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

一种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包括支承盖、浮动环、鼠笼、封油涨圈;所述浮动环包括圆柱形的环体、自环体一端向外延伸出的支架部、自支架部的顶端向后返回延伸的折返部,该折返部同样为圆柱形,所述折返部通过支架部形成相对环体的弹性结构。所述浮动环带有折返式弹支结构,安装在油膜外环上。封油涨圈有3个,其中安装边远端用一个涨圈封油,安装边近端油膜由浮动环分为两层,内外层油膜各用一个涨圈分开。本发明中环体、支架部、折返部形成了折返式弹性支承,可增强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性能,有效避免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油膜内外环碰磨失效的问题,有利于验证和修正仿真模型,为其工程应用提供试验数据支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6687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1541611.1

  • 发明设计人 罗贵火;凤朝军;陈茉莉;

    申请日2018-12-1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弛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8:37: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28

    授权

    授权

  • 2019-05-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M13/00 申请日:20181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4-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航空发动机减振部件挤压油膜阻尼器。

背景技术

挤压油膜阻尼器普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转子部件当中,用于转子部件的减振,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航空发动机的结构逐渐复杂,转子部件的振动问题也越来越来突出,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难以满足减振需求,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失效,内外环易产生碰磨现象。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往浮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试验研究中内层油膜压力难以测量的难题,为验证建立的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提供了试验支持,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包括圆柱形的支承盖、位于支承盖内并与支承盖同轴设置的浮动环、位于浮动环内并与浮动环同轴设置的鼠笼;

所述浮动环包括圆柱形的环体、自环体一端向外延伸出的支架部、自支架部的顶端向后返回延伸的折返部,该折返部同样为圆柱形,所述折返部通过支架部形成相对环体的弹性结构;所述折返部的末端向上延伸的安装边,该安装边固定在支承盖的端面上;所述环体位于支承盖与鼠笼之间,且环体与支承盖之间设有近端外层封油涨圈,环体与鼠笼之间设有近端内层封油涨圈,环体相对支架部的另一端抵靠有远端封油涨圈。

进一步的,环体、支撑盖、远端封油涨圈、近端外层封油涨圈围成的空间内密封有外层油膜。

进一步的,环体、鼠笼、远端封油涨圈、近端内层封油涨圈围成的空间内密封有内层油膜。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环的安装边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承盖前端。

进一步的,鼠笼和支承盖安装在衬套的两侧。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环体、支架部、折返部形成了折返式弹性支承,可增强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性能,有效避免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油膜内外环碰磨失效的问题;

(2)利用本发明可试验研究浮动环带弹支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特性,验证和修正仿真模型,为其工程应用提供试验数据支持;

(3)本发明使得浮动环具有一定的刚度,涡动浮动减小,可改善了内外层油膜分布情况;同时折返部上的安装边直接与支承盖固定而限制了浮动环的自转,简化了为限制浮动环自转而新增的销钉、凸台等设计;

(4)本发明中鼠笼作为一个弹性支承,浮动环环体、支架部、折返部形成了另一个弹性支承,使得浮动环弹支刚度的调节的空间更大;增强了适应性;双弹性支承结构设计,对于外层油膜的回油具有一定的回油作用,提高了试验室空间的利用率;靠近安装边使用内外层涨圈的封油设计,简化了结构,同时对于浮动环的定心有一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浮动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浮动环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整体装配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浮动环、鼠笼与支承盖配合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鼠笼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中支承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装置和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油膜双支承挤压油膜阻尼器,包括圆柱形的支承盖1、位于支承盖1内并与支承盖1同轴设置的浮动环6、位于浮动环6内并与浮动环6同轴设置的鼠笼8。

请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浮动环6包括圆柱形的环体61、自环体61一端向外延伸出的支架部62、自支架部62的顶端向后返回延伸的折返部63。该折返部63同样为圆柱形。所述折返部63通过支架部62形成相对环体的弹性结构。所述折返部63的末端向上延伸的安装边64,该安装边64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承盖1前端面上。

请结合图3、图4所示,所述环体61位于支承盖1与鼠笼8之间。环体61与支承盖1之间设有近端外层封油涨圈5,环体61与鼠笼8之间设有近端内层封油涨圈4。环体61相对支架部62的另一端抵靠有远端封油涨圈7。环体61、支撑盖1、远端封油涨圈7、近端外层封油涨圈5围成的空间内密封有外层油膜。环体61、鼠笼8、远端封油涨圈7、近端内层封油涨圈4围成的空间内密封有内层油膜。安装边远端用一个涨圈封油,安装边近端用内外两个涨圈进行封油,这种封油方式有利于浮动环6定心。

而鼠笼8作为一个弹性支承,浮动环6的环体61、支架部62、折返部63作为另一个弹性支承,形成该阻尼器中的双弹性支承结构。

请结合图3所示,本阻尼器中还包括衬套9。支承盖1和鼠笼8分别与衬套9上的圆柱面定心配合,为过渡配合,通过紫铜敲击装入;支承盖1和鼠笼8分别安装在衬套9的两侧;支承盖1、衬套9和鼠笼8安装可独立于支座10进行,在独立情况下,竖直将涨圈、浮动环6装入鼠笼8和支承盖1,将芯棒11装入鼠笼8、将鼠笼8和支承盖1装入衬套9,可降低安装难度,然后整体装入支架。

试验中测试不同油膜厚度的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油膜特性,需要更换鼠笼8或者支承盖1;分别将鼠笼8和支承盖1安装在衬套9两侧,便于拆卸更换,互不干扰;

衬套安装边上除了有用于固定用的通孔外,还开有螺纹孔,用于拆卸。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