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03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分析产品和雷达资料对2013年8月1日凌晨发生在河南省西部、北部的一次致灾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是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条件下产生的,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出现在强对流发生后,可能与强对流天气产生时间较晚有关:地面辐合线是这次强对流产生的触发机制,强对流发生在地面等温线和等露点线的密集区内;云图亮温的低值中心对应地面的强雨区;1日凌晨,对流回波东移加强,先后形成的两条弓形回波,均存在明显的低层弱回波区和中高层的悬垂回波结构,大风发生在弓形带状回波后侧;对流回波带低层有很强的西南风急流,使得强对流回波形成弓形带状回波;强回波带的前沿速度场上,有中尺度辐合线、辐合区、逆风区存在,它们的出现和维持是产生局地强降水的一个有用指标,中尺度系统的存在是强对流风暴产生、维持、发展的必要条件:较大垂直液态含水量的维持为产生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垂直液态含水量的增减,预示着地面强天气的开始和减弱。
  • 摘要: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市1961~2010年9个站逐日雨量资料和2008~2012年107个单雨量站和39个四要素站逐日雨量资料,得出洛阳市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指出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以来暴雨出现的站次呈缓慢减少趋势,特别是21 世纪以来的12年除了2003年、2004和2010较常年平均略偏多外,其余年份显著偏少。洛阳暴雨的月际分布特征和副高的进退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市的暴雨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近五年来暴雨日数最多的区域多处于山坡或峡谷地带,从而为暴雨预警预报、防灾减灾以及气候区划等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 摘要:利用沙澧河流域14个国家基本观测站2000~2012年的5~9月1小时降水加密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沙澧河流域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应用常规MICAPS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对2007~2011年间出现的短时强降水个例进行天气学分析,总结出沙澧河流域短时强降水的天气概念模型.结果表明:沙澧河流域短时强降水的空间分布呈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减少的趋势.强降水年际频次变化大,集中出现在6~8月,7月是最为频发的月份.短时强降水的日变化呈双峰结构,在子夜到凌晨(23时~次日5时)和傍晚前后为短时强降水易发生的时段.通过对15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尺度和触发条件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沙澧河流域短时强降水的4种天气学概念模型,即有露点锋西南涡型、无露点锋西南涡型、有露点锋切变线型、无露点锋切变线型.在对短时强降水过程中南阳和郑州站的K指数和CAPE值统计和检验中发现,K指数和CAPE值在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预报中只能起参考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气象、环保以及飞机场的相关资料,结合洛阳历史雾霾天气特征对2012/2013年冬季洛阳7次不同雾霾天气过程进行了逐一分析,以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洛阳雾霾天气以及对其治理做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分析表明:洛阳雾霾天气呈现北中部多发,西南部极少发生的地域特征:2012/2013年冬季洛阳雾霾天气出现日数之多,特别是霾出现日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强均为历史罕见;2012/2013年冬季孟津雾霾天气最多,其次为市区、伊川、新安等地,栾川极少出现;8-10时为雾霾的高发时段,10时以后雾霾出现频次降低,18时以后频次又开始增加,13-17时雾会减轻,没有出现过强浓雾,14-16时最低能见度一般大于200米;能见度与空气污染指数呈负相关性,但相关性不高,雾霾的出现不是直接造成空气质量变差的原因;积雪、弱的偏东风或者东北风、逆温层、东部大范围雾霾区、底层湿度大等气象要素是预报出现雾的着眼点;逆温层打破、冷高压南下控制或处高压顶部、风向转为偏西或者西北风、风力增大、湿度降低等是预报雾消散的着眼点;500hPa锋区偏北,中纬度环流平直或有低槽,低空850hPa持续有暖平流向本地输送,是大范围雾霾天气持续的重要高空天气背景;地面为高压底部、低压区中的均匀场中等是大范围雾霾天气持续的主要地面形势;850hPa以下T-Td的变化,可作为雾霾天气判断的指标,一般在高空和地面形势符合的情况下,925hPaT-Td多小于4°C;逆温层的持续存在,是雾霾天气持续的重要原因,可通过分析T639预报场中2米温度和中低层温度来分析预报:低层湿度大是雾出现的必要条件,可应用EC及T639的相对湿度预报场来分析预报。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和NCEP1 °×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月10-12日河南开封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成因和空气污染分析.结果表明:(1)高层环流平直有小槽东移,低层受西南气流控制:地面受高压及弱低压控制处在均压场内,是此次大雾形成的环流背景条件.(2)此次过程存在较强的逆温层,在大雾最初形成阶段出现两层逆温;08时逆温层顶温度与气温之差大于3°C,逆温层顶高度达到925hPa或925hPa以下有两层逆温,是大雾起报的一个条件.(3)从东南沿海—湖北地区—华北地区形成一个暖湿气流输送链,大雾期间开封地区水汽通量大于1g.cm-1.hpa-1.s-1,水汽通量减小小于1g.cm-1.hpa-1.s-1大雾结束,边界层暖湿空气输送有利于逆温层结的建立以及大雾的产生、加强与维持.(4)垂直运动使大气交换加强,将低层暖湿空气向上输送,低层上升运动的强度和高度与逆温层的强度和高度有着很好的相关性,说明大气的垂直运动对逆温层的建立有着很好的指示意义.(5)地面相对湿度、温度露点差与大雾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大雾出现的首日,空气中尘粒聚集较多,与雾中水滴结合使能见度降低;大雾期间温度露点差小于等于1.8°C,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7%.风向为偏东风、偏南风,风速2m/s左右有利于大雾的生成维持.(6)大雾产生首日颗粒物浓度最高,大雾形成后明显下降,大雾对颗粒物有一定稀释作用:大雾维持的过程中,CO、NO2浓度有一定增加,O3无变化,SO2浓度下降,大雾的形成对SO2、03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多种气象观测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NCEP/NCAR 1°×1°分析资料,对2013年8月盛夏发生在河南的三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三次强对流天气均发生在中纬度低槽系统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河南高低层受一致西南气流影响的环流背景下,过程发生之前,河套地区高层有低槽发展,地面存在温度和露点温度梯度以及地面辐合线,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是在高空槽动力作用和地面辐合线的触发作用下,使得不稳定能量释放而引起.(2)三次西南气流型强对流天气均发生在弱垂直风切变环境条件下,近地面高温、高湿,中低层有非常充分的水汽条件,高层有干冷空气入侵,形成了低层非常暖湿、上层比较干冷的强不稳定大气层结,对流有效位能相当大,在出现雷雨的同时,非常有利于短时强降水、短时大风和局地冰雹的产生.(3)雷达资料显示,三次强对流天气都在午后出现,午夜前结束.强天气过程初始对流都从豫西南和豫西辐合线、干线附近生成,在发展成熟阶段,逐渐加强东移过程中组织成飑线或带状回波,受西南气流引导沿地面辐合线及其南侧附近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路经之处大都出现了雷电、部分县市出现短时强降水和短时大风,局地出现冰雹等灾害天气.(4)0°C和-20°C高度偏高,不利于强冰雹的发生.局地冰雹多发生在0度层高度距地面较小的山区,为今后分析同类强对流天气提供预报着眼点和有益的参考结论。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及FY2C卫星云图产品资料(OLR、TBB等),对2005年05号台风海棠造成的河南连续三日的致灾性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预报失利的成因,以期对以后预报台风暴雨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得出:(1)本次强降水过程是台风倒槽、台风辐合线及其与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风急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干冷空气的侵入,使已经减弱的降水再次加强成为暴雨甚至大暴雨,冷高压的东移使得辐合线的东退造成了第三个暴雨日,也是最容易预报失误的暴雨;(2)高空图上,强降水中心落区基本上是在中高层辐合线的右侧和低层辐合线的两侧所重叠的扇形区域内:从TBB看,对流最旺盛的区域发生在陡变的云顶亮温梯度处,这一区域也是降水强度最大处.(3)TBB与逐时降水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云顶亮温愈低,降水强度愈大;(4)OLR日平均场中的带状低值区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主要雨带位于OLR低值区左侧,和低值中心并不对应,OLR高值区对应着主雨带边缘的少雨区或无雨区,因此利用OLR场可以分析雨带的位置,从而为类似天气的预报准确度的提高提供了借鉴。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4月23~24日淮河流域上游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暴雨属于锋前暖区降水,由于边界层内侵入的浅薄冷空气,在850hPa低涡的东北侧、700hPa低涡的东南部、低空急流出口的左前方出现了强降水:降水分为两个阶段,以第一阶段以暖区对流降水为主,强降水位于地面辐合线附近,雨带随着旺盛暖温西南气流的北上加强向冷区倾斜,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辐合线冷侧:低空西南急流的加强和中低层强的辐合,使中低层西南低涡得以发展;动力、水汽条件涡度和水汽通量能较好的反映强降水的发生,降水前12h暴雨区上空水汽条件迅速转好:CAPE值的增大与降水强度的增大一致,但和河南夏、秋季暴雨中的CAPE阈值指标相比,明显偏小;第一阶段降水以中小尺度对流云团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影响为主E,造成全省多处雷雨交加天气,云团结构密实,云图上表现为色调梯度最大的区域,最大云顶亮温为-70°C左右,具有一定的湿层和潜在不稳定;第二阶段降水相对稳定,随着冷锋过境,低槽云系自西向东扩展,全省再次开始出现降水天气,此阶段最大云顶亮温为-60°C左右,湿层很厚,径向速度图上维持长时间冷锋过境的风切变特征。
  • 摘要:普查2006年至2010年夏季共5年的FY-2E的每隔1h的红外云图辐射量温资料(TBB),根据修正的MCC标准,筛选出发生在贵州的25个中尺度对流复合体,通过它们发生时间、区域、特征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一些贵州地区初夏发生MCC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州山地夏季MCC的生成源地相对集中在贵州西北都地区,这与云贵高原东南坡的背风一侧地形有关,它们移动路径主要以偏东南为主:贵州山地夏季MCC的平均生命史为12.1h,与中国南方MCC的大致一样,但个体差异大;贵州夏季MCC具有明显的夜发特征,有80%在晚19时至凌晨01时发展形成,由对流云发展成为MCC的时间大约需要6h;贵州MCC的消散时刻主要集中在05时-13时。
  • 摘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NCEP1°× 1°格点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云图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对2012年6月25-26日铜仁市东都出现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各物理量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形成的物理机制,并尝试从中找出一些此类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是造成特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强降水的形成、加强与减弱和暴雨上空水汽通量辐合区的演变关系密切;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动力场结构为特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当位温随高度降低,有不稳定能量存在,易于触发强降水;强降水发生前后,红外卫星云图以及TBB资料在天气系统影响的时间、强度变化、移动方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对应性。
  •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卫星、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从当天天气形势演变、物理量变化和卫星、雷达监测数据,对此次突发大暴雨到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了深入详细分析,研究此次暴雨发生发展的中小尺度系统演变规律和前兆特征,以期增强对突发性暴雨的监测和预报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结果表明:此次局地大暴雨是在高空短波槽东移过程中,带动弱冷空气南下,在地形和地面辐合线的动力抬升作用下,促使暖湿空气抬升,不稳定能量释放,在辐合线附近出现对流暴雨;对流云团东南移过程中,受东路冷空气阻挡及地形抬升、喇叭口收缩作用影响,导致雨强增大.其卫星相当黑体云项亮温梯度最大值区及卫星6小时降水估测真实的反映了短时强降水的落区和雨强.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呈现"列车效应"现象、且强回波质心位置较低为热带降水型,利于降水的加强,同时径向速度有气旋式辐合和逆风区结构配合,是此次对流暴雨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
  • 摘要:本文以2001~2012年全省450个防雹作业炮点收集的降雹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了贵州冰雹天气时空变化规律、冰雹源地和降雹路径.研究表明:最近12年贵州冰雹天气仍呈西多东少的地区分布;全年降雹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季;指出区域性冰雹天气发生源地位于省的西北部和给出降雹移动路径图,为制订全省人工防雹作业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今后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 摘要:对1981-2013年琼海市日降雨量≥50m的暴雨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暴雨灾害天气的气候特征,并总结造成琼海市暴雨灾害天气的成因及天气环流形势.结果表明,琼海市每年均有暴雨出现,且大多在50-100mm,占暴雨总数的73.8%;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且存在增多增强的趋势;具有明显季节变化,暴雨主要出现在9-10月,占暴雨总数的46.2%,暴雨雨量对年雨量的贡献率为42.5%:年暴雨日数和年暴雨量呈正相关,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以短过程为主,多发生于秋季,占46.6%;热带气旋、冷空气、低压槽和副热带高压(脊)是形成琼海市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 摘要:利用NCEP每日4次1°×1°格点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三亚凤凰机场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对2013年发生在机场的暴雨日进行分类.分类的原则是从冷空气和热带系统影响的角度来分析,通过中尺度环境场分析寻找出不同类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和触发条件,并且基于“配料”的思路用分析了暴雨的水汽条件、稳定度条件及触发抬升条件,最后根据不同环境场提出各类暴雨过程的预报着眼点,为今后暴雨预报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使用WRF模式对2011年9月29日-30日1117号强台风"纳沙"登陆并穿过海南岛北部,引发海南岛西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在北部登陆西行的台风降水分布是五指山以北地区多、以南地区少,北面的强降水带又是西部多、东都相对较少的特点.12km水平格距模拟的48h降水量和每3h降水量与实况基本相符,台风登陆时间与地点误差也比较小,路径和强度模拟效果均较好.用控制和地形敏感试验积分24~48h的降水做比较,结果表明:24h降水量在有地形时,海南岛西部地区普遍都有50mm以上的增幅,西部山区有150mm以上增幅,西部山区主峰北侧有350mm增幅.特别是强降水中心,与西部主山峰紧密相连,地形的存在对"纳沙"在海南岛西部地区的降水增加幅度非常明显.但是受五指山脉地形的阻挡,处于台风环流中西北气流背风坡的海南岛东南部地区降水有50~150mm的减幅作用.从低层的中小尺度流场和垂直速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控制试验与零地形试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五指山脉西部的地形可以增强低层扰动,有利于产生中尺度对流小涡,从而增加台风降水.王下乡的特殊地形对其台风降水显著偏多起到重要作用。
  • 摘要: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3月9~10日和10月14~15日保定地区出现的两次寒潮天气过程(简称"3.9"过程和"10.14"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冷空气活动等方面,进一步揭示保定地区寒潮天气过程的成因和形成机制,旨在提高该地区寒潮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结果表明:两次寒潮过程前期地面和高空升温都比较明显,在较强冷平流的影响下,气温快速下降;两次寒潮过程都属于"横槽型"寒潮,3.9过程横槽发展过程中转竖,配合槽后较强下沉气流,同时地面等压线密集,造成大风降温天气;10.14过程横槽发展过程中直接南移,冷平流中心偏北,区域上空垂直速度也小于3.9过程,故风力较小:3.9寒潮过程冷空气从西北方向影响保定,且不同层次冷空气路径基本一致,10.14寒潮过程中不同层次冷空气路径相差较大,越低层冷空气路径越偏北。
  • 摘要:2012年11月3-5日,张家口地区普降大到暴雪,并伴有寒潮、大风天气.本文从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演变入手,通过对反映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的相关物理量实况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贝加尔湖大槽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下与北上暖湿气流汇合是产生暴雪天气的主要背景.中低层辐合系统、地面低压、降水云系的发展维持及低空急流为降雪区输送充足的水汽是本次暴雪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重要原因。
  • 摘要:针对2014年春季透雨过程,本文运用MICAPS常规资料,对这次透雨的环流形势特征及成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本次过程显著特点是西南急流异常大,700hPa西南风达到24m/s,且持续时间长达12~24小时;冷空气势力较弱,低涡冷中心温度只有-23°C,并向东北抽,延长了降水时间;中层幅合的存在有利于本市的降水.对实况分析少,对数值预报的依赖程度高,致使这次过程预报出现偏差。
  • 摘要:通过对Micaps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的分析,2014年6月19日的降水过程是高空西风槽、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倒槽的共同作用.降水大值区主要位于低空切变线的右侧、地面倒槽的右侧.在有利于大降水发生的环流背景下,要着重考虑有无触发系统,低层切变线和低值环流的位置和移动与强降水发生区域直接相关.持续的水汽输送对强降水的维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摘要:每年的暴雨突发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十分巨大,而对暴雨方面预报的准确率始终不能有效的提高,存在很多次暴雨漏报.本文应用常规资料、数值产品,对邢台市2013年8月11日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雨的漏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邢台地区暴雨是受中尺度天气系统影响。副高的南落、水汽输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预报员在大尺度系统来临前,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大尺度系统影晌下的天气变化而忽略中小尺度系统的演变。预报员对天气图的分析能力以及数值产品的修正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4年2月6-7日冀中平原强降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降雪过程有高空500hPa槽与低空700hPa、850hPa切变线相配合:地面为回流形势,冷空气随高压底部偏东气流西进形成冷垫,暖湿空气向上爬升产生降水;低层冷暖空气的活动较为剧烈,降水时段内冷暖空气交汇有利于锋生;低层偏南气流和地面东风的共同作用,水汽条件充沛:本次降雪虽然有一定的动力条件,但降水时段冀中南大气气旋性上升运动较弱,并未形成大范围强降雪.由于高低空风分布不同,700hPa高度上,正涡度区自西向东传播,而在超低空1000hPa高度上,正涡度区自东向西传播,对提高冬季此类降雪的预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 摘要:利用Micaps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及自动站资料,对2013年7月9日秦皇岛市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水汽、热力、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最后对数值预报进行了检验并对后期暴雨空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受高空急流、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副高外围西南急流以及台风的远距离影响,再加之地形的影响,在燕山南麓产生的暴雨天气.数值预报对于环流形势的预报较为准确和稳定,但对于渤海地区850hPa风场的预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摘要: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雷达和加密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4年和2010年夏季发生在河北南部位于高空低涡西北象限的两次局地暴雨特征和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降水过程局地性强,对流性明显.暴雨的影响系统是高空低涡和地面气旋.低涡系统深厚,高层低涡中心位于河北南部,低层位于山东,暴雨落区位于低层低涡西北侧的东北气流中.高空低涡处于副热带高压和西北地区大陆高压之间,形势稳定.低层东北气流带来的是暖湿气流,这是低涡后部不稳定层结加强的重要机制和强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高空低涡气旋性的环流使干冷空气随中层的西北气流和高层西南气流从低涡西南象限侵入,低层西南风随气旋环流旋转为东北风再经渤海将暖湿气流输送到涡后.低涡北侧气旋性环流输送的水汽在太行山前辐合抬升、对称不稳定和对流不稳定层结,是低涡西北象限的局地暴雨产生的主要机制。
  • 摘要:利用高速自动站气象监测资料、常规气象资料、NCEP 1 °×1°格点再分析资料,针对2013年2月27日早晨出现在河北省中南部的一次漏报大雾天气过程从形成演变过程、大尺度天气背景、水汽及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场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是一次平流辐射雾过程.受500hPa西北气流的大环流形势误导,忽视低层浅槽与夜间辐射降温的叠加,是此次大雾漏报的根本原因;强浓雾出现前能见度有"象鼻"形现象,在"象鼻"形出现前气温也略有升高;高低层正负速度相同数值的对峙有利于大气稳定层的建立,大雾形成后大气中层(500hPa)正速度有所增强,阻止低层水汽的扩散,找出有效的预报指标,为此类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更多参考。
  • 摘要:本文采用统计学、天气学等方法,对秦皇岛地区近10a强对流天气个例进行分类研究.通过对大气温湿类、层结稳定度类、动力类及热力动力综合类的物理量指数及特征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秦皇岛地区不同类别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指标及其高发阈值,对各类别潜势预报指标进行多指标综合分析,初步确定达到各类别强对流天气有较大可能发生发展的潜势预报指标的个数,建立了基于物理量和特征量的强对流潜势预报判断流程。
  • 摘要:本文利用自动站降水观测资料、台站探空资料、天气图资料、地面加密资料、多普雷雷达探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总结分析了保定2013年7月8日到9日中南部地区暴雨天气过程,并对相关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降雨主要是在高空副高的稳定维持、低空西南急流的水汽输送和本地积聚的不稳定能量与冷空气侵入共同作用下产生的.(2)暴雨开始前,保定处在高空水汽通量散度梯度大值区北侧的辐散区.随着暴雨发展,水汽通量散度梯度区向北移动.(3)降水过程中高低空急流配合好,尤其是强降雨时段的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低空急流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汽,高低空急流配置为暴雨持续提供了良好条件.(4)偏东风的加强和地形的抬升作用以及中小尺度辐合是造成保定中南部暴雨的主要原因:这次暴雨过程中,地面辐合线的位置与暴雨落区及雨强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降水开始前地面偏南风加强,降水结束后偏南风减弱,偏南风与暴雨有很好的相关性.(5)对探空图订正处理后,0-12小时对流天气展望预报上给予的指示作用很大,对雷雨、短时强降水、暴雨以及强对流的判断比较准确,为临近预报提供参考比较大.此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此次暴雨过程的三维物理模型进行了总结。
  • 摘要:为提高廊坊地区降水预报数值产品的释用能力,利用廊坊全市9个观测站24小时实况降水资料和日本(JMA)、德国(GERMANY)、GRAPES、T639和MM5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资料,对目前降水预报业务中广泛使用的五种数值模式预报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和德国对≥10mm和≥25mm量级降水的预报,TS得分高于其它模式10-40%,在夏季MM5对≥50mm的降水预报表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T639和GRAPES分别对大雨及以上量级的降雨和小雪预报效果较好,日本和德国对中雪和大雪的预报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T639对暴雪的TS评分达到了33.3%,高于其它模式。由于在木文的完成过程中,中国气象局修改了降水的评分办法,因此继续深入开展数值预报的检验工作对提高本地12小时降水预报的准确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河北南部地区由于太行山的阻挡作用,春季地面强冷锋由偏西路径翻越太行山时往往减弱,不易出现大范围的大风天气,这也造成此类天气容易漏报,本文利用MICAPS资料,就2012年春季次典型的偏西路径的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和对比分析,研究了冷空气过程中高低空形势和要素的变化特征,得到500hPa强变高、变温,中低层有超过20m/s的大风速核等特征,对同类型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2014年2月21~26日的实况资料,通过对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风速、气温等气象要素以及PM2.5质量浓度等环境要素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雾霾天气是由气象要素和环境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较高的相对湿度和静风是雾霾天气形成的基本气象条件,通过分析雾和霾的维持机制、其与气溶胶的联系、污染物构成及如何治理等问题,指出张家口市现今雾-霾问题的主因是严重的气溶胶污染,但气象条件对其形成、分布、维持与变化的作用显著。
  • 摘要:2010年6月22日至23日,新疆天山天池发生了一次特大暴雨过程,6h累积降水量高达124mm.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本次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天山地形在本次强对流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控制北疆地区的西北气流遇博格达山脉阻挡,除了一部分西北气流以12m·s-1的速度沿迎风坡爬升之外,另一部分偏西绕流因为狭管效应以18~24m·s-1速度沿山体西侧绕流爬升,两支气流在山顶汇合造成的对流增强为本次大暴雨过程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由于地形阻挡和狭谷效应,博格达山西坡上低层偏西气流的垂直分布随高度递减,造成山坡上水平辐合增强,对应的气旋式涡度进一步加强,最大值达136×10-5s-1,有利于降水量增加.高低层风场配置相反,垂直风切变加强,有利于强对流的发生.东北偏东方向移动的多单体系统受博格达山西坡地形阻挡抬升与局地生成的对流单体合并,是本次天池发生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河南省地面观测网提供的降水资料、NCEP的(1°×1°)气象再分析资料和FY-2E卫星云图资料、TBB资料、三门峡雷达资料,对2012年8月4-5日嵩县一次罕见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中尺度分析,并通过分析水汽通量流函数和势函数,研究了此次强降水过程水汽输送的特征.结果表明:分析暴雨影响系统发现,特大暴雨事件主要由随高度西倾的台风倒槽、700hPa干线及925hPa的偏东北汽流与"苏拉"低压前部东南气流辐合作用的结果;低层对流不稳定,中高层有弱的干冷空气侵入,为大暴雨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对流参数有效位能(CAPE)、K指数、Li抬升指数在暴雨发生前后有明显的拐点,对强对流暴雨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整层水汽通量流函数和势函数的计算表明低层台风倒槽的西移北伸给暴雨提供了很好的水汽输送;925hPa中尺度切变线为台风倒槽中形成暴雨提供了启动条件,在台风倒槽的分析中要注意分析925hPa风场的辐合作用;分析还表明地形有一定的增幅作用。
  • 摘要:本文综合利用卫星、雷达、区域自动站等非常规监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8月13日黄淮北部的MCC的活动规律、环流背景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CC在500hPa东移槽前和副高边缘的西南气流里、中低层低涡切变线附近及地面倒槽北侧形成发展,中低层急流和低涡的形成及环境大气中较高的对流不稳定能量为圆形MCS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动力辐合条件以及充分的能量条件,中低层扩散南下的弱冷空气、地面中尺度辐含线和弱冷锋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MCS,发展强盛的西南气流推动MCC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MCC的形成发展过程包括MβCS初生期、MβCS发展合并期、MαCC成熟期和减弱消亡期,生命史长12h左右,对应雷达可监测1个或数个γ尺度对流单体形成、发展,及多个单体的合并过程,系统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强对流单体或系统处于"冷云罩"的位置不同.强降水主要出现在MCC形成发展期,可出现在TBB等值线密集区和低亮温中心附近,系统合并导致对流加强,降水强度增强,可出现超过50mm/h的较强降水.数值模拟表明,β中尺度对流单体合并造成系统的爆发性增强。
  • 摘要:本文通过MICAPS、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8月1日驻马店的强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过程是在低槽东移、副高边缘的形势下,由中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地面横切、地面风场切变共同作用影响.强对流天气发生时段低层水汽辐合跃增,配合强劲的垂直上升运动,在强对流区上空建立深厚的湿层.过程前期处在副高边缘,这为强降水的发生积聚了大量不稳定的能量.雷达反射率剖面图上,最高高度达到15km.最强中心达到63dbz,强回波中心高度在5kmo这种回波特征是强对流天气的回波特征,对于冰雹的出现有指示意义,同时大的CAPE值和K指数,也体现出较强的不稳定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