗涤至符合环保要求,通过烟囱排放。

实施例2

本发明施用甘蔗杀虫复混肥的制备方法是: 将块状原辅材料投入破碎机粉碎,经过粉碎后与粉状原辅材料,其中有无机肥、有机肥腐植酸钠、镧系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无机肥8%~20%,无机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氮肥采用氯化铵,磷肥采用过磷酸钙,钾肥采用碳酸钾,保障N 6%~20%、P2O5 4%~15%、K2O 4%~20%;中量元素采用钙镁磷肥、氯化镁和硫酸钾;质量百分比符合Mg 0.5%~2.0%、Ca 2.0%~10.00%、S 1.0%~5.00%的含量;微量元素采用硼砂、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铁、硫酸锌;微量元素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B 0.5%~2%、Mn 1%~3% 、Cu 1.0%~3%、Fe 0.5%~3%、Zn 0.5%~5%将上述物料粉碎混合均匀以后,造粒,粒度控制在1-4cm;然后再用皮带传送机送入烘干机,温度500℃,出口温度100℃,干燥至含水量所需达到的要求;再经过冷却、筛分,送至包膜机,按配方计量加入杀虫剂辛硫磷一起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再进入自动包装机包装得到产品;尾气经过沉降除尘,进入洗涤塔洗涤至符合环保要求,通过烟囱排放。

实施例3

本发明施用甘蔗杀虫复混肥的制备方法是: 将块状原辅材料投入破碎机粉碎,经过粉碎后与粉状原辅材料,其中有无机肥、有机肥腐植酸铵、镧系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无机肥8%~20%,无机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氮肥采用硫酸铵,磷肥采用普通磷酸钙磷酸一铵,钾肥采用磷酸二氢钾,保障N 6%~20%、P2O5 4%~15%、K2O 4%~20%;中量元素采用硅酸钙、氧化镁和结晶水的硫酸镁;质量百分比符合Mg 0.5%~2.0%、Ca 2.0%~10.00%、S 1.0%~5.00%的含量;微量元素采用硼酸、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铁、硫酸锌;微量元素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B 0.5%~2%、Mn 1%~3% 、Cu 1.0%~3%、Fe 0.5%~3%、Zn 0.5%~5%将上述物料粉碎混合均匀以后,造粒,粒度控制在1-4cm;然后再用皮带传送机送入烘干机,温度600℃,出口温度120℃,干燥至含水量所需达到的要求;再经过冷却、筛分,送至包膜机,按配方计量加入杀虫剂辛硫磷一起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再进入自动包装机包装得到产品;尾气经过沉降除尘,进入洗涤塔洗涤至符合环保要求,通过烟囱排放。

 

本发明试验效果:

试验一:发明人与广西农科院植保所、南宁市良庆区植保站等合作进行的试验。

2009年春,发明人与广西农科院植保所、南宁市良庆区植保站等合作,进行了29%甘蔗杀虫复混肥、29%市场复混肥、CK(不施肥)等3个处理试验比较。每个处理设4重复,按农业部部颁NY/T497-2002标准和国家标准GB/T17980.63-2004杀虫剂防治甘蔗蔗龟要求实施,观察其药药肥效情况。同年12月24日,用广西农业厅糖料处编制的《广西糖料蔗生产实用手册》中的测产方法进行测产。

1、试验方案设计

本药肥试验方案的设计,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小区面积60 m2,重复4次,随机排列。29%三合一药肥施肥量全年3000 kg/hm2,分基肥1500 kg/hm2、追肥1500 kg/hm2 2次施用。以市场同等含量29%复混肥作对照肥料,以不施任何肥料的空白区作CK。观察各肥料的绝对增产值。

试验设计详见表1。

表1  本发明药肥29%甘蔗杀虫复混肥药肥效试验方案

注:施肥总量3000 kg/hm2,其中,基肥1500 kg/hm2,追肥1500 kg/hm2。

2 实验结果

2.1 基肥65天后对甘蔗地下害虫防治效果

首次施用(基肥)三合一药肥65天后,到田间观察基本苗数、枯心苗数,计算枯心百分率、防治效果,并进行差异显著测定。计算方法如下:

枯心百分率=枯心苗数/基本苗数×100%

防治效果%=(CK1枯心率-PT1枯心率)/CK1枯心率×100%

式中:CK1枯心率为不施肥的对照区枯心率,PT1枯心率为施29%甘蔗杀虫复混区、枯心率。

结果见表2。

表2  基肥65天后对甘蔗地下害虫防治效果

表2说明,在施基肥65天后,29%三合一药肥对甘蔗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蚂蚁等有76.33%的防效。对螟虫、蚜虫兼也有一定的效果。

2.2 追肥后45天对甘蔗地下害虫防治效果

三合一药肥作追肥施用,追肥45天后,进行田间调查,调查基本苗数、平均枯心数,计算平均枯心率(%)、防治效果。观察方法与计算方法与2.1相同。结果见表3。

表3  追肥后45天对甘蔗地下害虫防治效果

表3说明,在追肥后45天,29%三合一甘蔗杀虫复混肥对甘蔗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达73.08%,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综上表2、表3可见,29%三合一药肥,作基肥、追肥施用均可,药后45~65天,防效达73.08%~76.33%。

2.3 基肥65天后对甘蔗苗期植株生长的影响

各生长量互比增减率(%),来用下式计算:

各生长量互比增长率(%)=(PT2-PT1)/PT1×100%

式中:PT2代表29%甘蔗杀虫复混肥的株高、叶数、叶长和PT1代表29%对照复混肥的株高、叶数。

结果见表4。

表4  基肥后65天后对甘蔗苗期植株生长的影响

表4结果表明:29%甘蔗杀虫复混肥对甘蔗株高比同类29%市场复混肥增长6.71%,叶数增长4.17%,叶长增长24.35%;各个苗期指标有较好结果。从外观长势看,叶色墨绿、旺盛,明显优于对照肥。

2.4 对甘蔗产量和植株性状影响

由于有扎实的苗期基础,所以直至收获时,其植株性状均优于对照的29%市场复混肥。

2009年12月23日,采用自治区农业厅糖料处编印的统一测产方法之一对试验区甘蔗测产,增产率计算方法如下:

增产率(%)=(PT1-常规肥区产量)/常规肥区产量×100%

式中:PT1为29%甘蔗杀虫复混肥区产量。

产量测定结果见表5。

表5  29%甘蔗杀虫复混肥对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注:产量与对照肥比,不与CK区比,因农户习惯都施肥。

 

结果表明,施29%甘蔗杀虫复混肥其产量为74.55 t/hm2,施市场普通肥产量为59.70 t/hm2,增产24.87%,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其增产原因,是因为该药肥增加了有效茎数、增加了单茎重和茎径、株高等。就有效茎来看,施29%杀虫复混肥的有效茎385.5根/小区、而市场复混肥只368.25根/小区,比对照肥增4.70%,这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增加了单茎重,施杀虫复混肥的单茎重为1.20 kg/茎,对照肥的为0.98 kg/茎,施杀虫复混肥比对照肥重0.22 kg/茎,增长22.45%。

综上所述,增产因素主要是提高有效茎数、单茎重、其次是茎径、株高。

试验二:发明人及发明人公司进行的试验。

    1、实验设计:

(1)试验地点:南宁三塘镇九曲湾农场的两块试验地和四塘镇里罗煤矿一块春蔗地。

(2)试验时间:2009年春。

(3)试验材料:①29%甘蔗杀虫增效复混肥—蔗乐乐(三合一);

               ②甘蔗杀虫增效药肥—蔗乐乐(二合一):[产品不含氮、磷、钾肥,其它成分与甘蔗杀虫增效复混肥—蔗乐乐(三合一)除氮、磷、钾肥外的成分、含量相同]+29%复混肥

               ③市场复混肥

(4)试验方法:观察方法采用GB/T17980.63 2004号田间试验准则、杀虫剂防治甘蔗蔗龟方法进行观察。

(5)试验项目:试验观察产品药效。

2、实验结果:

表5  试验方案

药效按照下述(1)、(2)计算:

调查总株树=基本苗数+被虫害株树

(1)对甘蔗蛴螬、钻心虫(螟虫)杀虫效果

  表6   药肥后84天对蛴螬和甘蔗螟(钻心虫)效果表

处理基本苗数(株)与CK比枯死苗数(株)枯死苗率%防治效果%29%三合一药肥294+4320.6886.1二合一药肥+29%市场肥335+8441.275.5CK(不施肥)251     134.9    

(2009年3月9日-6月2日 陈祖芳户)

注:29%市场肥因其不含杀虫剂没有杀虫作用故表中略去。

 

从表6可以看出,三合一药肥防治效果86.1%,优于二合一药肥防效75.5%。

(2)第二次药肥(追肥)后25天对蛴螬、钻心虫(螟虫)效果 

  表7  第二次药肥(追肥)后25天对蛴螬、钻心虫(螟虫)效果表

处理基本苗数(株)与CK比枯死苗数(株)枯死苗率%防治效果%29%三合一药肥382+8630.2294.16二合一药肥+29%市场肥410+14171.852.25CK(不施肥)296     113.77    

(2009年5月25日---6月18日 陈祖芳户)

注:29%市场肥因其不含杀虫剂没有杀虫作用故表中略去。

从表7看,在第二次药肥(追肥)后25天,三合一药肥防效达94.16%,同样优于二合一药肥的52.25%。

(3)药肥后73天对对蛴螬、钻心虫(蔗螟)效果        

表8  药肥后73天对蛴螬、钻心虫(蔗螟)效果表

处理基本苗数(株)与CK比枯死苗数(株)枯死苗率%防治效果%29%三合一药肥386+9320.583.3二合一药肥+29%市场肥361+6830.873.3CK(不施肥)293     93.0    

(2009年2月27日---5月11日 陈祖芳户)

注:29%市场肥因其不含杀虫剂没有杀虫作用故表中略去。

从表8看,施药肥后73天,三合一防效达83.3%,优于二合一防效的73.3%。

纵观表6—表8,三合一药肥对蛴螬、蔗螟的防效达83.3—94.16%,均优于二合一药肥的防效52.25—75.5%,在使用时,分基肥、追肥两次施用,每次施50kg/667 m2。

    (4)药肥对甘蔗出苗率的影响

 施药肥后的73天,我们对九曲湾农场兰芝武户和黄光善户试验进行调查,结果三合一肥优于二合一肥、优于29%市场复合肥。结果见表9。

 表9-1       药肥对甘蔗出苗率的影响

处理基本苗数(株)于CK比比CK增加百分率%29%三合一药肥366+79+27.5二合一药肥+29%市场肥330+43+15.029%市场肥312+25+8.7CK(不施肥287--

黄光善户药肥后88天(2009年2月22日—5月21日)

 表9-2      药肥对甘蔗出苗率的影响

处理基本苗数(株)于CK比比CK增加百分率%三合一肥386+93+24二合一肥361+68+18.829%市场肥336+43+12.8对照(不施肥)293               

兰芝武户药肥后73天(2月27日—5月21日)

表9说明:三合一药肥比CK出苗率增加24—27.5%、二合一药肥比CK出苗率增加15.0—18.8%,29%市场复合肥比CK增加8.7—12.8%。

实验表明在种植时作基肥50kg/667 m2 ,,在中耕培土时作追肥50kg/667 m2 ,两次总共施100 kg/667 m2 ,结果对蔗龟和蔗螟的防治效果达86.1—94.16;对甘蔗出苗率增加24—27.5%,对幼苗生长,无不良反应。实践表明,三合一肥药效优于二合一肥更优于对照的29%市场复合肥。可以扩大推广应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