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河南开封一次持续性大雾特征及空气污染分析

河南开封一次持续性大雾特征及空气污染分析

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和NCEP1 °×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月10-12日河南开封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成因和空气污染分析.结果表明:(1)高层环流平直有小槽东移,低层受西南气流控制:地面受高压及弱低压控制处在均压场内,是此次大雾形成的环流背景条件.(2)此次过程存在较强的逆温层,在大雾最初形成阶段出现两层逆温;08时逆温层顶温度与气温之差大于3°C,逆温层顶高度达到925hPa或925hPa以下有两层逆温,是大雾起报的一个条件.(3)从东南沿海—湖北地区—华北地区形成一个暖湿气流输送链,大雾期间开封地区水汽通量大于1g.cm-1.hpa-1.s-1,水汽通量减小小于1g.cm-1.hpa-1.s-1大雾结束,边界层暖湿空气输送有利于逆温层结的建立以及大雾的产生、加强与维持.(4)垂直运动使大气交换加强,将低层暖湿空气向上输送,低层上升运动的强度和高度与逆温层的强度和高度有着很好的相关性,说明大气的垂直运动对逆温层的建立有着很好的指示意义.(5)地面相对湿度、温度露点差与大雾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大雾出现的首日,空气中尘粒聚集较多,与雾中水滴结合使能见度降低;大雾期间温度露点差小于等于1.8°C,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7%.风向为偏东风、偏南风,风速2m/s左右有利于大雾的生成维持.(6)大雾产生首日颗粒物浓度最高,大雾形成后明显下降,大雾对颗粒物有一定稀释作用:大雾维持的过程中,CO、NO2浓度有一定增加,O3无变化,SO2浓度下降,大雾的形成对SO2、03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