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控制吹风模型左右机翼变形量的方法

一种控制吹风模型左右机翼变形量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吹风模型左右机翼变形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粗加工余量加工机翼半成品;机翼半成品的第一翼面预留多个第一工艺头,在机翼半成品的连接端预留第二工艺头;在机翼半成品的第二翼面预留多个第三工艺头,在第二艺头加工出泄压孔;再热处理,置于冷却液中,使机翼半成品的第一翼面与竖直方向平行,在冷却液中冷却;(b)按半精加工余量,分别半精加工机翼的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c)精加工;(d)将精加工后的机翼半成品先去除位于第一工艺头,再去除第三工艺头,最后去除位于连接端的第二工艺头,得机翼成品。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避免了反复的矫形机翼半成品和反复的见光基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3329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凯迪精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1117139.9

  • 申请日2018-09-2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薛波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8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6:40: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04

    授权

    授权

  • 2019-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P15/00 申请日:2018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吹风模型左右机翼变形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吹风模型左右机翼通常是有整块的板材通过机床铣、车、削等加工后完成。现有的机翼模型加工工艺,在粗加工、半精加工的过程中,机翼会出现较大的变形量,超过机翼加工尺寸的要求,又由于机翼模型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为保证最后的质量和技术要求在加工过程中,需反复的进行半精加工,反复的通过矫形和见光基准,使得机翼模型的加工周期长,并且由于每次加工变形量大,使得产品质量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吹风模型左右机翼变形量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加工机翼模型,可减小在加工过程中机翼的变形量,节省加工工序,缩短机翼模型的加工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控制吹风模型左右机翼变形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粗加工:将板材固定于机床,按粗加工余量加工机翼半成品;所述机翼半成品具有相对第一翼面、第二翼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的多个侧面,其中一所述侧面为机翼与机身的连接端;所述机翼半成品的第一翼面预留多个第一工艺头,在所述机翼半成品的所述连接端预留第二工艺头;在所述机翼半成品的第二翼面预留多个第三工艺头,并在第二艺头加工出泄压孔;再将机翼半成品进行热处理,将热处理后的机翼半成品置于冷却液中,使所述机翼半成品的第一翼面与竖直方向平行,在冷却液中冷却;

(b)半精加工:将上述步骤(a)处理后的机翼半成品固定于机床,按半精加工余量,分别半精加工机翼的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时效处理半精加工后的机翼半成品;

(c)精加工:将上述步骤(b)时效处理后的机翼半成品固定在机床上,分别精加工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至相关的工艺标准;

(d)将经上述步骤(c)精加工后的机翼半成品固定在机床上,先去除位于所述第一翼面的所述第一工艺头,再去除位于所述第二翼面的所述第三工艺头,最后去除位于所述连接端的第二工艺头,得机翼成品。

现有的机翼加工工艺通常是在粗加工过程中,先加工出两个翼面,不加工出连接两个翼面的侧面,而是将连接在两个翼面之间的板材作为一个整体的工艺头。本发明的加工过程中,在粗加工时,去除多余的板材,加工侧面,仅在两个翼面上预留独立的第一工艺头和第二工艺头,需说明的是,多个第一工艺头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第一工艺头和第二工艺头也是相互独立的。相互独立的第一工艺头和第二工艺头,使得机翼半成品在进行精加工时,可减少加工的变形量,并且由于工艺头的数量减少,在将机翼半成品固定在机床上时,固定工序也相应的减少,缩短工艺流程。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粗加工余量为2-8mm。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半精加工余量为0.1-0.5mm。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第一工艺头和所述第三工艺头的个数相同,且所述第一工艺头与所述第三工艺头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艺头个数为5-7个。

进一步的,当所述机翼成品的长度为50cm-100cm时,所述粗加工余量为2mm-5mm,所述半精加工余量为0.1-0.2mm,所述第一工艺头的个数为5个,所述第三工艺头的个数为5个。

进一步的,当所述机翼成品的长度为100cm-200cm时,所述粗加工余量为5mm-8mm,所述半精加工余量为0.2mm-0.5mm,所述第一工艺头的个数为7个,所述第三工艺头的个数为7个。

根据机翼成品的尺寸来确定第一工艺头的个数,当尺寸交大时,增加工艺头的个数,可放置在加工过程中,机翼半成品发生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艺头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与所述机翼半成品的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和所述机翼半成品的连接端之间形成所述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在与所述第一翼面平行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机翼半成品的第一翼面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边,多个所述第一工艺头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四边,位于所述第二翼面的多个所述第三工艺头与所述第一工艺头对称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板材先经过粗加工,在板材的上加工出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翼面和第二翼面的多个侧面,在翼面上预留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工艺头和第三工艺头,在连接端预留有第二工艺头,在第二工艺头上加工有泄压孔,在粗加工、半精加工以及精加工过程中,均采用竖直放置的方式来冷却机翼,并且在精加工后,先去除第一工艺头和第三工艺头,在去除第二工艺头,由于第二工艺头上还加工有泄压孔,再去除第一工艺头和第三工艺头时,泄压孔可吸收加工应力,减少机翼的加工变形量。并且在半精加工、精加工过程中,机翼半成品上的加工应力可以通过泄压孔进行释放,进一步的减小机翼半成品的变形量;由于机翼半成品在后期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小,在较少的加工工序下,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节省机翼模型的加工工序。由于在机翼半成品只有一面具有工艺头,在半精加工、精加工过程中,可防止机翼半成品扭曲变形,减少加工时的装夹次数,节约加工时间。

在发明中,机翼半成品冷却时,机翼半成品竖直放置在冷却液中,可有效减小冷却过程中的机翼半成品的变形量。冷却过程的放置方式、去除机翼半成品一面上的工艺头的加工工艺以及泄压孔的相互配合,使得机翼模型在加工过程中,大大的减小变形量,节省加工工序。

与现有技术中的加工工序相比,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来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避免了反复的矫形机翼半成品和反复的见光基准,降低了加工过程的操作难度,降低加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加工过程中机翼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翼半成品,11-第一翼面,111-第一边,112-第二边,113-第三边,114-第四边,12-第二翼面,13-连接端,2-第一工艺头,3-第二工艺头,31-第一臂,32-第二臂,4-第三工艺头,5-泄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加工长度为80cm的机翼模型

(a)粗加工:按2mm的粗加工余量加工出机翼半成品1;所述机翼半成品1具有相对的第一翼面11、第二翼面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翼面11和第二翼面12的多个侧面,第一翼面11和第二翼面12为机翼半成品1上面积最大的两个面,并且第一翼面11和第二翼面12是处于相对的位置,连接端13为机翼半成品1的侧面端,在该连接端13设有用于连接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头。加工出机翼半成品1的具体方式为:先将板材固顶在机床上,通过铣刀,在板材的一面加工机床在加工的同时,在机翼半成品1的第一翼面11预留5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工艺头2,其中,第一工艺头2所在的位置即为板材固顶在机床上的位置;在机翼半成品1的连接端13预留一个第二工艺头3;第二工艺头3的厚度与板材的厚度相同;当机翼半成品1的第一翼面11粗加工完成后,再在板材的另一面加工出机翼半成品1的第二翼面12,该面的加工余量为2mm,在加工的同时,在第二翼面12上预留出5个第三工艺头4,在加工第二翼面12的同时,并在第二艺头加工出泄压孔5,泄压孔5的深度与板材的厚度相同,最后,去除侧面的多余的板材,铣出机翼的侧面,最终得机翼半成品1;将所得到的机翼半成品1进行热处理,其热处理的温度高于700℃,将热处理后的机翼半成品1置于装有冷却水的冷却槽中,在放置时,使所述机翼半成品1的第一翼面11与竖直方向平行,也就是说,原板材的宽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使机翼半成品1竖直放置冷却槽中,在冷却水中冷却常温;

(b)半精加工:将冷却处理后的机翼半成品1固定于机床,按0.2mm的半精加工余量,分别半精加工机翼的第一翼面11和第二翼面12,将半精加工后的机翼半成品1在室温下放置3天,进行时效处理;

(c)精加工:将上述步骤(b)失效处理后的机翼半成品1固定在机床上,分别精加工第一翼面11和第二翼面12,直至达到翼面的加工要求;

(d)将精加工至达标的机翼半成品固定在机床上,先去除位于所述第一翼面11的所述第一工艺头2,再去除位于所述第二翼面12的所述第三工艺头4,最后去除位于所述连接端13的第二工艺头3,得机翼成品。

由于在粗加工过程中,开始加工时,板材的厚度较厚,可吸收加工产生的应力,随着加工不断进行,预留的较多的粗加工余量同样的可吸收加工应力,减小粗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当泄压孔5加工完成后,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过程中,泄压孔5可吸收加工应力,减小机翼半成品1的变形量。当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减小,更容易获得相应的加工精度,减少加工工序。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机翼模型的长度指的是机翼模型最长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步骤(d)中,可先去除第三工艺头4,再除去第一工艺头2。

实施例2:加工长度为110cm的机翼模型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粗加工余量为6mm,半精加工余量为进一步的0.5mm,第一工艺头2和第二工艺头3的数量均为7个。

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工艺头3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第一臂31即为原板材的宽边,第二边112即为原板材的长边,所述第一臂31和所述第二臂32分别与所述机翼半成品1的连接端13连接,所述第一臂31、所述第二臂32和所述机翼半成品1的连接端13之间形成所述泄压孔5。该泄压孔5在与第一翼面11平行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机翼半成品1的第一翼面11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边111、第二边112、第三边113和第四边114,所述连接端13位于所述第一边111,所述第一工艺头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边112和所述第四边114,也就是说,2个第一工艺头2位于第二边112,3个第一工艺头2位于第四边114,如附图所示。并且位于第二翼面12的5所述第三工艺头4与设置在第一翼面11上的5个第一工艺头2对称设置。

通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来加工机翼模型,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量,避免了反复的矫形机翼半成品和反复的见光基准,降低了加工过程的操作难度,降低加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