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3-溴-5-芳基-2-(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胺)吡咯合成方法

3-溴-5-芳基-2-(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胺)吡咯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涉及3‑溴‑5‑芳基‑2‑(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胺)吡咯合成方法,该方法从二甲氨基磺酰吡咯出发,经选择性溴代、偶合反应、三甲基硅基的迁移/溴代反应得到产物。本发明可以合成3‑溴‑5‑芳基‑2‑(三甲基硅基)‑1氢‑吡咯‑1‑N,N‑二甲基磺酰胺,反应过程简单;本发明可以引入各类的取代基团,在药物、天然产物合成以及新型材料开发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本发明具有条件温和、转化率好、选择性高、取代基引入灵活等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3205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1331128.0

  • 发明设计人 刘建辉;汪煜;王星旸;

    申请日2018-11-0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李晓亮

  • 地址 124221 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6:40: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F 7/08 专利号:ZL2018113311280 申请日:20181109 授权公告日:202006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6-16

    授权

    授权

  • 2019-03-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F7/08 申请日:20181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2-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涉及一种区域选择性合成3-溴-5-芳基-2-(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胺)吡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取代吡咯是很多天然产物的重要组成单元,在农药、高分子材料、酶、蛋白质、生物碱等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中合成3-溴-5-芳基-2-(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胺)吡咯是制备取代吡咯的重要步骤,取代吡咯广泛存在于抗菌、抗病毒等具有生物活性的诊疗药物中。因此该合成方法受到极大关注。

目前多取代吡咯的合成方法较多,包括经典Paal-Knorr合成以及一些新型合成方法,例如利用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多组分Hantzch反应、“一锅法”合成等。但是其中某些方法存在反应需要高温高压等条件、催化剂制备过程复杂、反应底物范围狭窄、取代基不灵活等缺点,因此需要设计一条可以合成多种取代吡咯、反应条件温和、并可灵活引入取代基的合成路线。本发明设计合成的3-溴-5-芳基-2-(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胺)吡咯,是合成多取代吡咯的重要中间体,为其它吡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选择性溴代与Suzuki偶联合成多种三取代吡咯的路线。利用氮保护吡咯为初始原料,通过区域选择性的溴代反应与偶联反应在吡咯环上灵活引入取代基。此方法可以合成3-溴-5-芳基-2-(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胺)吡咯,反应过程简单。另外本路线可以引入各类的取代基团,在药物、天然产物合成以及新型材料开发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区域选择性合成3-溴-5-芳基-2-(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胺)吡咯的方法,从二甲氨基磺酰吡咯出发,经选择性溴代、偶合反应、三甲基硅基的迁移/溴代反应得到产物,合成2,3,5-三取代吡咯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合成化合物1(2,4-二(三甲基硅基)-1-(N,N-二甲磺酰氨基)吡咯)

惰性气体保护下,以2,5-二(三甲基硅基)-1-(N,N-二甲磺酰氨基)吡咯为原料,在氯仿和盐酸存在下,室温下反应0.5h。向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乙醚萃取,收集有机相,依次用水与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1。

第二步,合成化合物2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化合物1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加入到反应溶剂中,冰水浴条件下反应1小时后,再加入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进行萃取后收集有机相,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再用无水Na2SO4干燥,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后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2。

所述的反应溶剂为DMF、THF、乙醚等;所述的化合物1、NBS的摩尔比为1:(1.2-1.5)

第三步,合成化合物3a-3d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化合物2、芳基硼酸为原料,溶于反应溶剂中,再加入碱和(四三苯基膦)钯,碱性环境中在四三苯基膦钯的催化下,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得到混合产物,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0.5-1小时;向混合产物中加入水,用乙醚进行萃取,收集有机相,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再用无水Na2SO4干燥,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后柱层析分离,分别得到化合物3a-3d。所述的化合物2、芳基硼酸、碱、四(三苯基膦钯)的摩尔比为1:(1-2):(5-8):(0.1-0.2)。

所述的芳基硼酸为邻甲氧基苯硼酸、间甲氧基苯硼酸、对甲氧基苯硼酸、对甲基苯硼酸,分别对应化合物3a-3d:当原料芳基硼酸为邻甲氧基苯硼酸时,最终合成化合物3a;当原料芳基硼酸为间甲氧基苯硼酸时,最终合成化合物3b;当原料芳基硼酸为对甲氧基苯硼酸时,最终合成化合物3c;当原料芳基硼酸为对甲基苯硼酸时,最终合成化合物3d。

所述的化合物3a为2-(邻甲氧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b为2-(间甲氧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c为2-(对甲氧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d为2-(对甲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

所述碱为碳酸钾。所述的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每0.1mmol化合物2对应5-8mL反应溶剂。

第四步,合成化合物4a-4d

在空气条件下,以第三步过柱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a-3d为原料,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发生溴代反应,得到混合产物,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为0.5-1小时;向混合产物中加入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进行萃取,收集有机相,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后过柱分离,分别得到化合物4a-4d。所述化合物3a-3d:N-溴代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2-1.5)。

当原料为化合物3a 2-(邻甲氧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时,最终合成化合物4a;当原料为化合物3b 2-(间甲氧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时,最终合成化合物4b;当原料为化合物3c 2-(对甲氧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时,最终合成化合物4c;当原料为化合物3d 2-(对甲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时,最终合成化合物4d。

所述化合物4a为2-(三甲基硅基)-3-溴-5-(邻甲氧基苯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b为2-(三甲基硅基)-3-溴-5-(间甲氧基苯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c为2-(三甲基硅基)-3-溴-5-(对甲氧基苯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d为2-(三甲基硅基)-3-溴-5-(对甲基苯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

所述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每0.1mmol化合物3对应5-8mL反应溶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2位苯环上连有给电子基,在吡咯环3位上发生原位溴代反应,并伴有三甲基硅基β→α迁移;通过Suzuki偶联反应灵活引入取代基团;不需要构建吡咯环,利用廉价易得的吡咯为原料,成本低,合成方法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化合物3a的核磁共振氢谱(ppm,CDCl3);

图2为实施例2化合物3a的核磁共振碳谱(ppm,CDCl3);

图3为实施例1化合物3b的核磁共振氢谱(ppm,CDCl3);

图4为实施例2化合物3b的核磁共振碳谱(ppm,CDCl3);

图5为实施例1化合物3c的核磁共振氢谱(ppm,CDCl3);

图6为实施例2化合物3c的核磁共振碳谱(ppm,CDCl3);

图7为实施例1化合物3d的核磁共振氢谱(ppm,CDCl3);

图8为实施例2化合物3d的核磁共振碳谱(ppm,CDCl3);

图9为实施例1化合物4a的核磁共振氢谱(ppm,CDCl3);

图10为实施例2化合物4a的核磁共振碳谱(ppm,CDCl3);

图11为实施例1化合物4b的核磁共振氢谱(ppm,CDCl3);

图12为实施例2化合物4b的核磁共振碳谱(ppm,CDCl3);

图13为实施例1化合物4c的核磁共振氢谱(ppm,CDCl3);

图14为实施例2化合物4c的核磁共振碳谱(ppm,CDCl3);

图15为实施例1化合物4d的核磁共振氢谱(ppm,CDCl3);

图16为实施例2化合物4d的核磁共振碳谱(ppm,CDCl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第一步,合成化合物1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分别加入2,5-二(三甲基硅基)-1-(N,N-二甲磺酰氨基)吡咯(2.06g,6.5mmol)、氯仿(20mL)和盐酸(30μL),室温下反应0.5h。向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乙醚(10mL×3)萃取,收集有机相,依次用水与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60:1,v/v)为洗脱剂,得到白色固体1.61g,产率78%;mp:54-58℃;1H>3)δ7.19(d,J=1.5Hz,1H,pyrrole-H),6.50(d,J=1.5Hz,1H,pyrrole-H),2.79(s,6H,Me-H),0.32(s,9H,TMS-H),0.21(s,9H,TMS-H);13C>3)δ137.3,130.41,128.15,122.57,38.47,0.46,0.4;HRMS(ESI-TOF)for>6H10N2O2S[M+H]+:calcd>

第二步,合成化合物2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1(574mg,1.8mmol),NBS(385.4mg,2.165mmol)和THF(25mL),0℃下搅拌1h。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乙醚萃取(15mL×3),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无色液体481mg,产率82%;1H>3)δ7.22(d,J=2.0Hz,1H),6.30(d,J=2.0Hz,1H),2.93(s,6H),0.19(s,9H);13C>3)δ129.9,121.2,120.8,100.0,38.1,1.0.HRMS(ESI-TOF)for>9H17BrN2O2SSi[M+H]+:calcd,325.0042.found>

第三步,合成化合物3a-3d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194.4mg,0.60mmol),邻甲氧基苯硼酸(1.2mmol),2M K2CO3(3mL),Pd(PPh3)4(20mg,0.02mmol)和DMF(10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1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2-(邻甲氧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a),为白色固体170mg,产率84%;mp:62-67℃;1H>3)δ7.38-7.35(m,1H,Ar-H),7.33-7.31(m,1H,Ar-H),7.26(d,J=1.8Hz,1H,pyrrole-H),7.01-6.91(m,2H,Ar-H),6.24(d,J=1.8Hz,1H,pyrrole-H),3.82(s,3H,Me-H),2.54(s,6H,Me-H),0.26(s,9H,TMS-H);13C>3)δ158.5,132.9,131.4,130.00,128.8,121.5,119.8,119.6,118.7,110.5,55.5,37.4,0.6.HRMS(ESI-TOF)forC16H24N2O3SSi[M+H]+:calcd>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194.4mg,0.60mmol),间甲氧基苯硼酸(1.2mmol),2M K2CO3(3mL),Pd(PPh3)4(20mg,0.02mmol)和DMF(10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1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间甲氧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b),为白色固体170mg,产率84%;mp:62-67℃;1H>3)δ7.38-7.35(m,1H,Ar-H),7.33-7.31(m,1H,Ar-H),7.26(d,J=1.8Hz,1H,pyrrole-H),7.01-6.91(m,2H,Ar-H),6.24(d,J=1.8Hz,1H,pyrrole-H),3.82(s,3H,Me-H),2.54(s,6H,Me-H),0.26(s,9H,TMS-H);13C>3)δ158.5,132.9,131.5,130.0,128.8,121.5,119.8,119.6,118.7,110.5,55.5,37.4,0.6.HRMS(ESI-TOF)for>16H24N2O3SSi[M+H]+:calcd>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194.4mg,0.60mmol),对甲氧基苯硼酸(1.2mmol),2M K2CO3(3mL),Pd(PPh3)4(20mg,0.02mmol)和DMF(10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1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2-(对甲氧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c),为白色固体163mg,产率77%;mp:76-79℃;1H>3)δ7.43(d,J=8.8Hz,2H,Ar-H),7.24(d,J=1.8Hz,1H,pyrrole-H),6.90(d,J=8.8Hz,2H,Ar-H),6.20(d,J=1.8Hz,1H,pyrrole-H),3.83(s,3H,Me-H),2.44(s,6H,Me-H),0.23(s,9H,TMS-H);13C>3)δ159.5,135.3,131.9,129.7,124.5,119.5,118.7,113.0,55.2,37.3,0.7.HRMS(ESI-TOF)for>16H24N2O3SSi[M+Na]+:calcd375.1175.found>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194.4mg,0.60mmol),对甲基苯硼酸(1.2mmol),2M K2CO3(3mL),Pd(PPh3)4(20mg,0.02mmol)和DMF(10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1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2-(对甲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d),为白色固体135mg,产率67%;mp:83-86℃;1H>3)δ7.27(d,J=7.3Hz,2H,Ar-H),7.12(s,1H,pyrrole-H),7.05(d,J=7.7Hz,2H,Ar-H),6.09(s,1H,pyrrole-H),2.31(s,6H,Me-H),2.25(s,3H,Me-H),0.1(s,9H,TMS-H);13C>3)δ138.0,135.7,130.5,129.9,129.2,128.4,119.7,118.9,37.4,21.3,0.6.HRMS(ESI-TOF)for>16H24N2O2SSi[M+Na]+:calcd>

第四步,合成化合物4a-4d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a(176mg,0.5mmol),NBS(0.6mmol)和DMF(10mL),0℃下搅拌1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4a。2-(邻甲氧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a),为无色油状液体144mg,产率67%;1H>3)δ7.34(dd,J=1.8,J=0.8Hz,1H,Ar-H),7.22(dd,J=7.4,J=1.8Hz,1H,Ar-H),6.96-6.93(m,1H,Ar-H),6.89(d,J=8.0Hz,1H,Ar-H),6.10(s,1H,pyrrole-H),3.81(s,3H,Me-H),2.82(s,6H,Me-H),0.32(s,9H,TMS-H);13C>3)δ158.2,136.1,130.9,129.8,123.9,123.6,119.7,118.5,110.2,107.1,55.3,37.8,1.2.HRMS(ESI-TOF)for>16H23BrN2O3SSi[M+H]+:calcd>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b(0.5mmol),NBS(106mg,0.6mmol)和DMF(10mL),0℃下搅拌1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2-(间甲氧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b),为白色固体168mg,产率78%;mp:108-110℃;1H>3)δ7.26(t,J=7.9Hz,1H,Ar-H),7.00-6.98(m,1H,Ar-H),6.97-6.95(m,1H,Ar-H),6.90-6.87(m,1H,Ar-H),6.10(s,1H,pyrrole-H),3.82(s,3H,Me-H),2.73(s,6H,Me-H),0.32(s,9H,TMS-H);13C>3)δ158.7,139.6,135.0,128.4,124.7,122.3,119.6,115.5,113.6,108.7,55.2,38.0,1.3.HRMS(ESI-TOF)for>16H23BrN2O3SSi[M+H]+:calcd>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c(0.5mmol),NBS(106mg,0.6mmol)和DMF(10mL),0℃下搅拌1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2-(对甲氧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c),为白色固体189mg,产率88%;mp:88-92℃;1H>3)δ7.32(d,J=8.7Hz,2H,Ar-H),6.89(d,J=8.7Hz,2H,Ar-H),6.10(s,1H,pyrrole-H),3.83(s,3H,Me-H),2.72(s,6H,Me-H),0.32(s,9H,TMS-H);13C>3)δ159.3,139.5,131.2,126.1,124.6,119.2,112.8,108.0,55.2,37.9,1.3.HRMS(ESI-TOF)for>16H23BrN2O3SSi[M+Na]+:calcd>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d(0.5mmol),NBS(106mg,0.6mmol)和DMF(10mL),0℃下搅拌1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2-(对甲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d),为白色固体157mg,产率76%;mp:115-118℃;1H>3)δ7.29(d,J=8.0Hz,2H,Ar-H),7.16(d,J=8.0Hz,2H,Ar-H),6.11(s,1H,pyrrole-H),2.72(s,6H,Me-H),2.38(s,3H,Me-H),0.31(s,9H,TMS-H);13C>3)δ139.89,137.79,130.89,129.82,128.18,124.73,119.38,108.25,37.99,21.30,1.22.HRMS(ESI-TOF)for>16H24BrN2O2SSi[M+Na]+:calcd,437.0331.found>

实施例2

第一步,合成化合物1

同实施例1。

第二步,合成化合物2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1(574mg,1.8mmol),NBS(480.6mg,2.7mmol)和THF(25mL),冰水浴条件下搅拌1h。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乙醚萃取(15mL×3),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60:1,v/v)为洗脱剂,得到无色液体465mg,产率80%。

第三步,合成化合物3a-3d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0.60mmol),邻甲氧基苯硼酸(1.0mmol),2M K2CO3(2mL),Pd(PPh3)4(10mg,0.01mmol)和DMF(6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0.5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3a:2-(邻甲氧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a),白色固体165mg,产率78%。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0.60mmol),间甲氧基苯硼酸(1.1mmol),2M K2CO3(3mL),Pd(PPh3)4(20mg,0.02mmol)和DMF(10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0.5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3b:2-(间甲氧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b),白色固体150mg,产率71%。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194.4mg,0.60mmol),对甲氧苯硼酸(1.3mmol),2M K2CO3(3mL),Pd(PPh3)4(20mg,0.02mmol)和DMF(10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0.5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3c:2-(对甲氧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c),白色固体158mg,产率75%。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194.4mg,0.60mmol),对甲基苯硼酸(1.5mmol),2M K2CO3(3mL),Pd(PPh3)4(20mg,0.02mmol)和DMF(10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0.5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3d:2-(对甲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d),白色固体141mg,产率70%。

第四步,合成化合物4a-4d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a(0.5mmol),NBS(106mg,0.6mmol)和DMF(10mL),0℃下搅拌0.5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4a:2-(邻甲氧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a)的合成,白色固体141mg,产率86%。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b(0.5mmol),NBS(115.7mg,0.65mmol)和DMF(10mL),0℃下搅拌0.5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4b:(间甲氧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b)的合成,白色固体170mg,产率80%。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c(0.5mmol),NBS(88.9mg,0.5mmol)和DMF(10mL),0℃下搅拌0.5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4c:2-(对甲氧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c),白色固体168mg,产率78%。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d(0.5mmol),NBS(115.7mg,0.65mmol)和DMF(10mL),0℃下搅拌1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4d:2-(对甲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d),白色固体165mg,产率80%。

实施例3

第一步,合成化合物1

同实施例1。

第二步,合成化合物2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1(636.3mg,2.0mmol),NBS(445.0mg,2.5mmol)和THF(30mL),0℃下搅拌1h。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乙醚萃取(20mL×3),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60:1,v/v)为洗脱剂,得到无色液体557mg,产率86%。

第三步,合成化合物3a-3d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0.40mmol),邻甲氧基苯硼酸(0.48mmol),2M K2CO3(2mL),Pd(PPh3)4(8mg,0.008mmol)和DMF(5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1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5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3a。2-(邻甲氧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a),白色固体112mg,产率80%。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0.40mmol),间甲氧基苯硼酸(0.8mmol),2M K2CO3(3mL),Pd(PPh3)4(10mg,0.01mmol)和DMF(8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1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3b。2-(间甲氧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b),白色固体98mg,产率70%。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0.50mmol),对甲氧苯硼酸(1.0mmol),2M K2CO3(5mL),Pd(PPh3)4(10mg,0.01mmol)和DMF(8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1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3c。2-(对甲氧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c),白色固体137mg,产率78%。

在氮气保护下向50mL的二口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2(0.50mmol),对甲基苯硼酸(0.6mmol),2M K2CO3(3mL),Pd(PPh3)4(10mg,0.01mmol)和DMF(8mL)作为溶剂,在110℃条件下反应1h后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和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3d。2-(对甲基苯基)-4-(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3d),白色固体115mg,产率69%。

第四步,合成化合物4a-4d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a(0.3mmol),NBS(80mg,0.45mmol)和DMF(5mL),0℃下搅拌1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5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4a。2-(邻甲氧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a)的合成,白色固体90mg,产率70%。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b(0.45mmol),

NBS(96mg,0.54mmol)和DMF(5mL),0℃下搅拌1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5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4d。2-(间甲氧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b)的合成,白色固体147mg,产率76%。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c(0.5mmol),NBS(0.6mmol)和DMF(10mL),0℃下搅拌1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4c。2-(对甲氧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c),白色固体182mg,产率85%。

在空气条件下,在50mL二口烧瓶中加入化合物3d(0.6mmol),NBS(0.6mmol)和DMF(10mL),0℃下搅拌1h,终止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醚(8mL×3)萃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减压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液体,经柱层析分离提纯,以正己烷/乙醚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4d。2-(对甲基苯基)-3-溴-5-(三甲基硅基)-1-(N,N-二甲基磺酰基)吡咯(4d),白色固体181mg,产率7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