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2012年会
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2012年会

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2012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哈尔滨
  • 出版时间: 2012-08

主办单位: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介绍拜占廷相关研究的史料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即政府文件、立法文书、文学作品、考古发掘(特别是古钱货币)。这几类史料中,后一种在近30年的研究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随着越来越多考古物被发掘出来,特别是不断更新的科技手段分析拜占廷钱币得出的结论,使得许多定性研究得到量化的准确说明,弥补了文件、文学和立法材料证据的不足。
  • 摘要:中世纪的热那亚本来是利古里亚海边一个毫不起眼的城市,但它在每次都能抓住重大的发展机会,终于发展成意大利最重要的两个商业城市共和国之一,与威尼斯齐名.到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初,它甚至做到了布罗代尔所说的"不露声色地统治欧洲".热那亚在中世纪的成就,与热那亚人的气质和追求分不开,他们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或种族的偏见,总是根据商业发展的需要与其他种族和信仰的人交朋友、做生意,总是根据需要采纳、修改或发明各种各样的航海技术和经商手段,使自己处处站在航海和经商的最前列.其政治制度从现在的角度看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他们在中世纪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种政治制度的支撑,在这方面也充分体现了中世纪热那亚人的创造和开拓精神.
  • 摘要:圣经作为基督教信仰的经典,在宗教改革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新教改革的理论源泉.新教改革家在继承以伊拉斯莫为代表的圣经人文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圣经研究和教育,提出了以圣经权威取代教皇等各种人为权威的口号."唯有圣经"作为判定宗教信仰和实践的最终权威,在对抗罗马公教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这个原则并没有完全得到实现.
  • 摘要:复调音乐的兴起是西欧音乐艺术化的一个起点.为什么复调兴起发展于西欧社会?学术界给予过不同的关注.本文认为,中世纪后期,教仪复调音乐之所以在西欧兴起与发展还有更加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多元的社会结构.
  • 摘要:“武士依靠武力改变了社会和政治制度”,开创了武家政治以武士道为指导思想、以武力为后盾的统治体制。本文拟通过日本幕府时代“双轨政治的权力结构”、“以武为本的权力基础”、“主从原理的政治制度”、“军权至上的权力系统”、“军阀当权的运作模式”、“家族主义的军事政治”等诸方面,考察日本武士独特的治国体制。
  • 摘要:从整体上认识东南亚包括越南历史,是《剑桥东南亚史》最为明显的特色之一。该书对于越南历史的认识,表现出整体史的意识。从其关于越南史的叙述和分析看,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作者在阐述越南北部早期的青铜文明—东山文明时,有选择地使用越南大量的相关史料,分析了东山文明与中国华南地区、与东南亚其它地区古代文明表现形式的相近、相似与不同,注重从较大范围的整体上去把握东山文明与其它文明的联系与区别,这实际上是与一些学者强调的要从广义“南方”的视角来研究华南与东南亚古代文明的认识相一致的。二是作者对于越南早期国家文明形态的认识,将传说时代的“文郎国”和“匝锥国”一笔带过,叙述非常简略,而对于从10到14世纪丁、黎、李、陈朝,特别是李、陈朝时期的国家组织与制度、经济结构与经济生活、佛教和道教与社会生活的内在和密切联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探讨,尤其是对于李朝早期几位统治者如李太宗制定“明道法典”和确立相关制度,着墨甚多,展现出越南封建统治者在政治文明方面首次试图摆脱汉唐以来中国文明的巨大影响,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建立越南自身特色的初步努力。三是作者阐述越南近现代史时,特别注重从国际间相互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19世纪法国在越南殖民地位的确立,作者并非仅从法国在越南的利益和军事行动着眼,而是从英法关系、中国与印度的影响、美国的接触等诸多方面进行论述,使人更深刻地体会到越南与世界整体的联系。rn 关于《剑桥东南亚史》越南部分的翻译,可以说译者总体上在努力适应“信、达、雅”的基本要求,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较好地表达了原作者的思想与具体叙述,为读者了解西方越南研究的最新进展提供了便利。但在该书越南部分的叙述中,原作者较多使用了越南文名词,这些名词的翻译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较多的人名翻译有误,还有少量的地名、专用名词翻译不妥。
  • 摘要:在普通法上,寡妇产——寡妇有权在丈夫去世之时,得到丈夫占有的土地之三分之一以为终身之养,近代以来逐渐被排斥、取代.究其衰落之实,乃是因为寡妇产权妨碍了土地保有者处分土地的自由,被刻意规避.这种法定财产权的失落,对于当时仍缺乏独立身份的已婚妇女,是一严重打击.
  • 摘要:中世纪晚期,随着庄园领主权威的逐渐丧失,英国村庄社区在治安管理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村民们依托治安组织和管理人员,以集会式的法庭为机构制定村法,进行司法审判,并以罚金方式进行制裁,以保证村庄社区的生产、生活处于有序状态.展现和揭示英国乡村集体决议、自我调控管理的治安机制和治安管理方式,既有助于深入研究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又对我国村民自治建设和新农村社区管理具有借鉴价值.
  • 摘要:宗教信仰的不同是中世纪西欧反犹主义日渐高涨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导致促使犹太人改宗成为基督徒社会的一大职责.英国伦敦犹太改宗所在此方面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不太为人所知.因此,对该机构的创建、管理、运作资金来源及收容的犹太改宗者人数的探析显得意义重大.
  • 摘要:对于西欧村庄共同体衰落时间的探讨,一直是史学界极有争议的问题.以往学术界认为随着西欧庄园制度的解体,村庄共同体也最终走向了衰落.但从现今所发掘的史料来看,15世纪以后的西欧乡村,村庄共同体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基层组织机构.它不但没有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而走向解体,反而在西欧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摘要: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世俗民众表达宗教虔诚与社会互助的社团组织,兄弟会(confraternity)是一个以世俗阶层为主体、男性居主导地位的宗教社团;它具有鲜明的慈善济贫职能;且救助对象呈现出世俗化、本土化和道德化的群体特征.借助于宗教团体互助的方式,兄弟 会客观上起到了弥合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
  • 摘要:嚈哒征服丝路商业民族粟特后,为从粟特人的丝绸贸易中抽取巨额财富,嚈哒人以西攻波斯、东进西域、开始争夺丝路中东段的控制权.嚈哒的丝路扩张,一方面使其与波斯、拜占庭三者之间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三角"关系:嚈哒进攻波斯,迫使波斯承担巨额贡赋;波斯为了缴纳贡赋,只好不断向拜占庭发动战争或者以战争威胁进行勒索;实力不济的拜占庭帝国不得不向波斯支付以黄金为主要形式的贡赋,而拜占庭向波斯缴纳的巨额黄金,则通过波斯交给嚈哒,再由嚈哒转交给粟特商人,最后经粟特商人之手流入中国;另一方面也使其与中国、波斯、拜占庭等丝路主要国家之间政治联系的加强,从而使5-6世纪的欧亚大陆丝绸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 摘要:早期斯图亚特时期,国王与城镇商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互惠的商业关系.对于国王而言,可以通过出售某些特权而获得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对于城镇商人而言,有的时候必须接受这种商业关系,否则自身利益受损.双方商业关系的确立和维系,往往需要大臣作为中介才能得以实现,这样就为腐败行为的盛行创造了条件.国王的一些做法也鼓励了腐败行为的蔓延,损害了与城镇商人之间的商业关系,促使城镇商人内部进一步分裂,并加重了民众的不满情绪.
  • 摘要:众所周知,格雷戈里一世的传教团开启了英格兰的基督教信仰之路.本文结合第一手的编年史、信件等史料,就学界近年来对格雷戈里传教团研究的一些观点进行回顾、梳理和分析,主要针对格雷戈里的传教动机、条件,以及法兰克王室与肯特、罗马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格雷戈里遇见盎格鲁奴隶的故事和对贝尔莎出嫁时间的分析是本文两大焦点问题的切入点.格雷戈里传教团在肯特取得阶段性的成功,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可看成西欧基督教化的整体背景下的一种趋同性的表现.
  • 摘要: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确立了其在西欧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并且在基督教内部产生了教派斗争.自诩为正统的罗马教会把所有不服从其统治的反对派都称之为"异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异端所指代的内容不同,教会对待异端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本文从政治、社会、经济、思想及宗教的角度探讨西欧中世纪的异端运动与基督教正统之间的关系.
  • 摘要:一些西方学者轻视葡萄牙在亚欧香料贸易中的作用,夸大16世纪中期利凡特贸易的复兴.本文探讨葡萄牙的香料贸易活动及其重要影响,认为它实现了欧洲人直接参与香料贸易的夙愿,改变了欧洲人的香料观;改变了欧洲香料市场的结构,降低了香料的实际价格;其交易商品和活动范围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摘要:关于纽伦堡的社会救济改革,曾经被人指责为政府敛财,超越了“虔诚者的宗教运动”范畴,因而既“贪婪”又“无德”。以今天的眼光看,这种指责毫无道理,因为纽伦堡政府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资本的集中,目的是为了扩大社会救济的范围和扩大再生产,而这是纽伦堡发展的两个重要步骤。纽伦堡政府以神圣的名义进行超越宗教事务的改革,目的正是为了扫除障碍,发展资本主义。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资金分散,纽伦堡通过立法限制外来乞丐在市内乞讨,也通过婚姻立法不允许本地人娶外来妇女,以防止资金外流。这两项措施目的相同,都是为了集中资本,避免资金分散。尽管这种地方保护主义有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面和中世纪行会传统的影子,但根本的目的,却是为了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换言之,以神圣的名义来进行超越宗教事务的改革,目的不是为了私人敛财,而是为了增进纽伦堡的内部凝聚力和经济实力。通过这些改革,纽伦堡政府的这一目的算是达到,给纽伦堡的发展和纽伦堡的市民带来了确确实实的实惠口这才是推动纽伦堡发展,维护纽伦堡社会秩序的根本所在。
  • 摘要:本文企图从中世纪后期乡村社会秩序变化和统治者阶级与民众矛盾中来探索乡土自治公社的发展,从而阐述这种乡村自治公社的起源、作用和性质。
  •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原始史料的再次梳理和分析,对中世纪大学和城市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诚然,在大学的起源阶段大学和城市的关系多表现为两者间的冲突。本文将更深入地说明:正是这些冲突才使得大学出于对自身的保护而争取到了诸多的自治特权。这为大学在这一时期的产生有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文中还将对大学和城市在中世纪晚期的关系做出考查:虽然两者之间仍摩擦不断,但总的趋势是和解和共处;更多的时候形成的是互动、互惠和互利关系。
  • 摘要:特许公司是英国16-18世纪从事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的重要工具.公司为英国产品找到了国外销售市场、解决了国内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材料.部分商人资本转向工业生产领域,推动了近代英国的经济变革;公司商人逐渐向政治领域渗透,推动政府制定有利于商业与商人发展的政策,改变了以往官僚、贵族和绅士主导政府的政治格局,推动了近代英国的政治转型;人们的财富观念,政府职能等也发生相应变化,推动了英国的社会变革.
  • 摘要: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具有越来越多的新品质,在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和政治等方面孕育着近代文明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在适宜的环境和气候里进一步发展,最终促成了近代西欧文明的诞生.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阐述,认为中世纪城市孕育的近代文明因素至少包括新的经济理念、新的经济方式、新的社会力量、新的文化教育、自由平等观念和新的政治形式等.在某种意义上,近代西欧社会是这些文明因素的直接后裔.
  • 摘要:《欧洲文艺复兴史·总论卷》是《欧洲文艺复兴史》(12卷本)中的综合概括、缩微升华本。总论卷与经济、政治、文、史、哲、和艺术、科技等按专题类别分工划分,有所不同。总论卷分三部分,即:(一)前四章除文艺复兴的导论外则对共同性问题进行梳理与综述:(二)按国别分述意、德、法、英及西、荷等国文艺复兴的状况和成就;(三)对文艺复兴晚期科学革命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新发展及欧洲文艺复兴在中国的传播分设专章加以论析。
  • 摘要:七世纪初西班牙塞维利亚大主教伊西多礼的《辞源·论史》是中古早期对史学撰述体裁最为理论化的论述,但也长期被学者们认为逻辑混乱.本文结合当时的史学实践,进行仔细的文本解读,发现他的论述不仅不乱,而且还是对史学撰述实践与时俱进的反映.反过来,如果将他的论述作为导引,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到由于基督教编年史的兴起所带来的史学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从古代史学向中古史学的过渡.
  • 摘要:英国《大宪章》的关键词,是“权利”而非“自由”。在《大宪章》不长的文本中,着墨最多的文字是重申王贵族的封建权利并防止国王侵夺这些权利。《大宪章》中的权利多是封建权益。可它不仅重点维护了教会和世俗贵族的特权,还使用比较明确的文句,将权利问题泛化,兼顾了城镇居民和商人的利益。
  • 摘要:改变日本历史命运的武士,从诞生之日起,从未停止过军事扩张的步伐,并且在扩张战争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战争习俗、战争规则.明治维新后,天皇的军队"皇军"在侵略战争中的"三光政策"、屠城、慰安妇制度等,不过是对武士传统战争习俗的继承和恶性发展.
  • 摘要:英国交通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但前工业时代交通史受到重视是与二战后经济史、70年代经济-社会史、80年代的商业化学说的流行分不开的."运河时代"和"收费道路时代"先后被强调使得18世纪"交通革命"成为学术界的共识.陆路交通的研究跨度从18世纪延伸到中世纪,马拉轮式交通从13世纪持续到19世纪初.18世纪"交通革命"是自13世纪以来英国交通不断延续、变革和突破的结果,前工业时代英国交通史研究能为我们从历史的长时段探究英国为何最先发生工业革命和率先完成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 摘要:在继承沙俄时期史学家和苏联史学家对古罗斯史的研究基础上,当代俄国学者着力以文明史的新视角来认识古罗斯。从2004年至2010年,历史学副博士、奥伦堡国立大学历史教研室副教授A, H.波利亚科夫在俄国《奥伦堡大学学报》和《历史问题》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古罗斯文明的文章,提出了农业社会的三种基本文明类型,阐释了古罗斯文明的形成、社会制度的主要特点、政治制度的基础、文明发展的阶段、社会结构与流动性等重要问题。
  • 摘要:本文试从英国富裕农民在服饰消费上探究其拥有财富的程度及对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从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英国富裕农民—约曼的生活消费之一—服饰消费,可以管窥这一乡村精英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中间阶层的生活状况。这些大小不等的家庭农场主和租地农场主,不仅是新兴生产方式的载体,农村现代化的“脊梁”,由于他们最先富裕起来因而还引导了农村消费方式的新潮流。农村社会真正的发展,一定是全面、平衡的发展,决不仅仅意味着产量的增长,生产效率的提高,还应该是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礼仪风尚的改变,其中当然包括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善,后者直接改变了生产和经营者本身,同时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深刻地影响着整体经济的繁荣与发展。15-17世纪英国富裕农民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英国在欧洲、在全世界率先跨入新时代的奠基期,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不难理解。
  • 摘要:面对中世纪晚期罗马教会在尘世中的腐败,马丁·路德特别强调了教会的属灵性质;而当极端改革派只强调教会的属灵性质时,路德又积极肯定了属世教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试图在教会的属灵与属世性质中间寻找一种平衡.路德的教会观与其天职观的发展也有密切的联系,他对属灵教会与属世教会的划分与其对属灵与属世天职的划分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路德反对修士和教士等神职人员独享天职,而认为"信徒皆为祭司",信徒皆有天职,并为教士重新界定了天职,而且逐步否定了修士的天职,缓解了教会属灵性质与属世性质之间的巨大张力,并为新教教会后来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摘要:随着英国宗教改革家约翰·威克里夫的宗教改革思想传入波西米亚,以约翰·胡斯为代表的改革派和反对教会改革派围绕威克里夫是否为"异端"展开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并形成了威氏思想在波西米亚传播的助力和阻力.本文首先大致勾勒威克里夫思想在波西米亚的传入、遭致"异端"起诉并在1415年康斯坦茨公会议上被最终定罪"异端"的过程,然后论述胡斯在此过程的重要作用和命运纠葛,最后分析宗教、政治、民族等多重因素对传播威克里夫思想的影响.
  • 摘要:对13-15世纪意大利商人银行家与英王之间借贷关系的考察表明,双方之间的联系表现出对羊毛贸易的严重依赖.英王主要依靠羊毛关税收入作抵押以获取或偿还意大利商人银行家的借款;后者则依靠英国的羊毛贸易以维持国际化银行体系的收支平衡.
  • 摘要:贵霜帝国是大月氏人在中亚建立的政权.公元前2世纪初,月氏人居于中国西部敦煌与祁连山之间,随牲畜移徙,势力强大.约公元前165年,大月氏人为匈奴所败,经天山北路,迁至锡尔河北岸,逐塞种人据其地;后又为乌孙与匈奴联军所败,迁至阿姆河,控制了锡尔河与阿姆河流域,在阿姆河以北的粟特地方建都.以后,大月氏人越过阿姆河,来到巴克特里亚.在此,大月氏人逐渐从游牧转为以农业为主的生活,社会制度也逐渐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建立起大帝国.
  •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史和日常生活史的兴起,学界对工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给予了更多关注.作为影响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收入水平似乎还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又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者们选取的样本(庄仆和建筑工人)不具有代表性等.按照以工资为主的年收入水平可以看出,黑死病之前,劳动机会少,工资低,收入自然较少,家庭生活质量甚为低下;黑死病之后,劳动时间变长,工资增加,收入水平大大提高,不仅可以满足基本的家庭生活需求,还有大量剩余进行其他消费,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 摘要:本文选取了伦敦城中最具代表性的12大号服公会作为样本,分析了从手工业行会上升到公会的两种不同道路:一种是手工业行会发展成公会,另一种是商业行会演变成公会。并且指出无论是哪种途径,最终都形成了商业资本占主导的商人公会。文章还论述了公会相对于手工业行会时期存在哪些结构上和功能上的不同,这些组织内部的变化导致劳动力分工和阶级分化的明显,公会控制下的生产关系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富有的号服成员成为专职商人,约曼和小师傅则沦为了雇工。同时,生产方式也从小作坊变成了手工工场形式,最终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 摘要:17-19世纪,英国的近代知识创新体制逐渐产生与发展,并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相互关联的体制模式。期刊制度为学术界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并加快了知识的有效传播和学术史的积累:学术评议人体制使得知识的创新更加规范,加速了优秀成果的脱颖而出;学术捐赠体制在经济上支持了知识创新的步伐,而学术奖励体制则通过学术共同体对知识成果的认同来授予学者获得荣誉,使其获得知识创新的精神动力;知识产权的保障体制维护了知识生产者的根本利益,成为知识创新的坚实后盾。这些体制的产生对近代英国在知识生产领域的崛起有着重大的意义。英国知识创新体制大多兴起于民间学术团体,以各类自治权利、财产权利和学术特权为基础;通过学术共同体内部成员间的协调与合作来维持知识创新体制的运作。这些特点都区别于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以国家为主导的知识创新体制。由于缺乏国家的支持,英国的知识创新体制发展过程十分曲折,新体制推广与发展完善的步伐相对缓慢。但是英国知识创新体制发展的民间性特点却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激发民间力量,由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来维持各项体制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各项制度的灵活性,同时也增强了知识创造者对自身事业的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
  • 摘要: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在《主题》一文指出:"为了使情节运动起来,就要向平衡的情境中引入一些能够破坏平衡的事件.所有这些促成情境从静止转为运动的事件之总和叫做开端".文本的开端方式多种多样,中世纪布道文存在一种危机开端,即用危难事件打破平衡静止的情境,使情节运动起来,继而引出救赎.布道文,可分为文本形式与文本内容两方面.在文本形式方面,危机开端引导危难主题过渡到救赎主题,使失衡结构恢复平衡;在内容方面,危机开端又分为经验危机开端和超验危机开端两类,经验危机开端用经验危难事件串联超验救赎;超验危机开端用超验危难事件统纳经验世界,实现超验神性的世俗化.中世纪布道文之所以选用危难事件开端,有其必要性,如丰富的经验危难事件材料,权威的超验危难事件,宗教文学的危机开端叙事传统和布道的实际效果需求.中世纪布道文危机开端的传播则是通过布道、戏剧表演、图像、书籍等口语和文字媒介实现的,这样不仅使布道文的危机开端得以传承,更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巩固了人们的宗教信仰.此外,通过基督教的传播,布道文"危机开端"也间接影响了中世纪城市,加快了修道院、教会学校、教会图书馆出现的步伐.
  • 摘要:笔者结合奥克塞尔等西方学者的分析,认为西方的“新中世纪”观主要有三重视野,一是乐观的新中世纪观,二是悲观的新中世纪观,三是基于史实的新中世纪观。前二重视野是在部分史实基础上建构的中世纪意象,但是由于这种中世纪的想象“本身是现代性历史进程的产物”,因而对西方学术思想和大众文化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具有考察的必要。乐观的新中世纪观把中世纪想象为一个统一的、共同体的、整体的快乐时代,并且把新中世纪看作是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人类发展的下一个历史阶段,悲观的新中世纪观把中世纪想象成为一个混乱的、分裂的、停滞的黑暗时代,新中世纪就是一个应该竭力避免在未来出现的时代,而基于史实的新中世纪观是在旧中世纪观基础上形成的。笔者认为,在史学领域,新中世纪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颠覆了传统的中世纪文明兴衰观,二是新中世纪史学拓展了研究对象,将旧中世纪观没有关注的对象都纳入到新中世纪观聚焦的内容,从而使新中世纪观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 摘要:第一次十字军是西欧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人发动的军事征伐.阿尔伯特的《耶路撒冷史》对这场战争有着翔实可信的记述.十字军为应对塞尔柱弓骑兵以及迥异的战场环境,在武装、战术层面上做出了各种调整和改变.在技术和装备层面,十字军的马匹得到了改善,远程武器价值凸显,他们甚至逐渐采用了突厥的武器装备.战术层面,十字军强化了阵形、组织和纪律,重视骑步兵间的协同配合,甚至频繁使用伏击的战术.尽管十字军的本质特征仍旧是西欧封建军事的,但他们从东方的对手身上确实是获益良多,形成了不少鲜明的、与众不同的军事特点.
  • 摘要:17世纪的英国遭遇了政治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经历了经济危机,但比之欧陆国家,英国适时地调整政治、经济结构,恢复生产秩序,将危机带来的挑战成功地转变为一种历史发展机遇.正是这一次成功使英国脱颖而出,乡村工业和城市化水平都得到较大提高,超过了欧洲大陆的其它国家,从而奠定了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领先地位,工业革命则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逻辑后果.因此,"17世纪"是英国与欧陆国家缩小差距、实现超越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英国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17世纪危机"推动着英吉利民族完成传统社会转型.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