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探入式辅助定位钢筋固定器

一种探入式辅助定位钢筋固定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入式辅助定位钢筋固定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预制外墙与叠合板所形成的连接缝内钢筋与箍筋不方便固定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横杆,横杆前侧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气压伸缩杆,每个气压伸缩杆前侧固定有一个L形板,L形板前端面设有一个L形卡槽,每个L形卡槽内对应卡装有一个钢筋固定装置,每个气压伸缩杆的外端同轴固定有一个气缸,每个气缸的内侧设有一个阀门,阀门下端设有一个推杆,每个钢筋固定装置的外侧设有一个卡盒,卡盒的后侧设有一个滑轨,滑轨上滑动安装有一个前端可置于卡盒内的销钉,销钉在滑轨上向外运动的行程小于卡盒向外运动行程,销钉与卡盒经第二拉簧连接,第二拉簧弹性强度大于第一拉簧弹性强度。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31

    授权

    授权

  • 2019-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21/12 申请日:201906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9-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探入式辅助定位钢筋固定器。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建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越发的普及,装配式建筑是将墙体等建筑预先制造好,在建造建筑时直接吊装即可完成的一种建筑类型,在预制外墙进行固定时,预制外墙底部和叠合板之间会形成一个长的连接缝,连接缝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排呈倒U形的箍筋,箍筋预先浇筑在叠合板上,在浇筑叠合板和预制外墙时,通常在这一排箍筋内穿插两条钢筋以实现对浇筑的加固,为了施工的更加规范,需要将两条钢筋分别捆扎在箍筋上端两个拐角位置,但连接缝宽度不满足捆绑空间条件,因此,现阶钢筋固定只将靠近伸缩缝口的钢筋进行固定或者不固定直接进行浇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探入式辅助定位钢筋固定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预制外墙与叠合板所形成的连接缝内钢筋与箍筋不方便固定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水平横杆,横杆前侧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气压伸缩杆,两个气压伸缩杆的伸出端可背向伸出,每个气压伸缩杆的伸出端的前侧固定有一个L形板,每个L形板的横板端朝外,L形板前端面设有一个L形卡槽,每个L形卡槽内对应卡装有一个钢筋固定装置,所述钢筋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卡装在L形卡槽内的L形杆,L形杆的上端固定有一个向前侧弯曲的第一弯钩,L形杆的横杆端同轴插装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支杆,每个支杆的外端固定有一个向前侧弯曲的第二弯钩,第二弯钩即可绕支杆上下翻转又能随支杆左右移动,第二弯钩上固定有可使其复位的第一拉簧,每个气压伸缩杆的外端同轴固定有一个活塞杆可向外侧伸出的气缸,每个气缸的内侧设有一个置于气压伸缩杆上的阀门,阀门下端设有一个推杆,向内侧推动推杆可使气压伸缩杆与气缸连通,每个第二弯钩的外侧设有一个竖向放置且固定在对应侧活塞杆上的卡盒,第二弯钩向下旋转九十度可置于对应卡盒内,卡盒的后侧设有一个固定在气缸上的滑轨,滑轨上滑动安装有一个前端可置于卡盒内的销钉,销钉在滑轨上向外运动的行程小于卡盒向外运动行程,销钉与卡盒经第二拉簧连接,第二拉簧弹性强度大于第一拉簧弹性强度。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预制外墙与叠合板所形成的连接缝内钢筋与箍筋不方便固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气压伸缩杆缩回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气压伸缩杆伸出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气压伸缩杆伸出时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气压伸缩杆缩回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左侧气压伸缩杆伸出时钢筋固定装置及其传送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钢筋固定后连接缝内结构的左视图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钢筋固定后连接缝内结构的主视图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钢筋固定后连接缝内结构的俯视图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连接缝以及钢筋箍筋分布状态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10可知,本发明包括一个水平横杆1,横杆1前侧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气压伸缩杆2,两个气压伸缩杆2的伸出端可背向伸出,每个气压伸缩杆2的伸出端的前侧固定有一个L形板3,每个L形板3的横板端朝外,L形板3前端面设有一个L形卡槽,每个L形卡槽内对应卡装有一个钢筋固定装置,所述钢筋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卡装在L形卡槽内的L形杆4,L形杆4的上端固定有一个向前侧弯曲的第一弯钩5,L形杆4的横杆端同轴插装有一个可左右移动的支杆6,每个支杆6的外端固定有一个向前侧弯曲的第二弯钩7,第二弯钩7即可绕支杆6上下翻转又能随支杆6左右移动,第二弯钩7上固定有可使其复位的第一拉簧8,每个气压伸缩杆2的外端同轴固定有一个活塞杆可向外侧伸出的气缸9,每个气缸9的内侧设有一个置于气压伸缩杆2上的阀门10,阀门10下端设有一个推杆11,向内侧推动推杆11可使气压伸缩杆2与气缸9连通,每个第二弯钩7的外侧设有一个竖向放置且固定在对应侧活塞杆上的卡盒12,第二弯钩7向下旋转九十度可置于对应卡盒12内,卡盒12的后侧设有一个固定在气缸9上的滑轨13,滑轨13上滑动安装有一个前端可置于卡盒12内的销钉14,销钉14在滑轨13上向外运动的行程小于卡盒12向外运动行程,销钉14与卡盒12经第二拉簧15连接,第二拉簧15弹性强度大于第一拉簧8弹性强度。

为了方便气压伸缩杆2的固定和驱动,所述横杆1前侧设有一个竖向的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下部的后端面固定在横杆1上,两个气压伸缩杆2固定在支撑板16的上部的前端面,每个气压伸缩杆2后侧连接有一个气管17,两个气管17同时连接在同一个高压气源上。

为了方便L形卡槽能够卡装钢筋固定装置,所述L形卡槽的槽口位置设有对称布置的弹性凸起18,L形杆4经弹性凸起18卡装在L形卡槽内。

为了实现支杆6插装在L形杆4上,所述L形杆4的横杆1端设有盲孔,支杆6的一端置于盲孔内,第一拉簧8的一端固定在L形杆4横杆1端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弯钩7的端部。

为了卡盒12和滑轨13的安装,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支撑杆19,第一支撑杆19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卡盒12上,滑轨13的后侧设有第二支撑杆20,第二支撑杆20的一端固定在滑轨13上,另一端固定在气缸9上。

为了实现推杆11向后移动可实现阀门10打开,所述推杆11包括竖杆,竖杆的下端设有向外侧伸出的连杆,连杆的外端设有向前侧伸出的挡杆,竖杆的上端设有一个置于气缸9与气压伸缩杆2连通的通道内的滚柱,滚柱上设有一个V形通道21,当竖杆保持竖直时,V形通道21封闭,当竖杆围绕滚柱向内侧转动时V形通道21将气缸9与气压伸缩杆2连通,竖杆上设有第三拉簧22,第三拉簧22的一端固定在竖杆上另一端固定在L形板3上。

为了实现销钉14的前端能够插入卡盒12,所述卡盒12的后端面设有一个横向通槽23,销钉14能从横向通槽23的槽口进入到卡盒12内。

为了实现第二拉簧15方便驱动销钉14移动,所述滑轨13上设有矩形滑块24,矩形滑块24可在滑轨13是哪个滑动且不能脱离滑轨13,每个矩形滑块2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一个第二拉簧15,第二拉簧15的一端固定在矩形滑块24上,另一端固定在卡盒12上。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在使用之前通过控制气压伸缩杆2的高压气源实现两个气压伸缩杆2收缩,同时每个气压伸缩杆2上的对应安装的活塞缸也处于收缩状态,此状态下卡盒12、销钉14均处于向内收缩的位置处,此时销钉14置于卡盒12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分别取出两个钢筋固定装置,值得注意的是左右两侧的钢筋固定装置上的L形杆4的横杆1端伸出方向不同,因此在使用时应逐一对应安装,以安装左侧钢筋固定装置为例进行描述,将可安装在左侧L形卡槽内的钢筋固定装置取出,先将左侧的销钉14向内侧移动并使其脱离出卡盒12,此时将第二弯钩7向下扭转九十度后卡装在卡盒12内,然后松开销钉14,使得销钉14在第二拉簧15的复位作用下重新置于卡盒12内,并实现销钉14阻挡第二弯钩7使其不能脱出,此时将左侧钢筋固定装置上的L形杆4卡装在对应的L形卡槽内即可,此时第一拉簧8有沿支杆6向上翻转九十度复位的趋势,但在卡盒12的阻挡作用下不能翻转,右侧的钢筋固定装置也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安装。

当完成两个钢筋固定装置的安装后,将横杆1从连接缝的缝口置入,保持横杆1与钢筋保持垂直状态,在钢筋固定之前已经通过支撑装置将钢筋暂时支撑在箍筋的折弯处,向上移动横杆1使得两个钢筋固定装置的第一弯钩5能够挂装在箍筋上端水平位置处,此时通过高压气源供气实现两个气压伸缩杆2向外侧伸出,此伸出过程带动两个钢筋固定装置向外侧移动,同时带动推杆11移动,推杆11在移动的过程中其上的挡杆会逐渐接触到对应侧的呈竖向状态的箍筋,在挡杆接触到箍筋后,挡杆不能移动,但气压伸缩杆2持续伸出,此时竖杆会向内侧绕滚柱转动,此时第三拉簧22被拉伸并使其具有反弹的趋势和弹性势能,此转动过程会实现滚柱上的V形通道将气压伸缩杆2与对应侧的气缸9连通,气缸9连通后会使气缸9内的活塞杆向外侧移动,此时活塞缸向外侧移动实现卡盒12向外侧移动,卡盒12向外侧移动经第二拉簧15带动销钉14向外侧移动,初期状态下,第二拉簧15弹性强度大于第一拉簧8,因此在卡盒12移动过程中销钉14会带动第二弯钩7向外运动,此时第一拉簧8被拉伸,第二弯钩7向外侧移动,并实现第二弯钩7逐渐伸出呈竖向状态的箍筋的外侧,与此同时随着第一拉簧8的持续拉伸,拉动第一拉簧8需力增大,同时销钉14逐渐运动至其行程尽头,销钉14不能向外移动,而卡盒12可以继续移动,此时第二拉簧15被拉伸同时使得第二弯钩7及销钉14有脱离卡盒12的趋势,当第二弯钩7伸出的长度满足其挂在箍筋竖直位置后,第二弯钩7伸出卡盒12,此时卡盒12不再束缚第二弯钩7,在第一拉簧8的扭转位作用下实现其绕支杆6向上翻转复位,在反转过程中实现第二弯钩7脱离销钉14,第二弯钩7脱离销钉14后在第一拉簧8的横向拉力的复位作用下第二弯钩7向内收缩,并实现第二弯钩7勾在箍筋的竖直位置上。

完成两个钢筋固定装置的上的第一弯钩5和第二弯钩7的挂装通过向前侧移动横杆1实现钢筋固定装置上的L形杆4脱离对应的L形卡槽,使得本装置两个钢筋固定装置脱离,取出横杆1通过控制高压气源实现气压伸缩杆2和气缸9的复位,气压伸缩杆2和气缸9复位,实现销钉14重新置于对应侧的卡盒12内并为下一次安装做准备。

本装置对比传统设备有以下好处:

1、本装置通过钢筋固定装置将钢筋固定在箍筋折弯处,采用第一弯钩5挂在箍筋水平位置上,第二弯钩7挂装竖直位置,同时经L形杆4将第一弯钩5和第二弯钩7相连,并依靠钢筋自重实现钢筋的固定,采用挂装的方式比传统的钢筋捆扎的方式更加快速,同时更加方便操作。

2、通过在横杆1上安装气压伸缩杆2,实现气压伸缩杆2推动L形卡槽移动代替人手进入,同时在推杆11触碰到箍筋竖直位置时证明钢筋固定装置已经运送到位,此时在阀门10打开气缸9通气实现卡盒12带动第二弯钩7被拉伸,第二弯钩7在安装时已经被预先扭转并使其具有复位的趋势,同时第二弯钩7被卡盒12和销钉14拉出并使其越过固定竖直位置为其能够卡在箍筋上提供位置条件,当第二弯钩7被拉出的长度足够时,第二销钉14连同第二弯钩7脱离卡盒12,脱离卡盒12后,第一拉簧8扭转率先被复位,使其弯钩处能够正对箍筋竖直位置以保证可以挂在箍筋上,同时在第二弯钩7扭转的过程中脱离销钉14,在第一拉簧8的复位作用下时下其向箍筋运动并勾在箍筋上,实现钢筋固定装置。

3、钢筋固定装置在固定钢筋的时候,相邻的两个箍筋可同侧固定也可异侧固定,固定操作方便,同时采用专门的安装工具将钢筋固定装置挂装在箍筋上,同时钢筋固定装置上的组件除第一拉簧8外均为刚性组件能满足钢筋的支撑,此种钢筋固定方式有效的解决了非开放式空间的钢筋固定且固定效率高,牢固强度满足浇筑要求。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预制外墙与叠合板所形成的连接缝内钢筋与箍筋不方便固定的问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