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太油的生产工艺及太油

一种太油的生产工艺及太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油的生产工艺及太油,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用以解决现有酱油生产工艺所酿造的酱油本身鲜味不够的问题。本发明的太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步骤,原料预处理步骤,制曲步骤,晒露发酵步骤以及浸淋步骤,在晒露发酵步骤中还包括:在成曲中加入原油,参与发酵。本发明的太油采用上述太油生产工艺酿造得到。本发明在酱油酿造过程中,通过加高稀原油或/和甜油等,进行双套、三套甚至多套的酿造,增加了酱油本身的氨基酸含量。太油产品本身就醇厚鲜美,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健康美味的消费理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943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17218.8

  • 发明设计人 陈卫忠;

    申请日2012-10-25

  • 分类号A23L1/238;

  • 代理机构北京国枫凯文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杨思东

  •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食品工业园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6:02: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3-11

    授权

    授权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L1/238 申请日:201210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油的生产工艺及太油。

背景技术

目前的酱油生产以发酵工艺的不断改进为序,可分为5种工艺,其中高盐 稀态酱油的生产工艺流程可参见图1所示,包括如下流程:

S01、原料选择:选用大豆和优质面粉,其质量比分别为(55~65): (35~45)。

S02、原料预处理:将大豆洗净后放入冷水中浸泡,夏天4~5小时,春秋 8~10小时,冬天15~16小时,沥去余水,在压力为0.12~0.15Mpa、温度为 110~120℃下蒸煮6~10分钟后出锅冷却至38~40℃。

S03、制曲:将小麦粉与占大豆和面粉总质量0.3~0.5%的(一)步骤中制 做的种曲混匀,再与大豆充分混合;在温度为30~33℃,相对湿度为75~80% 条件下,采用厚层通风法制曲45~50小时。

S04、得到高盐稀态酱油:将成曲加入质量为成曲2~2.5倍,且含盐浓度 为18%的上次三油水。经淋浇发酵6个月以上即可淋出高盐稀态酱油。

上述高盐稀态酱油生产工艺所酿造的酱油本身鲜味不够,因此很多厂家 就需要在配制过程中加入味精、呈味核苷酸等增鲜物质。这样产品风味就不 够醇厚,而且也不利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油的生产工艺和太油,用以解决现有酱油生产工艺所 酿造的酱油本身鲜味不够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太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步骤,原料预处理步 骤,制曲步骤,晒露发酵步骤,以及浸淋步骤,在晒露发酵步骤中还包括: 在成曲中加入原油,参与发酵。

其中,所述在成曲中加入原油的重量为成曲重量的2倍至2.5倍。

其中,所述原油包括:高盐稀态酱油、甜油或太油;或者,按预设的配 比,将高盐稀态酱油、甜油、太油中的至少二种混合得到的酱油。所述原油 为太油,或者混合得到的酱油中含有太油,则所述的晒露发酵步骤以及浸淋 步骤循环操作至少一个轮次。

还包括:制作种曲的步骤,具体包括:曲室、曲匾灭菌:用水将曲室、 曲匾冲洗干净,蒸汽灭菌后待用;种曲原料:选用比例为85%至95%的麸皮 和5%至15%的豆粕,再加入麸皮和豆粕总重量110%至130%的水;种曲原料 处理:将所述种曲原料充分混合后,在常压下蒸50至70分钟,焖20至40分 钟,出锅后过筛移入拌合台上,摊开冷却至30至40℃后接入米曲霉菌种,所 述米曲霉菌种用量占麸皮和豆粕总重量的0.2至0.5%;装入曲匾,品温不低于 25℃,料层厚度为1至1.5cm,在室温为27至31℃中培养15至17小时,当 品温上升到38℃进行第一次翻曲;室温维持在26至30℃,干湿温度差1至2 ℃,培养4至6小时,当品温到36℃进行第二次翻曲,并且将曲匾上下倒换; 将品温维持在34至35℃中培养60至70小时。

其中,原料选择步骤包括:以大豆和面粉作为所述原料,其中选用比例 为55%至65%的大豆以及35%至45%的面粉。

其中,原料预处理步骤包括:将大豆洗净后放入冷水中浸泡,夏天4至5 小时,春秋8至10小时,冬天15至16小时;沥去余水;在压力为0.12至 0.15Mpa、温度为110至120℃下蒸煮6至10分钟;出锅冷却至38至40℃。

其中,制曲步骤包括:将小麦粉与占所述大豆和面粉总重量0.3至0.5%的 种曲混匀,再与大豆充分混合;在温度为30至33℃,相对湿度为75至80% 条件下,采用厚层通风法制曲45至50小时,得到成曲。

其中,晒露发酵步骤包括:以晒露发酵法发酵6个月以上。

本发明的一种太油,采用上述太油生产工艺酿造得到。

本发明在酱油酿造过程中,通过加高稀原油或/和甜油等,进行双套、三 套甚至多套的酿造,增加了酱油本身的氨基酸含量。太油产品本身就醇厚鲜 美,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健康美味的消费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高盐稀态酱油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太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酱油生产工艺所酿造的酱油本身鲜味不够,只能添加增鲜 物质,不利于健康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采用套酿的方式可以增加酱 油本身的氨基酸含量,进而使得酱油本身就极其鲜美且醇厚,无需再添加增 鲜物质即可达到或超越现有产品的味道,更为符合现代人们的健康美味的消 费理念。以下通过若干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以高盐稀态酱油作为原油,参见图2所示,包括 如下工艺流程:

S11、获取高盐稀态酱油作为原油,并跳转到步骤S16。

具体可以通过现有工艺酿造得到高盐稀态酱油,也可以选购已有的高盐 稀态酱油。

S12、制作种曲,并跳转到步骤S15。

具体包括:曲室、曲匾灭菌:用自来水将曲室、曲匾冲洗干净,蒸汽灭 菌后待用。种曲原料可选用麸皮、豆粕和水,其质量比分别为(85~95): (5~15):(110~130)。种曲原料处理是将种曲原料充分混合后在常压下蒸 50~70分钟,焖20~40分钟,出锅后过筛移入拌合台上,摊开冷却至30~40℃ 后接入米曲霉菌种,米曲酶菌种用量占麸皮和豆粕总质量的0.2~0.5%。装入 曲匾,品温不低于25℃,料层厚度为1~1.5厘米,在室温为27~31℃中培养 15~17小时,当品温上升到38℃进行第一次翻曲;室温维持在26~30℃,干湿 温度差1~2℃,培养4~6小时,当品温到36℃进行第二次翻曲,并且将曲匾上 下倒换;将品温维持在34~35℃中培养60~70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的种曲可以单独制作;也可选用在酿造高盐稀 态酱油时所制作的种曲,即可以不用二次制作。

S13、原料选择。可选用大豆和优质面粉,其质量比分别为(55~65): (35~45)。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的原料可以单独选择;也可直接使用在酿造高 盐稀态酱油时所选的原料。

S14、原料预处理。将大豆洗净后放入冷水中浸泡,夏天4~5小时,春秋 8~10小时,冬天15~16小时,沥去余水,在压力为0.12~0.15Mpa、温度为 110~120℃下蒸煮6~10分钟后出锅冷却至38~40℃。

S15、制曲。

具体包括:将小麦粉与占大豆和面粉总质量0.3~0.5%的步骤S12中制做的 种曲混匀,再与大豆充分混合。在温度为30~33℃,相对湿度为75~80%条件 下,采用厚层通风法制曲45~50小时,得到成曲。

S16、晒露发酵。

将成曲中加入质量为成曲2~2.5倍的高盐稀态酱油(包括但不限于本步骤 所述的2~2.5倍,其他倍量也可实施,均应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晒露发 酵六个月以上。

S17、浸淋得到成品太油。

通过浸淋工艺得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太油,将其过滤、灭菌、澄清后罐装 即为成品太油。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以高盐稀态酱油和甜油以一定的配比混合后作 为原油。具体内容与上述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只是在晒露发酵步骤中,将成 曲中加入质量为成曲2~2.5倍的混合油(包括但不限于2~2.5倍,其他倍量也 可实施,均应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晒露发酵六个月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得到的太油成品的口味不相同;进 一步,通过上述配比的调整,可以使本实施例的太油成品口味相应的微调。 因此可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要。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接续实施例一,为了便于说明,将实施例一酿造的 太油称为第一轮太油。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轮太油作为原油,将本发明的晒 露发酵步骤和浸淋步骤再操作一次,即在二次晒露发酵过程中,将成曲中加 入质量为成曲2~2.5倍的第一轮太油(包括但不限于2~2.5倍,其他倍量也可 实施,均应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再次晒露发酵六个月以上,以实现二次 套酿。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油,包括但不限于采用上述实施例一 至三所述的太油生产工艺酿造得到,其它的酱油套酿实施例酿造得到的太油 均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太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 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例如:采用其它现有酱油(采用低盐固态法、稀醪发酵法、 分酿固稀发酵法等酿造方法生产的酱油)作为原油,以变化成品酱油口味的方 案;采用上述第一轮太油与其它酱油混合作为原油进行再次套酿的方案;进行 三次套酿或多次套酿的方案。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 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 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