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28届武汉国际珠宝学术年会暨第一届湖北省珠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会议
第28届武汉国际珠宝学术年会暨第一届湖北省珠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会议

第28届武汉国际珠宝学术年会暨第一届湖北省珠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20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20-10-17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会议文集:第28届武汉国际珠宝学术年会暨第一届湖北省珠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运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结合LA-ICP-MS测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埃塞俄比亚祖母绿的宝石学特征、化学成分及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常规宝石学测试结果表明:埃塞俄比亚祖母绿自形程度较高,整体透明度较好,呈深浅不一的绿色,伴有蓝色或黄色色调,折射率为1.581~1.589,双折率为0.007?0.008,相对密度为2.68~2.73.结果显示,埃塞俄比亚祖母绿内部的包裹体十分丰富:存在大量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群存在时可形成"雨状""浪花状"等特殊形态.黑云母在样品祖母绿也较为常见,部分样品中可见色带和生长纹.LA-ICP-MS测试结果表明:埃塞俄比亚祖母绿中的碱金属含量在1.44%?1.68%之间,以Na元素为主.影响埃塞俄比亚祖母绿颜色的元素中,Cr元素和Fe元素含量较高,V元素含量较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埃塞俄比亚祖母绿的颜色成因是Cr3+、V3+、Fe2+和Fe3+的共同作用所致,相比于其他地区的祖母绿的紫外-可见光谱,埃塞俄比亚祖母绿在850nm附近的Fe2+的特征吸收峰较强.
  • 摘要:以宝石学和岩石学的研究方法,对一种紫色硬玉岩进行研究.偏光显微镜显示,岩石的系统鉴定为含钠长石石英微晶硬玉岩,同时发现石英中含有柱状、板状、粒状重晶石包裹体.宝石学仪器和红外光谱测试确定了样品紫色部分为硬玉,白色部分为石英.拉曼光谱确认了石英中的包裹体是重晶石,辅证了偏光显微镜的包裹体鉴定结果.紫外-可见光谱和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说明,由锰引起的大致以580nm黄绿光为中心的500?600nm最强吸收带是该紫色硬玉岩的呈色原因.基于岩相学特征认为,该岩石是硬玉岩成岩后,压力缓慢降低导致少部分硬玉与石英反应成微细粒钠长石混杂在硬玉集合体中,而吸附有Ba2+的富含Si02胶体热液沿硬玉岩裂隙侵入,在Si02胶体聚沉阶段,释放出的Ba2+与S042-反应析出细小且自形的重晶石,被后续晶化的石英包裹,最终形成了石英包裹重晶石呈流动构造状分布于硬玉岩中的罕见现象.
  • 摘要:针对客户提供的4顆无法确定品名的样品,进行全面宝石学特征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折射率超出折射仪测量范围,强玻璃光泽,二色性明显,可见光区有典型吸收光谱,LW紫外灯下惰性,sW下为中~强度黄绿色荧光.放大可见明显刻面棱重影、裂隙、矿物及流体包体.密度为3.89±0.02g/cm3,摩氏硬度为7?8,贝壳状断口.红外光谱指纹区特征峰为413、424、461、505、523、555、604、681、714、743、824、1306cm-1,与铝硼锆钙石一致,官能团区泛频峰数量多,较为复杂,推测与水的吸收峰有关.785nm激发光源下,1500cm-1以下有较强荧光包,1590、1625、2252cm-1三个位置较强的拉曼峰.在532nm激发光源下,180、219、303、349、378、396、434、466、536、576、589、617、653、717、789、810、848、988、1323cm-1与RRUFF谱库中的铝硼锆钙石一致.光致发光测试,在405nm激发光源下,可见786nm处发光谱带并伴有710nm的肩峰,在532nm激发光源下,可见796nm发光谱带并伴有710、703、694、611nm的肩峰,具体成因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紫外可见测试,在400~650nm有一宽吸收带,并伴有385、423、550nm叠加峰,推测与样品中含有微量Ti、V、Fe有关.EDS能谱测试,样品主量元素Ca、Zr、Al、0与铝硼锆钙石化学式一致,但B元素未测定参与分析,主量元素质量分数与理论值有一定偏差.综合分析判定,该批样品为少见的铝硼锆钙石.
  • 摘要:近年来,墨西哥琥珀在市场上的占有量越来越大,但墨西哥琥珀中的红蓝料由于形成条件的限制却很稀少.红蓝料琥珀作为蓝珀的品种之一,其表层通常具有一层褐红色的氧化皮层,内层琥珀在紫外光下具有蓝绿色荧光,因此红蓝料琥珀也被称为"红皮蓝珀".由于蓝珀的蓝色荧光在黑色背景下才能完美展现,红皮即可充当黑色背景的作用,使得红蓝二色集于一块琥珀,增加了墨西哥琥珀的美感和价值.文章旨在通过宝石学常规测试、显微放大观察、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墨西哥红蓝料琥珀的宝石学特征和谱学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墨西哥黑皮料琥珀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墨西哥红蓝料琥珀内部颜色包括黄色、金色、褐红色等.抛光面呈树脂光泽,红皮常呈微透明,内部为半透明—微透明;红蓝料琥珀的相对密度在1.05左右,折射率(点测)为1.54.长波紫外线下内部显示较强的蓝色荧光,红皮部分荧光强度较弱,甚至无荧光.黑皮料琥珀与红蓝料琥珀的基础宝石学特征并无太大差异;墨西哥红蓝料琥珀内部包裹体繁杂.表层的红皮厚度不均,且黑色点状包裹相对聚集;红外光谱显示墨西哥红蓝料外层红皮部分的含氧基团C=0的1723cm-1及C-0的1250~1030cm-1吸收峰均强于内层部分,C=0与-CH3的强度比约为4/5,内部约为2/5?1/2,说明红蓝料琥珀的氧化主要发生表层,并且红蓝料琥珀内部氧化程度高于黑皮料内部.含氧基团C=0是使红蓝料琥珀呈现深邃红色的生色团;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红蓝料琥珀的外层红皮部分和内层的发光中心不同,外层以562、506nm为发光中心,内层大多以467、472nm为发光中心.光致发光光谱显示出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发光中心逐渐红移,且红皮部分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内层.黑皮料琥珀内部具489、466nm两个宽发光中心,其内部的荧光强度较红蓝料琥珀内部更高.C=0对墨西哥红蓝料琥珀红皮部分的荧光起到了淬灭作用.本文为墨西哥红蓝料琥珀的鉴别提供了依据,有助于墨西哥红蓝料琥珀与其他产地、其他品种琥珀的区分.
  • 摘要:萤石,又称为"氟石",主要化学成分为氟化钙(CaF2),因在紫外线、阴极射线照射下发出荧光而得名.国内外研究曾经探讨过变色萤石的变色效应和萤石的热释光性,本研究主要针对性地研究萤石的荧光特性,选取了3块不同颜色的天然萤石样品和5块合成氟化钙样品,分别对萤石样品的宝石学特征进行测试和研究,并采用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对萤石样品进行测试,对萤石样品的各类光谱进行总结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和荧光光谱测试,对样品的荧光特性进行重点分析.前期实验测试显示,萤石样品所含的杂质元素主要有铈(Ce)、镝(Dy)、镧(La)、锶(Sr)、钇(Y).通过成分分析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确定荧光光谱的激发波长,得到萤石样品的吸收光谱中显示Ce3+的发射峰以及可能为Tb3+的发射峰.通过高斯函数拟合最终得到萤石样品主要具有在316nm和336nm附近的发射峰以及在427nm附近的谱峰,萤石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对比验证了316nm和336nm附近的发射峰为主要的发光中心所产生的.
  • 摘要:田黄作为"印石之帝"是图章石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随着资源不断地枯竭,与田黄成因相近的掘性田石品种——金狮峰田石逐渐受到关注.金狮峰田石产自福建寿山乡的金狮公山矿脉,具有黑色石皮,可见"沙星";石肉颜色丰富,多见黄色、红色和白色.采用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研究分析其谱学特征.利用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测试,红外反射法测试结果呈现典型高岭石族矿物特征峰,高频区可见地开石特征;为了进一步分析其矿物类型,使用澳化钾粉末压片透射法对样品进行测试,图谱表征主要组成矿物为无序地开石;石皮的官能团区可见大量包络峰,指示其矿物组成较为复杂,选用曲线拟合的图谱分析方法对高频区域进行分峰拟合,拟合结果显示除地开石以外,还具有较弱的高岭石和珍珠陶石的特征吸收峰位.对石皮进行拉曼光谱测试,图谱可见黄铁矿的特征拉曼位移,还具有无定形碳(Amorphous Carbon)的弥散状拉曼峰.黄铁矿的存在导致外皮呈现"沙星",无定形碳导致石皮的黑色,长期的风化、流水搬运、微生物以及土壤掩埋等次生作用导致石皮的矿物成分较基体更为复杂.综上所述,金狮峰田石主要由无序地开石组成,含少量高岭石和珍珠陶石.无定形碳的产生可能与生物有关,可能存在极微量的叶蜡石.
  • 摘要:浙江省遂昌县好川墓地是浙西南地区一处较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时代为良渚文化晚期至夏末商初,是浙江省继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之后确立的又一支考古学文化,填补了浙西南地区无史前文明的空白.好川墓地入选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好川墓地的出土随葬品中,有五件绿松石料珠较为特殊,遂昌本地及周边并无绿松石出土,五件料珠的发现证明当时的好川先民与矿源地或相关文化区曾进行过实际的物质交流.五件料珠为国家三级文物,经浙江省文物局准予行政许可(浙文物许准字[2019]第6号)批准,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承担5件出土绿松石的成分鉴定和研究工作.此次研究的5件绿松石料珠来源于好川墓地M52号墓,均为鼓形饰珠,中有对钻小孔,发掘时在朱红色漆痕旁呈排状分布,可能是容器口沿部位的镶嵌或漆类物质粘附的装饰物.作为珍贵的国家文物,具有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必须采取无损鉴定方法.故对于本次的研究样品的测试采取了宝石学的常规测试法和大型仪器无损鉴定法.主要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超景深显微镜、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对料珠进行鉴定,从而确定料珠的成分、抛磨工艺,对玉料可能来源及当时好川地区先民的玉料加工水平进行研究.红外光谱采用反射法测试,可见5件样品均有绿松石特征峰,证明5件料珠基底均为较纯净的绿松石.XRF数据中显示微量元素钡的含量较高,与湖北十堰及周边地区出产绿松石的特征较为相似,可作为判断5件绿松石料珠玉料来源的一个可能证据,为接下来进一步玉料来源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通过显微照相对5件绿松石料珠进行观察,能够对当时先民的玉石加工工艺水平进行评价.5顆样品表面均有若干不同程度的蚀坑,侵蚀程度较浅,证明绿松石本身致密程度较佳,且土中埋藏条件较好;5件样品均可见定向的抛磨痕迹,和一定数量的抛磨小面,并没有完全细磨平整,留下粗磨面,证明当时的好川文化先民已经具有加工打磨长宽不大于1厘米料珠的能力;加工珠形的方式是将不规则玉料原料分多个小面打磨,直至成为一个桶珠形状,但可能尚未具备弧面打磨及抛光的能力;钻孔形状较规整,近圆形,有抛磨痕迹,指出好川墓地当时已具备一定程度的玉料加工能力.
  •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宝石显微镜、Diamond ViewTM(钻石观测仪)、显微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致发光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6顆切磨为圆明亮型的中国某公司生产的经改色处理为粉—红色系列的高压高温(HPHT)合成钻石进行测试研究.研究表明:样品内部含有针柱状、不规则或点状包裹体并可见清晰的颜色分区现象;荧光颜色为红色—橙红色;部分样品生长结构呈典型"黑十字",可见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的生长分区;紫外-可见光谱具(N-V)心、GR1心或595nm等吸收峰,红外光谱可见1450cm-1吸收峰,PL光谱可见(N-V)心、GR1心、3H心、588nm等峰值特征.综合基础宝石学特征及光谱分析,该批次样品为经辐照处理加退火处理的复合工序处理所产生的Ⅰb型粉色—红色高温高压合成钻石.
  • 摘要:针对新出现在市场上的一种水热法合成蓝绿色绿柱石,运用LA-ICP-MS、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进行系统研究,旨在获得其宝石学及谱学特征,探讨颜色成因,为检测机构鉴定该合成宝石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样品折射率为1.570?1.576,与天然绿柱石相近,内部含特征的水波纹状生长纹理,可作为主要鉴定特征之一.LA-ICP-MS分析表明,该合成绿柱石化学成分相对单一,主要致色元素为Cr、Ti,还含有微量的V,碱金属含量极低.紫外-可见光谱主要显示Cr的吸收峰,结合LA-ICP-MS测试,认为其蓝绿色调主要由Cr和Ti共同导致.其中绿色调主要由Cr致色,微量的V可能也对绿色调有所影响.Ti则致紫色,与绿色叠加形成样品具有的蓝绿色调,具体的致色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在2000?4000cm-1的红外光谱中,以3700cm-1为中心的宽吸收带吸收强烈,归属于两种类型通道水的基频振动及其耦合;2449、2615、2746、2813、2885、2983cm-1处吸收峰,均为Cl-引起;3108、3299cm-1的较强吸收峰由NH4+所致.在4000?8000cm-1的近红外吸收光谱中,为合成绿柱石通道水的合频和倍频振动区.其中,Ⅰ型水的合频振动所致的5275cm-1处强吸收峰、伴随5106,5455cm-1处较强吸收峰,及Ⅰ型水倍频振动所致的7143cm-1强吸收峰,可作为样品是水热法合成绿柱石的重要鉴定特征,且对于鉴定较厚的刻面宝石尤为重要.天然绿柱石中相应的这两处吸收峰强度较弱甚至不存在.样品的拉曼光谱和标准绿柱石的拉曼光谱一致.685cm-1峰的半高宽为7.1?7.3cm-1,小于8.5cm-1,可作为水热法合成绿柱石的又一鉴定特征.
  • 摘要:近日,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NGTC)接收到一种合成水晶晶簇,其与天然水晶晶簇具有十分相似的晶体形态、晶面花纹及蚀像特征,并具有与天然水晶晶簇极其相似的指纹状、雾状气液包裹体等特征.NGTC宝石学家赴东海水晶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并对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宝石学测试,包括显微镜观察、发光图像观察、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等.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为其合成成因提供了诊断性依据.样品中的无色晶体没有天然无色水晶所特有的3379、3484cm-1和3595cm-1吸收峰,而出现了合成无色水晶的特征峰3432、3294、3194、3585cm-1吸收峰.绿色水晶颗粒缺失天然绿水晶和辐照处理绿水晶特有的4455cm-1吸收峰.因此该类样品应定名为合成水晶.
  • 摘要: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3D打印技术与创客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中小学以及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快速成型"设计即生产"的理念,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度体验与参与,打造虚实结合的教育应用创新服务平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促进创造式学习模式的发展.3D打印技术与首饰设计创客教育的融合为首饰制作和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文章从创意首饰、智能穿戴首饰和文创产品等方面分析了3D打印技术在首饰设计创客教育的应用方向.就3D打印技术在创客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来说,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表明,3D打印技术在社会环境政策、经济增长以及技术环境等方面都拥有许多优势,为其在创客教育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育需求方面,通过SWOT模型分析,对教育方案提出改革建议,从而把握优势、规避劣势、回避威胁、抓住机会,制定出更完善的创客教育方案.综合首饰设计创客教育的市场需求和教育需求,将3D打印技术和智能穿戴等数字技术融入到创客教学中有着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从创客社交空间和创客文化氛围建设、创客通识教育和创客特色建设、网络平台搭建和社会资源共享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创客教育未来发展和努力的方向.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创客教育为理念和以3D打印为主要技术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着首饰设计专业人才发展和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3D打印技术在创客教育中的应用也还需要不断完善,以期望最终能够实现将创意直接应用于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行业的发展.
  • 摘要:首饰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佩戴在人身上的装饰物,而当代首饰设计越来越强调首饰与佩戴者的关系.考虑到可穿戴智能设备与用户关系密切,生产商逐渐重视将设计形态学及美学融入可穿戴设备中,许多珠宝公司也开始尝试生产智能首饰.市场上的个性化珠宝首饰生产以小型工作室提供的高端定制服务为主,多数大规模生产的首饰形制和材料多具有相似性.随着物联网发展和云计算热潮的到来,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用户需求不断趋向个性化和多样化,千篇一律的共性产品越来越难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这迫使生产商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更好地在市场中赢得竞争.目前,多数生产制造业的公司逐渐表现出个性化、小批量的特点,这正是大规模个性化的表现,而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珠宝首饰行业.大规模个性化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更高效、更具象的收集用户个性化产品需求.它打破原有的单一且封闭运行的传统生产模式,使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能够更加紧密高效地协作.同时,可穿戴设备呈现出高度专业化、复杂化的特点,需要人体健康大数据支撑和专家知识库,来指导模型的动态演变预测与优化,提高多维度定制产品的设计效率.本文运用大规模个性化的理论和策略,根据可穿戴设备行业的特点,着重分析生产进程中用户与公司交流互动的方式,探讨如何将用户需求更好地纳入智能首饰生产过程.最后根据珠宝首饰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提出了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智能首饰大规模个性化设计模式,旨在探究通过智能设计和仿真与制造网络协同实现更高效且成本可控的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 摘要:内蒙古文博及考古研究机构联合推出的"契丹印象—辽代(公元916年-1125年)文物精品展"近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展品中的金属锤揲、錾刻、鎏金工艺风格多样,纹饰种类丰富.不少作品使用了两种极具异域风格的纹样:一个是源自印度神话的摩竭(摩伽罗),另一个是源于以色列犹太文化的大卫之星(即六芒星).其以契丹人对金属饰品的加工工艺及纹样设计为载体,展示了辽代契丹文化与至少四类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对饰品纹样的溯源,可以还原辽代时期各民族(文明)之间文化流通的真相,同时也体现出契丹族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摩竭(摩伽罗)纹样源自印度神话,是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的生物形象,头为鳄鱼或大象,身体为鱼、蛇或其他爬行动物,四肢为大象腿或鳄鱼爪.建立于印度北部洛马斯里希洞穴的巴拉巴佛窟(公元前350年,见图1),其石门(图2)上雕刻的纹样被认为是最早的摩竭纹证据,彼时摩竭纹为鳄首象身(图3).公元100年至200年首次出现鱼身摩竭形象(图4).中国文化中的"文鱼"与摩竭纹是非常类似的形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即有"文鱼"的文字记载,《山海经-西山经》中:"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的曹植(公元192年-232年)所著《洛神赋》中同样有描述"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与此同时,前人研究认为摩竭的概念是在三国时期随佛教佛经传入中国,吴地康居国僧人康僧会译《弥兰经》云:"海有神鱼,其名摩竭,触败其船,众皆丧身,弥兰骑板,仅而获免".至东晋时期(公元317年-420年),著名画家顾恺之(公元348年-409年)将曹植所著《洛神赋》画出,画中的文鱼已是龙首(亦有说象首,见图5),可见摩竭纹已经与汉人文化融合并开始演变.隋唐时期(公元581年-790年)大致演化出两类摩竭纹:一类是龙首鱼身也称鱼龙纹,另一类是龙首鱼身、加翅膀或其它生物.在庞大的唐文化体系下摩竭纹也逐渐融入契丹族的文化之中.此次契丹印象展中摩竭造型的展品有金银首饰、金银铜器物和陶瓷器物.赤峰市喀喇沁旗哈达沟门窑藏出土的摩竭纹金花银盘被认为是唐代(公元618年-907年)的工艺品(图6).用捶楪的工艺将摩竭纹突显出来,再用錾刻工艺雕刻细节,乃一件非常典型的龙首鱼身形象.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摩竭形金耳坠,是捶楪金片后焊接而成,整体造型立体感极强,两侧似双翼似鱼鳍并錾刻有云纹和细密曲线(图7).另有耳饰直接将摩竭造型抽象化,把两个U形金片焊在一起(图8).还有的耳饰将金属片简单捶楪錾刻后再焊接,龙首、鱼鳍、鱼鳞和戏珠都被完整的刻画出来,造型灵动(图9).图10所示耳坠中的龙首、鱼鳞、鱼背鳍和似羽翼似鱼鳍的两侧,还有花苞形的龙珠都用金属工艺细致入微地錾刻出来.单从这些耳饰就可知辽代的摩竭纹种类之多风格变化之大,与同时期印度摩竭纹(公元850年-925年)已大相径庭(图11).由于唐代疆土其后分成北宋与辽,所以辽代墓常能见唐代摩竭纹文物.虽然唐代有摩竭纹文物出土,但辽代的相关文物数量如此之多引人深思.前人曾提出:"若辽代摩竭是完全袭自唐代,那么在汉人集中的辽南京(现北京市郊)和西京(现山西大同)地区,应该是出土摩竭物较多的地区,何以事实恰恰相反,偏是上京(今赤峰)和东京(今通辽)地区偏多."因此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契丹族的渔猎文化有关.契丹辽地主要以草原和山林(包括沼泽、河涂)为主,因此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渔猎和畜牧文化.尤其在冬季的凿冰捕鱼,逐渐成为契丹族的习俗活动并传承至今,而特殊的文化习俗推动了摩竭纹在辽文化中的盛行.如果说摩竭纹体现了辽代契丹文化对唐朝文化的继承、对北宋汉人文化的融合以及对自身渔猎文化的发扬,那么这件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辽代阿拉伯文錾花铜盆"(图12)中的大卫之星纹饰则显示出契丹人强大的交流能力与文化包容性.宗教符号大卫之星起源于犹太教.公元476年至公元1500年传到伊斯兰教,又称所罗门之印.这个符号最初常见于宗教建筑,之后在生活器物上也常能见到.图13是被认为现存最古老的完整手抄希伯来圣经(公元1008年)中,有关大卫之星的一页.另有一件来自阿拉伯的錾刻大卫之星铜碗现存于大都会博物馆(图14),被认为是公元1100年至1199年的物件,与辽代同期.因此可以推测,笔者所见"辽代阿拉伯文錾花铜盆"应是成品由波斯地区流入契丹.此外,本次"契丹印象"展中具有标识性的琥珀璎珞,制作材料来自西方的"琥珀之路",纹样和造型却承自佛教文化,同样是契丹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融合的写照.辽代契丹人生活在一个有着独特历史地位的地理环境和文明时代当中,是中华民族漫长繁衍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在统治北方广袤富饶草原的两百多年中,契丹人前承袭强盛大唐,后与繁荣北宋并肩,在保持自己文化独特性的同时,多方位与佛教文化、汉人习俗、西域波斯文化乃至北部欧陆文明交流、融合,对外来文化展现出极高的包容性.尼采曾说:"他们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活生生的文化.唯有他们走得如此之远,原因在于他们懂得在其他民族止步的地方,继续前行".今人无法回到过去,但通过研究文物工艺、纹饰的"变与不变",足以感受大辽帝国开放包容的草原文明,以及辽帝国在中外文化交流、草原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 摘要:首饰是一种与人类活动密切链接的物质文化,在构建社会礼仪秩序的同时,也成为人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对话的媒介.不离日用又高于日用的艺术价值,是首饰最吸引人的地方.作者通过近五年乌木首饰设计制作经历,并以商业首饰从业者、学院派艺术首饰教师双重身份,试图从不同的维度思考首饰日用之中的价值归旨.
  • 摘要:技术本科教育兼具传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征,在现今不同教育层次中逐渐凸显出其更加适应市场需求,顺应时代的比较优势.本文以上海建桥学院珠宝学院为例,基于技术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通过其与传统职业教育及传统本科教育的深入对比,探讨新形势下珠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暨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双向引智、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办学特色.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