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预处置工艺

一种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预处置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预处置工艺,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冷冻:首先进行试验测定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的冷冻温度,将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降温至该温度,使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的粘性消失,体现出脆性;破碎:用破碎机将大块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破碎至特定粒度的颗粒;配伍:将特定粒度的颗粒与配伍物质充分混合;升温:将混合物升温至室温;筛分:将粘附配伍物质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与配伍物质筛分,即可得到预处置成品。本发明将难于输送、存储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转变为易于输送、存储的颗粒状物料,然后通过与其他物料进行配伍,制得颗粒状的预处置成品,能够在焚烧炉等设备中充分燃烧,实现资源化利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6818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1600948.5

  • 发明设计人 唐新宇;王永刚;程兆环;

    申请日2018-12-26

  • 分类号F23G5/02(20060101);F23G5/033(20060101);F23G5/04(20060101);

  • 代理机构12101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超

  • 地址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引河里北道1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8:55: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4

    授权

    授权

  • 2019-05-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3G5/02 申请日:2018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4-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预处置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危险废弃物产生量也不断增加。根据有关报道,我国在2015年危险废弃物产生量约4000万吨;也有学者认为4000万吨仅仅包括了大宗的工业危险废弃物,很多社会来源的危险废弃物不仅没有处置,甚至没有纳入统计范畴。因此我国的危险废弃物实际产生量更加惊人。而危险废弃物处置方面,我国2015年持证单位的危险废弃物处置能力为5263万吨/年,理论上已经超过了危险废弃物产生量,但是实际处置仅约1500万吨/年,即实际处置能力大大低于核准处置能力。

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约占危险废弃物产生总量的3-5%,是我国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的较难处置的危险废弃物之一。高粘性危险废弃物进入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后,其尺寸较大,由于很高的粘性,无法用破碎机、风镐等设备进行破碎,无法方便的进行输送和存储,极大的降低了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的实际处置能力,因此高粘性的危险废弃物的预处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预处置工艺,该预处置工艺主要针对在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中难于输送、存储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可以将其转变为易于输送、存储的颗粒状物料,然后通过与其他物料进行配伍,制得颗粒状的预处置成品,能够在焚烧炉等设备中充分燃烧,实现资源化利用,彻底解决了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的储存、输送难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预处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冷冻:首先进行试验测定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的冷冻温度,之后将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降温至该温度,并停留一段时间,使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的粘性消失,体现出脆性;

2)破碎:用破碎机将大块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破碎至特定粒度的颗粒;

3)配伍:将特定粒度的颗粒与配伍物质充分混合;

4)升温:将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与配伍物质的混合物升温至室温;

5)筛分:将粘附配伍物质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与配伍物质筛分,即可得到预处置成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利用冷库或其他急冷设备将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降温到使其表面和内部粘性消失的温度点以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破碎机为剪切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或其他形式破碎机,破碎已经呈现脆性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针对不同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采用一次破碎、二次破碎或多次破碎方式,得到满足要求粒度的颗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与配伍物质的体积比为1:(0.5-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使用滚筒混料机、V型混料机或其他形式混料机将特定粒度的颗粒与配伍物质充分混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配伍物质为稻壳、米糠或其他农业废弃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通过静置、滚筒烘干机或其他方式将仍然处在低温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与配伍物质的温度提升到室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通过滚筒筛、振动筛或其他筛分设备将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与配伍物质筛分,得到表面被配伍物质包裹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冷冻、破碎、配伍、升温、筛分的预处置工艺,先冷冻再破碎,且可以采用机械破碎,破碎速度大大提升,破碎后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小,彻底解决了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物料很难破碎的难题,避免了高粘性危险废弃物块状物料难以破碎,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需要通过人工破碎的方式进行破碎,破碎速度慢,劳动强度大,破碎颗粒粒径分布范围大,破碎颗粒平均粒径大的问题;

2)本发明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采用与配伍物质混合,使得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表面被配伍物质包裹,相互之间不粘连,不堵塞,彻底解决了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物料难以输送的难题,避免了原来破碎后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表面仍然具有粘性,在输送过程中容易粘接、堵塞的问题。

3)经过本发明的预处置工艺处理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平均粒径小,焚烧速度快时间短,燃烧充分,避免了原来破碎后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平均粒径较大,焚烧速度慢时间长,容易燃烧不充分而释放出其他污染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一般指尺寸大于等于200*200*200mm,比较常见的料块尺寸为1000*1000*1000mm。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一般具有一定的弹性、流动性,在外力作用下可以体现出形变。

高粘性危险废弃物一般为表面粘性很强的物质,很容易与其他物质粘结。也有一些高粘性危险废弃物表面粘附满了各种粉尘、颗粒物,表面已无明显粘性。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预处置工艺包括冷冻温度试验、冷冻、破碎、配伍、升温、筛分等过程。

本实施例的危险废弃物为某汽车轮胎厂轮毂漆渣。

具体的预处置过程如图1所示,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进入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单位后,首先进入化验室进行冷冻温度试验。试验方法为将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取15个样品,当量直径为10-50mm,分5组将样品置于调节至-5℃、-10℃、-15℃、-20℃、-25℃的冰柜中;8h后将样品取出,用实验室小型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如果样品可以在10s内破碎完,即认为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的粘性消失,该温度即为该危险废弃物的冷冻温度。根据试验证明,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的冷冻温度为-20℃。

然后利用平板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将其连同包装物(因粘性较高,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无法从吨袋或桶中倒出)一起放置于冷库中,冷冻至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中心温度低于预先经试验确认过的设定温度(即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的粘性消失的温度)。

将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从冷库取出,利用抓斗将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连同包装物一起放入剪切式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块状颗粒可以通过皮带输送至下一工序或继续进行破碎。根据破碎后的粒度是否小于20mm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二次、三次破碎。如果需要进行二次、三次破碎,可以通过锤式破碎机或颚式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破碎至小于等于20mm。

破碎后的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颗粒通过皮带输送至滚筒式混料机或其他连续/间歇工作的混料机后,加入约同体积的配伍物质,如稻壳、米糠等农业废弃物,在混料机充分混合后,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颗粒分散在配伍物质中,相互之间被配伍物质隔离开。

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与配伍物质混合均匀后,将物料输送至滚筒烘干炉或其他加热升温设备中,利用空气的热量或其他热源将物料升温至室温。此时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有温度升高到室温,重新体现出粘性,粘接了表面的配伍物质,表面不在有粘性。同时由于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彼此之间并不连接,因此相互之间不在粘连。

用皮带或其他输送设备将物料喂入滚筒筛或振动筛等分离设备,由于表面吸附了配伍物质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体积较大,而没有与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粘连的配伍物质体积较小,因此二者分离。分别得到表面吸附了配伍物质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与单独的配伍物质。没有粘连的配伍物质可以反复使用。而表面吸附了配伍物质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则是成品。

实施例2:

本发明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预处置工艺包括冷冻温度试验、冷冻、破碎、配伍、升温、筛分等过程。

本实施例的危险废弃物为某印钞厂印染污泥。

具体的预处置过程如图1所示,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进入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单位后,首先进入化验室进行冷冻温度试验。试验方法为将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取15个样品,当量直径为10-50mm,分5组将样品置于调节至-5℃、-10℃、-15℃、-20℃、-25℃的冰柜中;8h后将样品取出,用实验室小型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如果样品可以在10s内破碎完,即认为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的粘性消失,该温度即为该危险废弃物的冷冻温度。根据试验证明,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的冷冻温度为-10℃。

然后利用平板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将其连同包装物(因粘性较高,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无法从吨袋或桶中倒出)一起放置于冷库中,冷冻至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中心温度低于预先经试验确认过的设定温度(即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的粘性消失的温度)。

将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从冷库取出,利用抓斗将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连同包装物一起放入剪切式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块状颗粒可以通过皮带输送至下一工序或继续进行破碎。根据破碎后的粒度是否小于20mm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二次、三次破碎。如果需要进行二次、三次破碎,可以通过锤式破碎机或颚式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破碎至小于等于20mm。

破碎后的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颗粒通过皮带输送至滚筒式混料机或其他连续/间歇工作的混料机后,加入约为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两倍体积的配伍物质,如稻壳、米糠等农业废弃物,在混料机充分混合后,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料块颗粒分散在配伍物质中,相互之间被配伍物质隔离开。

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与配伍物质混合均匀后,将物料输送至滚筒烘干炉或其他加热升温设备中,利用空气的热量或其他热源将物料升温至室温。此时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有温度升高到室温,重新体现出粘性,粘接了表面的配伍物质,表面不在有粘性。同时由于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彼此之间并不连接,因此相互之间不在粘连。

用皮带或其他输送设备将物料喂入滚筒筛或振动筛等分离设备,由于表面吸附了配伍物质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体积较大,而没有与该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粘连的配伍物质体积较小,因此二者分离。分别得到表面吸附了配伍物质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与单独的配伍物质。没有粘连的配伍物质可以反复使用。而表面吸附了配伍物质的高粘性危险废弃物颗粒则是成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