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铁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铁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Fe‑SnO2/RGO)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氧化石墨烯(GO)、五水合四氯化锡、九水合硝酸铁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水热反应,制得Fe‑SnO2/RGO二元纳米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绿色环保、无任何有毒害副产物产生、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二元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具有吸收强度大、双波段(C和Ku波段)吸收、密度低等特点;通过调节复合材料中掺杂Fe3+的含量与吸波涂层的厚度可以实现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效吸收,在电磁吸收和电磁屏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3486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1197703.2

  • 申请日2018-10-15

  • 分类号H05K9/00(20060101);C01B32/184(20170101);C01B32/194(20170101);C01G19/02(20060101);B82Y30/00(20110101);B82Y40/00(2011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7:41: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07

    授权

    授权

  • 2019-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5K9/00 申请日:201810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电磁干扰和电磁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开发已经成为功能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传统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如铁氧体、金属微粉和碳化硅等,通常存在吸收频带窄、密度高的缺点,因而限制了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厚度薄、吸收频带宽、质量轻、电磁波吸收强度大”的新型电磁波吸收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具有量子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小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等特性。当纳米粒子的电子能级发生分裂时,能够对电磁波产生较强的吸收。此外,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比例高,在电磁辐射下,高浓度晶界和晶界原子的特殊结构导致原子、电子的自由运动加剧,使得电磁能转化为热能,增强了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因此,纳米材料在电磁波吸收领域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它一般由天然石墨经过化学氧化—还原法制得。该法制备的RGO片层的表面存在大量的缺陷,并且表面和边缘携带丰富的含氧官能团(-COOH、-OH、-C-O-C-等),不仅有助于提高RGO的电磁阻抗匹配特性;而且,缺陷对电磁波产生极化弛豫,含氧官能团对电磁波产生电偶极子弛豫,使得RGO与石墨、碳纳米管等相比,具有更强的介电损耗和电磁波吸收能力。因此,RGO在电磁波吸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二氧化锡(SnO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导体金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低成本,宽带隙和介电损耗等特性。然而,单一的SnO2用作电磁波吸收材料时存在密度大、吸收频带窄等问题,因此限制其在电磁波吸收领域的应用。为了提高SnO2的电磁波吸收,一方面可以通过磁性金属离子(Fe3+、Co2+、Ni2+等)对其进行掺杂,引入更多的晶格缺陷并提高阻抗匹配特性;另一方面,可以将SnO2与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孔碳)等进行复合,构建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增强其对电磁波的衰减能力同时降低密度。

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磁性金属离子Fe3+掺杂SnO2/RGO纳米复合吸波材料,通过调节掺杂Fe3+的含量与吸波涂层的厚度可以实现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效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Fe-SnO2/RGO)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不但具有吸收强度大、吸收波段易调控的特点,而且其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铁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吸波材料,所述的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由RGO片层表面均匀负载纳米尺寸的SnO2粒子组成。

一种铁掺杂二氧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1个100mL烧杯,加入30mL去离子水,边搅拌边加入20mg氧化石墨,超声30min,剧烈搅拌2h,配制成浓度为0.67mg/mL的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

(2)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五水合四氯化锡(SnCl4·5H2O)和九水合硝酸铁(Fe(NO3)3·9H2O),剧烈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其中,铁离子(Fe3+)占Fe3+和锡离子(Sn4+)的摩尔百分数分别为0mol.%,5mol.%和10mol.%;

(3)逐滴滴加氨水将混合分散液的pH调至10,再剧烈搅拌15min;

(4)将混合分散液转移至体积为50mL的反应釜中,在160℃下水热反应18h;

(5)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复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多次使得产物的pH达到中性;

(6)将产物转移至真空干燥箱,在55℃下干燥24h,研磨得到最终产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采用水热反应法一步制得Fe掺杂SnO2/RGO纳米复合材料,操作简便,绿色安全,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产生、无需加入任何表面活性剂和惰性气体保护。

2、本发明制备的Fe掺杂SnO2/RGO纳米复合材料吸波性能良好,在5.5mm厚度下,最大吸收强度可达-37.5dB;通过调节掺杂Fe3+的含量与吸波涂层的厚度可以实现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效吸收。

3、本发明制备的Fe掺杂SnO2/RGO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双波段吸波能力,能够对C波段(4-8GHz)与Ku波段(12-18GHz)的电磁波进行有效吸收。

4、本发明制备的Fe掺杂SnO2/RG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多重极化机制(界面极化、缺陷极化、偶极极化等),结合介电损耗与电导损耗的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增强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2、3中产物的XRD谱图;

图2是样品S3的XPS全谱图;

图3是样品S3的TEM照片;

图4是实施例1中产物S1的反射损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

图5是实施例2中产物S2的反射损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

图6是实施例3中产物S3的反射损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法

现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1、取1个100mL烧杯,加入30mL去离子水,边搅拌边加入20mg氧化石墨,超声30min,剧烈搅拌2h,配制成浓度为0.67mg/mL的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

2、加入1.550g五水合四氯化锡(SnCl4·5H2O),剧烈搅拌30min,使其完全溶解;

3、逐滴滴加氨水将混合分散液的pH调至10,再剧烈搅拌15min;

4、将混合分散液转移至体积为50mL的反应釜中,在160℃下水热反应18h;

5、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复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多次使得产物的pH达到中性;

6、将产物转移至真空干燥箱,在55℃下干燥24h,研磨得到最终产物,记做S1。

将实施例1中的粉末产物和石蜡按照质量比6:4,在专用模具中压制成外径7.00mm、内径3.04mm、厚度约2mm的同轴试样,用型号为AV3629D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其电磁参数,计算得到吸波性能,测试频率为2-18GHz。样品S1的反射损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当匹配厚度为5.0mm,在6.96GHz时最大吸收强度达到-7.9dB。

实施例2

1、取1个100mL烧杯,加入30mL去离子水,边搅拌边加入20mg氧化石墨,超声30min,剧烈搅拌2h,配制成浓度为0.67mg/mL的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

2、加入1.550g五水合四氯化锡(SnCl4·5H2O),搅拌均匀后加入0.095g九水合硝酸铁(Fe(NO3)3·9H2O)剧烈搅拌30min,使其完全溶解。其中,铁离子(Fe3+)占Fe3+和锡离子(Sn4+)的摩尔百分数5mol.%;

3、逐滴滴加氨水将混合分散液的pH调至10,再剧烈搅拌15min;

4、将混合分散液转移至体积为50mL的反应釜中,在160℃下水热反应18h;

5、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复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多次使得产物的pH达到中性;

6、将产物转移至真空干燥箱,在55℃下干燥24h,研磨得到最终产物,记做S2。

实施例2产物的XRD谱图见图1。将实施例1中的粉末产物和石蜡按照质量比6:4,在专用模具中压制成外径7.00mm、内径3.04mm、厚度约2mm的同轴试样,用型号为AV3629D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其电磁参数,计算得到吸波性能,测试频率为2-18GHz。样品S2的反射损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当匹配厚度为3.5mm,在8.24GHz时最大吸收强度达到-11.4dB。

实施例3

1、取1个100mL烧杯,加入30mL去离子水,边搅拌边加入20mg氧化石墨,超声30min,剧烈搅拌2h,配制成浓度为0.67mg/mL的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

2、加入1.550g五水合四氯化锡(SnCl4·5H2O),搅拌均匀后加入0.190g九水合硝酸铁(Fe(NO3)3·9H2O)剧烈搅拌30min,使其完全溶解。其中,铁离子(Fe3+)占Fe3+和锡离子(Sn4+)的摩尔百分数10mol.%;

3、逐滴滴加氨水将混合分散液的pH调至10,再剧烈搅拌15min;

4、将混合分散液转移至体积为50mL的反应釜中,在160℃下水热反应18h;

5、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复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多次使得产物的pH达到中性;

6、将产物转移至真空干燥箱,在55℃下干燥24h,研磨得到最终产物,记做S3。

实施例3产物的XRD谱图见图1,XPS全谱图见图2,TEM照片见图3。将实施例1中的粉末产物和石蜡按照质量比6:4,在专用模具中压制成外径7.00mm、内径3.04mm、厚度约2mm的同轴试样,用型号为AV3629D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其电磁参数,计算得到吸波性能,测试频率为2-18GHz。样品S3的反射损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当匹配厚度为5.5mm,在4.72GHz时最大吸收强度达到-37.5dB,在4.48-6.3GHz范围内电磁波吸收强度均在-10dB以下,有效吸收宽度为1.82GHz。

由以上实施例的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水热法一步制得Fe掺杂SnO2/RGO纳米复合吸波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绿色、无毒害物质产生,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良好,样品S3的最大吸收强度达-37.5dB,通过调节掺杂Fe3+的含量与吸波涂层的厚度可以实现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效吸收,因此Fe掺杂SnO2/RGO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理想的电磁波吸收材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