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06-10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05条结果
  • 摘要:用北京地区20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的温度资料研究了北京城市热岛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进而用北京的城市化指数,讨论了它与热岛强度与尺度范围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几点结论:(i)北京城市热岛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以冬季为最强,春、秋季次之,夏季为最小,城市热岛的季节变化主要发生在市区,冬季市中心的温度在0.8°C以上,夏季只有0.5°C.(Ⅱ)北京城市热岛强度具有清楚年际增温,年平均热岛强度的增温率为0.3088°C/10a,其中冬季的增温率最大,春、秋季次之,夏季为最小,热岛强度的增加主要由市区的温度上升引起的.(Ⅲ)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指数成几十倍乃至百倍的增长,热岛强度也出现了跃变式的增加,且随城市建筑群扩大,热岛"尺度"范围亦显著扩大.(iv)城市化指数的年际变化与城市热岛强度的年际变化非常相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它们与热岛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已超过了0.1%信度.
  • 摘要:本文采用晴空、稳定天气条件下卫星遥感MODIS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结合地面观测PM10浓度资料进行变分分析,并利用卫星TOMS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和北京及周边各气象站观测日照时数、雾日数、低云量等气象要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北京及周边城市群落的气溶胶分布及其区域气候效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晴空条件MODIS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结合地面PM10粒子浓度观测资料的合成变分分析,可发现北京与南部周边"马蹄型"大地形"谷地"内类似"三角形"气溶胶高值区的分布特征图像.上述气溶胶分布特征表明,城市群落污染物大尺度迁移、扩散过程可构成更大空间尺度城市群落气溶胶相对持续稳定的特征分布.北京及周边区域在区域特殊大地形影响背景下TOMS卫星气溶胶反演指数与晴空日照时数的区域相关分布亦类似于上述MODIS气溶胶反演光学厚度变分场合成分布图像,即大气气溶胶影响效应在北京及周边地区表现显著.晴空日照时数与TOMS气溶胶指数两者负相关高值区域与20世纪80~90年代日照时数偏差负值显著区分布特征近似吻合,且气溶胶指数与晴空日照时数的逐日变化呈互为反相关关系.上述京津地区城市气溶胶影响高相关区偏于两城市南部周边范围;其"重心"偏于京津城市群落南部,主体大范围向南延伸,构成类似偏心椭圆影响区,即北京城市周边存在某种"半径"范围的气溶胶影响域.此类气溶胶影响域内外,日照时数、低云量和雾日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呈区域性显著差异.城市群落下风方存在雾或低云量年代际增多趋势显著区,上述现象可能与气溶胶影响域内城市群落污染扩散动力过程中区域性气流汇合流场局地气候特征相关,此类局地动力特征可能导致城市群落下风方气溶胶影响的区域性"加剧"效应.研究结果揭示出气溶胶影响域内低云量年代际变率显著区与城市"下游羽流区"局地风场结构的气溶胶影响区域性增强效应有关(图1,2).
  • 摘要:对1970~2000年我区台风大风实测纪录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引起的我区境内大风1970年代和1980年代较多、1990年代以后相对较少,我区台风大风的台风出现主要在7~9月,其次为6月和10月.1970~2000年间共有121个(平均每年13.6个)台风引起我区境内的大风天气,在福建登陆而又在我区引起大风天气的台风只有8107号,登陆点是长乐,而剩下的均在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登陆或在海南以南洋面穿过(最南在17.2N),其中有93%在珠江口以西登陆,76%在湛江以西登陆.而登陆广西的台风中,有89%会引起大风过程.在海南登陆的台风,75%在我区引起大风天气.台风大风主要出现在桂南沿海,其分布特征是由沿海向内陆急剧减小,桂南明显高于桂北,桂东又高于桂西.
  • 摘要:本文通过对廊坊市1964-2003年每年初冻日、最大冻土深度、土壤冻结化通日变化、冬季平均气温、冬季负积温、年降水量作五年滑动平均、距平积分曲线及每10年平均值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自建站以来冬季平均气温一直呈波动变暖趋势,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土壤冻结期缩短,这种气候变化辅以有效的农业生产措施,为廊坊市扩大农业生产提供了极有利的气候条件;但同时,廊坊市年降水量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但近10年廊坊市年降水量持续偏少,这使供水成为制约廊坊扩大农业生产及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因子,节水农业将是调和该矛盾的最佳途径.
  • 摘要:主要应用各种聚类分析方法,并以气候平均为辅,对辽宁省53个站的夏季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又根据各站之间的相关程度差异和各自的气候特点,对辽宁省夏季气温和降水进行分区.
  • 摘要:在浑善达克沙地内的裸沙地种草难度很大,采取保护性建植技术建成人工草地后,苜蓿和菜籽的残茬组成了很好防风固沙屏障,小气侯效应也十分明显;风速较大趋于减弱,地温变化缓和,地表空气湿度增加,温度下降,土壤墒情稳定发育,并为浅根性禾本科牧草的繁衍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环境.
  • 摘要:针对淮安市2005年及历史上12月寒冷期偏早的异常气候特征,分析发现:10~12月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J)、11~12欧亚纬向环流指数(I2)偏小均与12月寒冷期偏早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J、I2偏小,表明极涡强、欧亚地区经向环流占尤,这将具备了较强的冷源和有利向南输送强冷空气的经向环流,从而易造成12月寒冷期偏早发生. 本文从短期气候时效角度,综合运用4~7月J和4~8月I2演变特征;又从中期时效角度,运用10月J、I2和11月J,分别研制了后期12月寒冷期偏早的预测、预报依据.结果表明:预测拟合率为3/4(漏报1年),预报拟合率为4/4(无空漏报),这将对提早做好冬季供暖预案和防寒保暖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 摘要:本文应用德州4个县市1966~2005年降水量资料,分别建立了降水序列,首先分析各县市近40年的变化规律是年降水量具有明显减少趋势.然后以1966~1995年降水序列为基础作1次累加重新生成干旱发生的灾变序列,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干早年份进行了预测.应用1996~2005年的降水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效果较好.
  • 摘要:资料分析发现2006年石家庄春季突出特征表现为气温日际变化大、春季时间较长.通过普查500hPa月高度场资料,分析发现具有上述明显特征的年份对应的极涡位置偏向于东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格陵兰地区的环流具有相似的高度特征,找出了高空环流与石家庄春季气温变率较好的相关区.另外还分析了2006年春季石家庄最高气温的预报情况,通过典型个例形势场分析,初步找出了石家庄最高气温预报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NCEP的风场和OLR场资料,对2004年4-5月的热带环流场进行分析,揭示云南2004年5月雨量偏多的热带环流场特征.前期4月赤道附近70-180°E出现的东风异常对5月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和赤道北侧40-10°E附近西风异常的出现可能有一定的触发机制,这为云南5月雨量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摘要:通过对2005年夏播玉米生育中后期的气象条件分析,得出玉米拔节前后和抽穗、开花吐丝期的阴雨、寡照是造成2005年夏播玉米出现空杆、畸形穗的主要原因,高温、高湿是辅助因素.
  • 摘要:对柳州市和其周边4个郊县的气象观测资料的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柳州城市气候的变化趋势,发现在气温、降水方面的显著变化.针对这种城市气候变化带来的的负面效应,提出了改善城市气候的建议.
  • 摘要:利用内蒙古地区94个站1951~1995年年平均气温资料,进行了模糊聚类分区,把全自治区分成4个区,即西部区、中部区、东南部区和北部区,对4个区的年季气温的变化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变暖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同年、季节的气温变化趋势也有明显差异,特别是冬、春季增暖较明显,但夏季增暖不显著,因进入80年代以后,冬季寒冷日数明显减少.
  • 摘要:利用沧州地区6个站点1970-2004年的平均气温及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沧州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初步得出:本地区气温自1985年发生由冷到暖的突变以来呈上升趋势.降水量、蒸发量和可利用降水资源量季节分布和逐月分布一致:夏季最为丰富,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最少;每年1月最少,7月最大.但降水量和可利用降水资源量年际间变幅很大且呈减少趋势,蒸发量变幅没有降水量变幅大且年际间相对稳定.
  • 摘要:本文用统计方法对冀中平原地区1957~2004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冀中平原年气温变化存在15年左右的周期振荡和5年左右的周期振荡,气候突变发生在1980年代中期.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与年气温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夏季气温变化与年气温变化明显不同,春、秋季气温变化趋势与年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目前,年气温和四个季节气温都处于升高偏暖时期,冬季气温上升比其他季节更为明显.冀中平原年降水存在10~15年和4年的短周期振荡,气候突变发生在1987年.春、秋、冬三个季节降水现在基本上都为增多趋势,与年降水变化趋势不一致,只有夏季降水变化趋势与年降水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为减少的趋势.
  • 摘要:IPCC(1995)第二次科学评估报告指出了极端气象事件变化研究的重要意义[1].华南地区是我国暴雨洪涝发生的频数最高的地区,华南的区域性暴雨往往造成大范围的严重灾害.因此,研究华南暴雨(特别是前汛期暴雨)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利用华南地区26个台站1958-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提出了五种暴雨特征量对其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华南的暴雨降水几乎近50%(集中率)集中发生在前汛期,但集中率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华南的西南部最小(达36%),福建最大(达63%).;华南前汛期的雨量中有近40%(贡献率)为暴雨降水,但贡献率的空间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其大值中心在广东沿海地区,最大可达44%,有两个小值中心,它们分别位于广西广东西部和福建,最小只有26%;华南前汛期暴雨降水量、强度和频次在43年中的变化趋势都为略减少的特征,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周期分析表明,华南前汛期暴雨降水特征量存在着不同的时间尺度变化周期.
  • 摘要:采用黑龙港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深州、阜城两个国家农气站二十多年的气象和农气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暖所引起的一系列农业气象要素变化,以及农作物是如何受其影响的,得出结论:气候变暖使得冬小麦播种期向后推延,返青期提前,对冬小麦增产有利,也利于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和产量提高;对于棉花生产,终霜期明显提前,初霜期略有推迟,霜期变短,生育期平均延长,霜后花率降低,棉花产量和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 摘要:本文利用EOF和REOF方法分析了河南省49个测站,1957到2003共47年的夏季(6到8月)降水资料,得出河南省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结果为:河南省夏季降水可分为全省一致型、南部为中心、中东部为中心、西部北部为中心、黄淮之间为中心等多种分布型,并且各分布型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分布特征,全省夏季降水量有上升趋势,在70年代以前,河南总体降水分布均匀,南部在60年代后期出现料旱涝交替出现,70年代全省各地区降水量变化较为稳定,异常年份出现较少,在80年代全省各地区涝年较多,未出现较明显旱年,90年代以后除黄淮之间降水变化较为稳定外,其他地区均有较强的旱涝交替变化,并且河南南部和西部、北部易出现旱涝相反分布情况.
  • 摘要:全球增暖是科学界、政界和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导致增暖的主因是排放愈益增多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热效应.因此二氧化碳倍增时的大气环境与环流是国际气候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通常用经验正交函数(EOF),通过与观测环流作对比来验证气候模式模拟的环流.本文用球谐函数展开环流场来研究全球高空气候变化.我们研究了模拟的高空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在不同截断波数下的球谐波特征;同时揭示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倍增加时它们的变化,这展示了全球高空气候场的低频变化.由于球谐函数是定义在球面上的,因此能更好地表示全球气候场及其变化,它直观,物理意义清晰.此外,对照模拟的现在气候的环流和二氧化碳倍增时的环流,试图对全球增暖的环流成因做出解释.
  • 摘要:利用位于乌鲁木齐市的三个气象站的近45年的降水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方法,选用三个影响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分析它们与乌鲁木齐降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定性、定量的结果.
  • 摘要:江淮梅雨多数情况下出现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是跨月的,通过利用候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一年各个候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比值的累计频数,确定频率分别为15%和5%的高低阈值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的雨季和梅雨期,将第一个高阈值候定义认为是平均入梅候为35候,最后一个高阈值候认为是平均出梅候为40候,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高阈值候之间的时间为平均梅雨期,其总降水量为平均梅雨量.若在梅雨期间内出现小于低阈值候的降水,则认为梅雨出现中断.将这些梅雨参数与实际资料进行对比基本一致.再将所得到各个站点的梅雨参数建立时间序列,用不同参数距平进行EOF分析,可以对梅雨区进行分区,将结果与其他工作者的结果进行比较,讨论这种分区方法是否合理.
  • 摘要:应用沧州站春、夏、秋、冬各季节以及年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对沧州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沧州各个季节及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都有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近10年与五十年代相比气温升高非常明显.气候变暖的现象使沧州市的农业灾害及沿海区域灾害频发,应对这种现象采取相应的减灾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廊坊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带、华北平原北部,所辖各县呈南北向分布,除北部山区外,其它大部分地区以平原为主.北三县地势较高,中、南部地区为冲击平原区,由于地形、地貌的独特性,南北气温差异较大,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气温也存在很大差别.目前在温度预报方面预报员对各站的气候背景知识了解的很少,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气温变化也没有深刻地认识,为了更好地指导预报,非常有必要对各站的气温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出不同气象条件下廊坊市各县的气温变化规律.
  • 摘要:本研究利用1901~2000年的20世纪百年间邵阳市灾害大典和日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邵阳市的旱涝特征,并分析了资江邵阳站的年最高水位与洪涝特征的相关性,最后对ENSO事件与邵阳旱涝的统计关系进行分析.表明:邵阳市20世纪20年代干旱严重,30年代洪涝频发;特大旱和重度洪涝均为5年1遇;重度洪涝与资江邵阳站水位和ENSO事件的统计关系复杂;ENSO冷事件和特大旱灾害的统计关系较好,58.3%的特大旱年份发生了冷事件,仅8.3%的年份发生暖事件.
  • 摘要:分析了1960-2004年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与EL NINO/LA NINA年的关系,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与EL NINO/LA NINA事件有显著相关性,EL NINO与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呈正相关,LA NINA与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呈负相关;这可为预报阿勒泰地区的冬季降水提供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目的:论文从2003年主汛期大气环流形势、西风带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ENSO事件等方面入手,对主汛期多雨气候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采用统计及天气学等方法.结果:乌拉尔山附近阻塞高亚、巴湖低压这种稳定少动的超长波系统与副高偏强的配置,是形成陕西省2003年主汛期多雨的关键性因素.结论:2003年主汛期高空环流形势持续异常是造成降水异常的直接原因.
  • 摘要:利用累积距平法对兰江流域43a(1961~2003年)来的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兰江流域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升,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增温最为明显,增温主要是由冬春气温上升引起的;兰江流域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在夏季降水量增加,致使兰江流域汛期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兰江流域年径流深与年降水量基本保持同步变化,年降水量的多寡影响当地水资源量的丰欠.20世纪90年代是兰江流域1961以来最暖最湿的10年,也是增温增湿最显著的10年,对于兰江流域同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有利的.
  • 摘要:根据衡水1957~2004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衡水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衡水年气温变化存在15a尺度和5a尺度的周期变化,气候突变发生在1980年代中期.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与年气温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夏季气温变化与年气温变化明显不同,目前,年气温和四个季节气温都处于升高时期,冬季和春季变暖最明显.衡水年降水存在10~15a尺度和4a尺度的周期变化,气候突变发生在1987年.春、秋、冬三个季节降水现在基本上都为增多趋势,与年降水变化趋势不一致,只有夏季降水变化趋势与年降水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为减少的趋势.
  • 摘要:统计分析横山气象站31a气象资料,总结横山县冰雹天气的气候规律,概括产生冰雹天气的4种环流形势,介绍横山单站预报冰雹天气的点聚图方法.
  • 摘要:利用河北省68个气象站1956~2000年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分析了河北省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来,年平均蒸发量各年代的空间分布显示,河北省年平均蒸发量的高值区逐渐缩小,低值区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各季蒸发量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与年蒸发量的变化大体相似;50年来河北省年平均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各气候分区变化趋势与全省相似,仅冀北高原区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各季平均蒸发量的年际变化趋势与年值相似,春季下降幅度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全省及各分区的平均蒸发量大部在60年代最大,60年代至90年代逐渐下降.蒸发量的下降原因与平均风速的减小存在明显正相关.
  • 摘要:本文利用河北邢台、张家口探空站1974-1995年高空气象要素资料,计算了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分析了河北区域大气水汽含量的22年变化趋势,讨论了河北区域大气水汽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河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的年际变化是波动起伏的,总体上看,变化呈现了微弱的增加趋势,变率不大;河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四季变化明显,其中,夏季水汽含量最大,秋季次之,春季再次,冬季最小;90%以上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中下部,即500hPa以下;同期相比,河北南部大气水汽含量大于北部地区,年平均大气水汽含量自南向北递减率为1.94mm/纬度.
  • 摘要:利用和田市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量资料,对蒸发量的年、季、月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变和周期等气候变化作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40年来各季、月蒸发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年蒸发量以48.52mm/10a的倾向率增多,偏多趋势主要表现在春季、秋季,其中5月份蒸发量偏多趋势最明显.年蒸发量在20世纪60年代为相对偏少期,80年代为相对偏多期.采用累积距平曲线和标准Morlet小波方法对年总蒸发量进行突变检验和周期分析,年蒸发量在1978年发生一次突变,蒸发量变化具有4~6、11年和22年左右的年周期变化.
  • 摘要:根据气候统计方法和气候学的原理,利用常德站逐日本站气压、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多年平均曲线,结合当前的天气和气候情况,预测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重大天气过程,对气候预测和气象服务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摘要:由于大气的"混沌"特性,"单一"的决定性数值预报水平的再提高变得越来越困难.近年来日渐成为研究热点的集合数值预报方法有望成为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的重要工具.论文分析了短期气候的可预报性以及引入集合预报技术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地介绍了集合预报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在短期气候预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指出集合预报方法理应成为提高当今短期气候业务水平的一个强有力工具.
  • 摘要:利用驻马店市1990-2005年的降水、土壤墒情和田间调查基本资料,筛选出灌浆前期干旱、后期干旱和全程干旱三种干旱年型,分析了各典型年小麦灌浆过程以及灌浆速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与正常年型相比,干旱明显影响小麦的灌浆速率,而且使小麦灌浆时间缩短;灌浆前期干旱有促进灌浆和增加粒重的作用,而后期干旱对小麦灌浆有抑制作用,全程干旱使小麦的灌浆速率明显减弱.结果可为拓展干旱协迫下的小麦灌浆理论和灌浆期合理灌溉提供参考.
  • 摘要:通过改变太阳常数,利用NCAR气候系统模式CSM1.4就地表温度对强外辐射强迫变化的响应及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局地的增温幅度变化很大,但各试验的全球增温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增暖典型试验中的增温分布特点,即陆地比海洋增暖幅度更强,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增暖幅度更强,这一特点在太阳常数增加较大的试验中表现尤为明显.气候系统响应的性质在太阳常数分别增加2.5%、10%和15%与增加25%之间其响应方式有所改变,即气候系统对较小太阳常数变化的响应是线性的,而对较大太阳常数变化的响应则很可能是非线性的.
  • 摘要:选取青海省4个农气观测站的大杜鹃始绝鸣物候现象及气候资料,分析物候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大杜鹃自然物候现象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大杜鹃的始至绝鸣期间隔日数呈现延长的趋势;大杜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当上年9月至当年6月的降水增多10mm时,湟源大杜鹃绝鸣期及始~绝鸣间隔日数提早(缩短)1~2d,其余响应不明显.当上年9月至当年6月的日照增多10h时,互助、共和的大杜鹃绝鸣期及始~绝间隔日数推迟(延长)1d,其余响应不明显.当上年9月至当年4月的平均气温升高1°C时,湟源的大杜鹃始鸣期提早17d,其余响应不明显;当上年9月至当年6月的平均气温升高1°C时,共和、诺木洪的大杜鹃绝鸣期推迟10~12d,其余响应不明显;当上年9月至当年6月的平均气温升高1°C时,互助的大杜鹃始~绝鸣间隔日数响应不明显,其余延长9~21d.
  • 摘要:本文讨论城市热岛效应在浦东机场引发雷暴天气,从积云的物理过程、环境场物理量的计算,解释探讨它的成因.定义了一种新的雷暴类型:热岛效应雷暴,研究对比了它与普通热力型雷暴的异同,抓住其特点根据研究结果建立针对其的预报决策树,希望能为飞行提供更有效、更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
  • 摘要:应用阿尔泰山区降水资料和可降水资料,对阿尔泰山南坡进行南北剖面的降水与海拔高度关系的分析,得到一些重要的关系特征.
  • 摘要:本文利用1955~2004年日照市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等资料,对日照市的年代际、年际、四季气温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日照市年平均气温年代变化是60~70年代气温偏低较多,80年代略偏低,90年代以后气温上升较快.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最高气温的增幅及趋势尤为明显.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以春季气温增幅最大.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②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减幅为每10年57.1mm.
  • 摘要:给出了1991年以来甘肃省夏季降水的实况和预测评估,对甘肃省夏季降水的影响因子作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思考,指出对甘肃省汛期预测影响较大的因子是北半球极涡活动、太平洋海温、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季登陆的热带风暴数、越赤道气流与季风、夏季东亚地区阻塞高压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其阶段性的综合演变特征;夏季高原高度场持续偏高的态势已经削弱了它的信号作用;太阳活动对甘肃省夏季旱涝的影响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 摘要:利用沈阳市1951-2005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日最高气温、降水量、风、天气现象等观测资料,分别统计了高温、暴雨、大风、大悟、雷暴等对体育竞赛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分布特点,以期为2008年奥运足球沈阳分赛场的足球小组赛的举行提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气候背景资料.
  • 摘要:通过对2004年9月~2005年11月宁夏全区24个站连续15个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对干旱事件的气候特征、干旱环流特征以及造成干旱的成因进行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宁夏2004~2005年特大干旱事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发生的,贝加尔湖阻高以及500hpa正高度距平持续维持是造成宁夏特大干旱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西太平洋副高与常年相比较弱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 摘要:分析21世纪头5年上海奉贤地区气温和降水资料表明:2001~2005年气温总体仍延续气候变暖的基本趋势,年平均气温维持在16.1~16.7°C的高位.与20世纪90年代变化相比,各月气温对年平均气温延续偏高的贡献率发生显著变化:冬季(12月、1月)有降温趋势,春夏过渡期(5月)、秋季(10、11月)气温基本持平,冬季最后1个月2月、春季3~4月和夏季6~9月气温升高趋势明显,极端高温强度显著增强;降水变化主要表现为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几个主要雨季(春雨期、梅雨期、秋雨期)呈反位相变化,历年降水强度最大、降水最多的9月秋雨期不复存在,冬季降水呈增多趋势,8月降水呈现大幅增多.同时也表现了气候变化的地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些气候变化因素造成台风、雷电、暴雨、干旱、大风、高温等高影响天气事件频发,气象灾害明显加重了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针对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的适应对策与措施.
  • 摘要:本文从近十年衡阳市雷电资料统计结果分析,论述了雷电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原因,为雷电灾害预警和防御雷暴危害提供了重要数据参数和科学依据.
  • 摘要: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近4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指出该地区气温在逐年升高,降水量呈减少态势,而春、夏季蒸发量呈增加态势.同时分析到,随着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增多,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的气候成因主要是由于温度和春、夏季蒸发量的升高,降水量的减少.
  • 摘要:利用1961~2005年大连地区4个台站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大连地区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状况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来,无论是年还是季,大连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变暖趋势,但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暖幅度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幅;大连地区年、季平均日较差均呈下降趋势,并以冬季的下降幅度为最大;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在年代际变化上基本呈现较为一致的步伐,即45年来的变暖均以1987年为界,前期为冷段,后期为暖段,均在21世纪初期达到了近45年来的历史新高.
  • 摘要:利用长江源区5个气象站44年的气温、降水量资料以及其中两个探空站500hPa露点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突变等情况.结果表明:近44年来长江源区气温普遍升高,冬季升温幅度较大,夏季增温趋势明显,进入21世纪后,长江源区春季平均气温在降低,夏、秋季平均气温增高较趋缓,而冬季增温加剧的趋势十分明显;年、夏季降水量变化呈微弱减少趋势,而冬、春和秋季降水量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中春季增幅较大,冬季增湿趋势明显:长江源区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显现出波动回升的趋势,在1986年前后发生了由冷到暖的突变,冬、春季降水量均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了由少向多的突变.长江源区气候在波动性变暖变干过程中,自1986年起出现了气候转向暖湿的信号,其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变暖并由此引起的海洋蒸发和陆地蒸散加强,地气水分循环加快,空中水汽输送加强.
  • 摘要:分析了1951~2004年近54年间191次,黄河口地区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冰雹路径、源地、危害性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9年的人工防雹效果评估分析,结果显示作业效果十分显著.
  • 摘要:桂林是以"甲天下"的山水美景而闻名的国际旅游城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灾害将给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采用桂林1951~2004年的资料,统计干旱、暴雨、高温和强对流天气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强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结果显示,近50年来,桂林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除暴雨、干旱强度增大外,频率变化呈平稳或减小趋势。
  • 摘要:利用广东省沿海地带气象站、海洋站观测的1960~2003年气温资料,以5个无热岛影响的海岛站为对比站,分析近44年18个气象站受城市热岛影响的程度,得出有4个站的热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有14个站受热岛影响.近10年平均热岛强度为0.4~0.8°C.热岛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近30~50年,受热岛影响台站的年平均气温上升率较对比站高1倍左右.
  • 摘要:通过分析风能资源在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意识不强,有组织、有序开发局面尚未形成等问题,提出气象部门应依法履行在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管理职责,通过实行风电场选址、测风、资源评估专业资质认定制度,开展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对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规范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无序状况.气象部门在做好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还应以科技入股的形式参与其中,与企业的长期利益同步,避免技术长期投入、收益一次性支付的状况.
  • 摘要:用1971-2004年甘肃黄土高原39个气象站的气温10°C初日和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物候资料,分析了其与物候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C的初日有3个偏早区分别位于北道、兰州、泾川,有3个偏迟区,分别位于华家岭、东乡、岷县附近;最早的是北道为4月14日,最迟的是华家岭为6月5日;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定西、临夏偏迟天水、平凉、庆阳早,西北部的白银也较早;总的趋势是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C的初日越来越早,特别是90年代以来早的趋势更加明显;70年代大部分地方偏迟,80年代北部偏早,南部偏迟,90年代定西、临夏偏迟,其余偏早.西峰代表站初日早的3个年份,积温高,日照充足,各平均生育期比3个迟年提前最显著的是冬小麦的抽穗、开花期为11~12d,其次是梨的叶芽开放期、开花未期为8~10d,再是苹果的展叶盛期、开花未期为6~8d.物候的演变趋势与气温10°C初日的演变很吻合.
  • 摘要: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及濮阳市的日照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74.2小时,东部平原地区年日照时数的递减幅度明显大于西部山区年日照时数的递减幅度.濮阳市年日照时数的趋减幅度为135小时/10a,冬季与夏季日照的递减幅度大于春季和秋季日照递减幅度,日照时数减少时段主要发生在日出后和日落前太阳高度角较低的两段时间内.造成日照减少的气候原因主要是空气污染逐年加重,加之风速逐年减小,利于大气气溶胶在低空积聚,空气湿度增大,使轻雾日数增多,造成大气透明度降低.非气候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观测场周围障碍物高度角逐年增高,遮挡了部分阳光,使记录到的日照时数减少,气候因素对日照的影响大于非气候因素的影响.
  • 摘要:选用1994-2003年春小麦固定地段的0-10cm、10-20cm、40-50cm土壤相对湿度及10年逐日降水、气温资料,计算土壤相对湿度与前期、近期降水以及气温距平的相关系数,以土壤相对湿度为自变量,以前期、近期降水以及气温距平为因变量,建立干旱动态监测指数方程,将监测指数划分为重旱、轻旱、适宜三个等级,给出了干旱动态实时监测在2004年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 摘要:大气环流的年代际气候变率是月、季、年际气候变率及预测的背景,研究大气环流的年代际气候变率对于短期气候预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气环流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开展了大量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本文对近年来大气环流年代际气候变率的部分研究工作和一些结果作了初步的综合评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了一定的阐述.
  • 摘要:采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地区146个站1961-1990年与1971-2000年的年降水和夏季降水气候值进行分析,与传统统计方法的结果对比后认为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不同时段数据的差异,通过在GIS平台上对两组气候值差异百分比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黑龙江西南部以及东部部分地区、吉林东南部和辽宁中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增加3%~6%,其余地区减少,其中辽宁南部和西北部减少幅度最大,达6%~9%;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以及辽宁中部地区年降水量增加,其余地区减少,辽宁南部地区减少幅度最大,达6%~9%.
  • 摘要:利用分布于中原地区的4个气象台站1951~2005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比较了降水集中度、降水不均匀系数和调节系数在河南省的适用.结果表明:降水集中度、降水不均匀系数和调节系数在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降水量的年内分布特征.降水集中度、不均匀系数和调节系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通过置信度为0.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三指标间可互为代替.候、旬和月尺度下的降水集中度、不均匀系数和调节系数之间都有显著的相关特性,均可以通过0.001的显著性相关检验,表明这三个指标在不同时间尺度间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在河南区域可以简单的用月降水量来反映即可.
  • 摘要:本文分析了台州市气温突变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得出台州市气温的年际变化可以初分为四个阶段,并且指出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增暖的速度越来越快,值得注意,并利用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对台州市气温进行预测试验.在2003~2005年预测试验中,结果表明,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气温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季、年气温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714个测站的1961-2003年的日降水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对我国全年和各个季节的总降水量和各类降水的线性趋势进行分析.暴雨的定义采用业务部门规定的日雨量≥50mm和日雨量百分位≥97.5%对应雨量的两种方法,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的暴雨趋势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全年总降水量在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在华北和四川盆地地区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极端降水趋势方面,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部分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华北、四川盆地和东北部分地区则有明显的减少趋势.此外,本文还对各类降水的全年趋势和季节趋势进行了分析.
  • 摘要:本文计算了重庆地区夏季区域降水指数,采用相关、合成、奇异值分解等多种技术方法分析了重庆地区夏季旱涝的同期夏季和前期冬季欧亚环流特征,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关键区环流指数,并分析了其对重庆地区夏季降水预报的指示意义.
  • 摘要:为有效利用历史资料中的相似信息,减小模式误差对ENSO这类跨季节-年际尺度预测问题的影响提高动力模式的预测水平.作者利用一种基于统计相似的模式误差订正方法,以国家气候中心简化海气耦合模式为平台建立了相应的动力-相似误差订正(DAEC)模式,并着重探讨了系统相似程度(全相似或部分相似)、误差重估周期以及相似样本个数等因素对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原有模式的预报性能,其中"全相似"比"部分相似"更能反映海气耦合系统的相似程度,因而可对模式误差做出更准确的估计,使预报误差明显减小.海洋和大气的误差重估周期对结果也有较大影响,在不同相似程度下分别存在着某种最优配置使得预报效果达到最佳.另外,在对相似样本存在状况及影响的研究中则发现在当前资料长度内整体上只存在着有限个相似样本,在此范围内随着样本取样数目的增加DAEC模式的预报性能逐渐提高.
  • 摘要:利用近百年丹东市(1906年至2005年)气象观测站提供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对年代、年、季和月资料进行气候变化分析.得出结论是:1、除夏季7-8月呈现线性递减趋势外,近百年丹东各项平均气温均呈现出线性递增趋势.2、在近百年丹东各年代和年变化中,10年平均气温线性递增率是1.13°C/100年,逐年演变过程中的年平均递增率是0.12°C/10年.3、在各季节逐年平均气温变化中,冬季(12-2月)线性增温最为显著,平均线性递增率为0.31°C/10年;春季(3-5月)次之,线性增长率均为0.12°C/10年;秋季(9-11月)平均气温线性增温最小,线性增长率为0.06°C/10年;夏季除6月份几乎没有变化外,7-8月均呈现递减趋势,整个夏季(6-8月)总的线性增减率为0.03°C/10年.4、近20年年线性增暖趋势异常显著,逐年线性递增趋势为0.35°C/10年,是应该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的.
  • 摘要:本文以华北17站夏季降水为研究对象,选取其降水异常的年份,利用合成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其降水偏少、偏多年份的环流特征.发现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与印度季风、南海季风、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及冷空气异常都密切相关.850hPa整个孟加拉湾都是偏东风距平,南海也为东北风距平,不仅华北地区,整个中国东部和南部都存在强烈的东北风距平,大大削弱了到达华北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利于华北地区少雨天气的形成.500hPa副高较常年偏强、偏南、偏东,冷空气较弱,低纬热带季风不活跃,南方水汽也供应不足,从而华北少雨.在华北少雨年,100hPa南亚高压偏南偏强,且高压中心位于青藏高原上空.
  • 摘要:利用黑龙江省14个测站1957~2000年春季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变换、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0余年来黑龙江省春季气温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对同一时段的北极涛动指数(AOI)也做了相应的分析,得到了春季和冬季北极涛动指数的特征.并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气温与同期及前期AO的联系,得到的结论有助于深入了解黑龙江省春季气温的变化特征,也为黑龙江省春季气温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预测的理论依据.
  • 摘要:利用黑河洪峰及黑河上、中游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方法、功率谱分析方法、滑动t-检验法、累计距平法、cramer's法以及相关统计方法等,分析了黑河年最大洪峰流量及其出现时间的演变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黑河年最大洪峰出现时间变化呈现波动性,并且与上游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气候变暖关系密切,存在准3年和准11年的变化周期;黑河年最大洪峰流量与洪峰出现日前三天黑河上游的降水多少有关;黑河年最大洪峰与年平均流量的历史演变趋势也具有很好的相似性.
  • 摘要:根据1967~2002年河北省沿海地区10个气象台站逐月平均风速资料,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线性倾向估计、滑动T检验法,对风速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均呈减小趋势,其中9个站通过95%显著性检验,减少趋势明显,仅1个站减少趋势不显著.2)风速减少最显著的月份是1、3、4、12月,其次是2、5月,再次为6、10、11月.3)各站年平均风速的演变特征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特点为,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后期以后为主要减小阶段.4)沿海地区各站均发生了风速变小突变,突变前有8个站点平均风速大于3.0m/s,突变后仅为4个站点.
  • 摘要:根据广西1961~2005年气温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论述了气候变暖对广西农业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广西全区有明显的气候变暖趋势;气候变暖使构热量资源增加,将改变作物品种布局,促进种植制度改革,作物的种植北界将向北移,种植高度将普遍提高,对桂北和山区的农业发展有利;但气候变暖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作物产量波动加大,高温还导致作物品质和产量下降,同时,气候变暖使病虫草害加剧,干旱、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因此,未来气候变暖对广西农业的影响弊大于利.
  • 摘要:据阜阳市自1953年有气象资料以来~2005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用累计距平曲线和一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作气侯演变分析,按气候异常年份等级标准找出气候异常年份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阜阳市五十多年来年平均气温以0.227°C/10a的趋势变暖,年降水以25.23mm/10a的趋势增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大体上分为2个偏冷期、2个偏暖期;年降水划分为4个多雨时段及3个少雨时段;九十年代以后年及冬季平均气温出现偏暖的年份增多,年降水量发生异常的年份增多,旱涝频繁,夏季洪涝次数增多.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 摘要:本文利用最优子集、神经网络、EOF-CCA和均生函数4种常用统计方法,对福建春季、前汛期(雨季)、后汛期(台风季)和秋冬季进行年度、季度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最最优子集、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EOF-CCA模型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均生函数模型相对较差.
  • 摘要:为探讨北京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事件之间的联系,引入了格兰杰因果性检验法.检验结果发现,年平均气温是闷热天气和大风天气事件出现的原因,同时亦是低温和大风天气事件发生变化的结果;某些极端天气事件如大风、低温与沙尘;闷热、雷暴与高温;大风和低温事件之间亦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由此证实格兰杰因果检验是气候变化检测与归因的一种新方法,为分析不同气候因子间的联系提供了有用线索.
  • 摘要:利用江淮地区1885~2000年近116a梅雨特征量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谐波分析、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讨论了江淮梅雨特征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梅雨异常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江淮梅雨特征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入梅日期、出梅日期、梅雨期长度呈显著上升的长期变化趋势,梅雨量和梅雨强度长期趋势变化不明显;梅雨特征量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入梅日期具有准24a、准5a和准3a的显著周期;出梅日期具有准35a、准22a和准5a的显著周期;梅雨量具有准40a、准15a、准9a和准3a的显著周期.丰梅年南亚高压中心强度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枯梅年则反之.
  • 摘要:本文利用NCAR/NCEP全球大气再分析月平均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和欧洲中心ERA-40资料,并以国家气候中心NMC资料予以对照,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NCAR/NCEP再分析资料的可靠性,得出到如下结论:NCEP-NCAR资料和ERA-40资料各季的平均场,方差场和相关场均存在大范围的显著性差异区,以蒙古和中国北部的大范围区为中心.NCEP-NCAR资料和ERA-40资料差异最大的季节是在夏季和秋季,出现年代为20世纪60年代,即在1958-1969年间.对蒙古高原和中国北部地区而言,NCEP-NCAR资料在20世纪60年代有异常的低值和突然的增长.针对以上问题,对500-hPa资料的使用提出如下建议:在应用NCEP-NCAR资料时,注意研究的范围和时间,如果范围涉及亚洲蒙古高原和中国北部区、红海附近的亚非大陆区和北大西洋低纬地区,尽量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资料.ERA-40资料和NMC资料,是具有可信度的.
  •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上海地区热量资源的变化.为了模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热量资源变化规律,本文根据1991-2003年上海地区11个站年气温、地温资料,在与前30年(1961-1990年)平均比较的基础上,统计分析1991年以来气温、地温、积温、界限温度及无霜期等体现热量资源特征气候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1-2003年,上海地区气温年平均升高0.9°C、5cm深度地温年平均升高0.5°C、≥3°C有效积温年平均升高219°C·d、≥10°C有效积温年平均升高77°C·d,稳定通过0°C、10°C持续期平均平均延长12.5d和5.7d及无霜期平均延长9.4d,热量资源增加.
  • 摘要:基于DERF模式输出500hPa位势高度场,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历史资料,利用Downscaling法,研究该释用方法对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预报技巧和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从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角度,给出季尺度大气环流与局地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有清楚的动力学背景和天气学意义;20年回算以及2年回报试验证明了该关系的合理性;对贵州冬季降水的预测率约70%,而对气温的预测率为65%左右;在极端异常年,该方法对降水的预测率变幅不大,而对气温的预测效果影响极大.最后利用该方法对2005年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趋势进行了展望.
  • 摘要:本文应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省39个代表站1961~2004年夏季降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夏季全省降水以负的趋势为主,全省夏季降水量以14mm/10a的速率递减.同时对辽宁夏季降水进行了年代际变化分析,90年代后期以来辽宁夏季降水偏少.应用旋转主因子分析方法对夏季降水进行分区域,全省降水可以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辽宁中北部地区及盘锦、抚顺、营口地区;辽河以西部地区;辽宁东南部地区.分别对不同区域的夏季及6-8月份的降水进行长期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3个区夏季降水都表现为负趋势,辽宁东南部地区降水趋势明显大于其他两个区.各月趋势变化不同,最后选取3个代表站对不同区域的夏季降水量进行年代际变化分析.
  • 摘要:本文依据坡地直接辐射机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数据处理平台,建立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分布式估算模型.首先采用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1957-2000年日射站观测的月辐射资料和常规月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直接透射率不同时空尺度的太阳辐射估算模式;通过使用Kriging插值法,完成了重庆市气候平均状况下各月直接透射率的空间制图.进而根据重庆1:25万DEM数据,完成了气候平均状况下重庆市100m×100m的起伏地形下各月太阳直接辐射空间分布计算.研究表明:重庆市起伏地形下的月直接辐射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地形对重庆太阳辐射的重分配作用对直接辐射的空间分布作用巨大,尤其在太阳高度角较低的冬季和秋季,是造成山区太阳辐射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 摘要: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4年黄河源区湿地卫星遥感监测解译资料和1962年以来玛多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湿地和气候变化特征,定量判别了造成湿地减少的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的贡献率,揭示了气候因子与湿地减少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黄河源区湿地动态变化特征呈现出河流、湖泊、沼泽湿地面积的萎缩和湖泊斑块数的减少,以及河流、湖泊、沼泽湿地向滩涂湿地转化的退化特征;尽管黄河源区气候变化存在一定阶段性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差异,但1990年以来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干旱化趋势;人类活动对湿地退化的贡献率要大于气候变化的贡献率,人为活动的不断加剧则对湿地退化起到了主导作用;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变化与自然因子的关联序尽管不尽一致,但近15年来黄河源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大的气候变化特征,对于湿地的退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各类湿地面积随气温的升高、降水量的减少、蒸发量的增大、土壤冻结日数的减少和径流量的减少而萎缩,蒸发量对湿地面积的退化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
  • 摘要:利用河南省32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961~2004年的气温和降水作为主要因子,重点分析了河南省平均气温、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平均气温年际以0.22°C/10a的速度上升,且不同季节的变化亦不相同,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夏季降温,春季、秋季略增;积温也呈增加趋势,≥0°C积温年际以67.83度/10a的速度增加,≥10°C积温,倾向率为60.79度/10a;降水量年际以3.6mm/10a的速度下降,且不同季节变化亦不相同,冬季增加明显,春季略增,降水减少明显的是夏季和秋季,即主要集中在夏玉米生长季节,同时降水的变化对冬小麦的种植和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 摘要:2006年5月6日我国旅美著名学者郭晓岚因病在芝加哥逝世,享年91歲.本文简要介绍郭晓岚的生平,并根据收集到的郭先生70多篇重要论文,总结了他数十年来在大气科学领域辛勤耕耘的成果.介绍了他对大气动力学中的不稳定理论、大气环流形成和大尺度热力环流理论、中尺度对流动力学和涡旋动力学理论以及低纬和热带动力学理论等方面的引导性和创新性贡献,还介绍了他的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以及青藏高原等大地形动力和热力作用对天气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从本文可以看出郭先生对大气科学研究和教育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愿郭晓岚先生安息.
  • 摘要:用Chen等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的月降水资料(PREC/L和PREC/O),采用加权平均的降水距平指数和旱涝面积指数分别划分1948-2002年东南亚地区年、季的旱涝年,并对划分的旱、涝年进行了旱涝年差异的Monte Carlo检验.研究了东南亚地区降水与ENSO的关系,指出东南亚地区年、秋季和冬季的降水与ENSO事件的关系比较密切,春季降水与其关系稍差一些,夏季与ENSO事件没有明显的联系.研究了东南亚地区旱涝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指出1948-1959年期间除了夏季早年比涝年多以外,年和春、秋、冬季都是涝年明显多于早年,60年代年、四季的旱涝相差不多,年和夏季在70年代涝多于旱,春、秋、冬季旱涝相同;1980-1989年是早年的多发期;1990-2002年期间旱涝年频繁爆发,早年多于涝年.通过计算东南亚地区年、季的降水趋势系数,得出东南亚地区年、季的降水量大都存在下降趋势,其中年和秋季的下降趋势很明显,春夏两季存在弱的下降趋势,而冬季则有较弱的上升趋势.
  • 摘要:本文利用NCEP/NCAR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及山东省夏季高温资料,运用SVD、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春季大气环流异常对山东省夏季高温的影响.结果发现:春季500hPa高度异常场上有三个关键区影响山东省夏季高温:春季乌拉尔阻高发展不利于山东夏季高温,欧亚高空槽春季异常对山东夏季高温影响不容忽视,欧亚地区纬向环流和亚洲地区经向环流的年代际变化与山东省夏季高温异常年代际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摘要:探讨UV-B辐射增强对中高海拔、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小麦植株形态的影响,可为正确评估UV-B增强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春小麦"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定位试验,利用可升降式紫外灯装置,观测增加不同剂量UV-B辐射情况下春小麦的株高、绿叶数及叶部形态的变化状况.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显示,UV-B增强使春小麦植株矮化、绿叶数减少、叶角变小、单叶叶面积减小,单叶叶面积减小的原因是叶长和叶宽都有所减少.多数情况下,随着UV-B辐射增加量越多,春小麦株高和叶形态受到的影响程度越大.在中高海拔干旱半干旱地区,UV-B增强使春小麦的株型缩小、绿叶数减少,这会对春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 摘要:本文利用64-93年NCAR/NCEP再分析风应力强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14层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OGCM),对热带太平洋的海温场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对海温场的标准差进行分析,模式能较好地模拟海温场标准差水平和垂直分布的特征,特别是较好地反映了最大的变率不是发生在表层,而是次表层这一特征.然后,分析了与El Nino事件关系密切的SSTA和SOTA的年际变化的特征,发现在El Nino事件之前,西太平洋暖池的次表层海温都有明显正异常出现,它的东传导致了El Nino的发生,并且SOTA的传播随纬度变化,沿赤道东传,在赤道外西传.最后,利用EOF分析了海温场的时空结构,模式海温场前两个特征向量的时间尺度类似ENS0周期以3~5年为主,其空间结构也是典型的El Nino事件的前期和发生时期空间特征分布.
  • 摘要:江淮六省近40年极端温度也有自己的变化趋势.利用统计预报中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江淮地区六省64个气象站点1961年到2001年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日较差,进而分析了这41年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特点.结果表明:1)近40年来江淮地区年平均最高夏季有明显降温趋势、最低温度总体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冬季,冬季普遍增温明显.2)由于平均最高温度下降或上升趋势不大,平均最低温升高,表现出昼夜温度变化的不对称性,导致全区温度日较差普遍明显变小.3)无论最高还是最低温度都是60年代末出现最低,70年代末一次小高峰,2000年至今最高.温度日较差则是60年代最大,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最小.4)平均最高温的分布与经纬度成45°交角,平均最低温呈纬向型分布.5)极端高温出现的日数有上升趋势,极端低温出现日数有减少趋势.
  • 摘要:本文利用1956~2004长江源区水文和气象台站观测的流量、气温、降水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径流量的月、季和年代际演变特征以及突变特点.结果表明:长江源区月平均最小和最大流量分别出现在2月和7~8月,20世纪60和80年代的单峰峰值出现在7月,70年代、90年代的单峰峰值出现在8月,近14年直门达水文站年径流共减少了96亿m3.近50年来雨季平均流量基本经历了一个"丰~枯~丰~枯"的历史演变过程,雨季和过渡季节降水量、季节积雪融水量和高山冰雪融水量的总量呈下降趋势.枯季和雨季平均流量均经历了3次明显的转折,雨季平均流量,1961、1980、1999年从偏枯阶段转入偏丰阶段,1958、1968、1994年从偏丰阶段转入偏枯阶段.枯季平均流量,1961、1981、1998年从偏枯阶段转入偏丰阶段,1968、1990年从偏丰阶段转入偏枯阶段.枯季和雨季平均流量具有共同的2.1、2.0年的显著周期。
  • 摘要:春季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中国东南部,以下简称江南)的江南春雨是东亚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本文通过气候平均资料分析和敏感性数值模式试验揭示了其可能的气候成因机制.江南处于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东南侧的强劲西南风风速中心的下游,具有强烈的风速和水汽辐合,这正是形成江南春雨的直接原因.该西南风风速春季的季节演变与高原东南部的感热加热的季节演变趋势一致,表明江南春雨不仅与高原机械强迫绕流两南风有关,还与其热力作用形成的气旋性低压环流西南风有关.敏感性数值试验表明,无高原时西南风风速中心消失,江南春雨雨带亦随之消失;当高原隆升时,高原东南侧低层西南风速几乎线性地随高原主体总非绝热加热的增强而增大,说明该西南风风速中心的出现正是高原的机械强迫作用和热力作用的结果.资料分析和模式试验充分表明,青藏高原在江南春雨的气候形成中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 摘要:利用江淮地区63站1957~2003年6-7月平均的月降水、梅雨期降水量和入梅期资料,分别对它们进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将江淮梅雨区分为三个子区,即中心区、东南区和西北区.它们入梅出梅的早晚顺序依次为东南区、中心区、西北区,与雨带地理位置的时间变化十分一致.运用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和Morlet小波分析对三区梅雨参数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三区存在不同的年际以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在梅雨参数的趋势变化上,西北区与其它两区的差异很明显.中心区和东南区的梅雨长度和梅雨量存在上升趋势,出梅期推迟;西北区三个梅雨参数的变化与中心区、东南区相反.东南区的入梅期存在提前的趋势,而中心区和西北区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 摘要:本文根据1971~2004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日降水量,将暴雨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等三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等级暴雨的年、月、旬、日、时间、不同等级暴雨的持续性及空间的气候特征,并对暴雨雨量和年平均雨量的相关性、暴雨雨量在年总雨量年际变化过程中的贡献,以及导致年际暴雨发生差异的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
  • 摘要:用1958-2004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华南秋季大尺度大气水汽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南中西部、东部地区是华南秋季水汽汇两个主要的变异中心区.华南中西部地区秋季水汽汇与该地区降水一样,以年际尺度变化为主;而该地区蒸发量的年代际变化比年际变化还稍显著.华南东部地区秋季降水、水汽汇和蒸发都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如果中国南方上空出现向东北(向西南)的水汽通量距平,则会导致华南上空的水汽汇偏强(偏弱).
  • 摘要:本文采用华北地区26站夏季降水资料、ECMWF资料、NOAA海温资料,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夏季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中期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为华北夏季降水由偏多时期向偏少时期的调整期,七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为华北降水偏少期.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与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存在显著的联系.在PDO冷位相时,夏季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偏高,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华北夏季降水偏多;在PDO暖位相时,夏季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偏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华北夏季降水偏少.利用NCAR CCM3模式模拟了PDO不同位相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模式模拟结果和诊断分析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 摘要:冬小麦晚霜冻害由最低温度和小麦发育期两个因素确定,从数据库中查询不出晚霜冻害的确切资料.本文以河南为例,从构成晚霜冻害的两个因素出发,提出了晚霜冻害指数构建方法,并从多年数据库中计算出逐年晚霜冻害发生程度和发生天数.由于小麦发育期观测资料序列较短,影响了大尺度小麦晚霜冻害变化规律的分析,因此本文提出了冬小麦发育期资料推算方法;对计算出的近50年晚霜冻害资料进行EOF分析和Morlet分析,以发现晚霜冻害的时空分布与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晚霜冻害发生频率为47.7%,且有增多的趋势;发生程度和天数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具有发生程度较重区对应着发生天数较多区的趋势,且前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后者;晚霜冻害发生程度的重发区分布在豫东南和豫西南,轻发区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及豫西等地,其中第1模态分布型存在3.5年,第2模态分布型存在准2.5年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发生天数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豫北北部和豫西南边界,少发区在豫东北及豫西南中部,其中第1模态分布型存在着准4年、第2模态分布型存在准2.5年和准7年的周期.
  • 摘要:本文对河南省1961-2005年45年的大雾日数资料进行分析,并选择其中40个代表站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年平均大雾日数秋冬季多,春夏季少,雾日主要集中在11月到翌年1月;大雾区域分布也极不均匀,总体来说是东多西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明显少,全省有5个多雾中心,通过相关系数和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分析,全省大部分地区大雾日数呈增加的趋势,且存在2-4年、8-10年和19-22年的周期变化.对大雾集中时段11-1月典型多雾年和少雾年500hPa高度距平场分析,发现多雾年与少雾年欧亚中高纬度地区高度距平趋势恰好相反,多雾年呈+-+分布,而少雾年呈-+-分布.
  • 摘要:通过对太平洋上海平面副高指数的重新定义,研究了海平面副高的本身特征,发现海平面副高不仅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还具有年际以及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副高在春季和夏季偏强,并在从春到夏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减弱的过程.冬季副高强度偏弱.在年际变化中,副高较强的年份,其位置一般偏西偏北,副高较弱的年份则相反.副高同ENSO之间表现为反位相的变化关系,ENSO事件的发生常常伴随着副高的变化,但出现频率不完全一致,两者部分相关.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从60年代到现在,副高有减弱的趋势,位置向西向南移动,但变化都很微弱.副高变化同年代际强信号PDO的变化也并不一致,副高先于PDO发生变化.
  • 摘要:利用1951~2004年月平均降水和年降水资料,采用墨西哥冒小波函数,对贵州地区54年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个贵州地区降水变化的在多时间尺度上的复杂结构,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降水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并根据主周期对未来降水变化进行预测.
  • 摘要:利用川渝盆地1951-2000年月平均气温及月降水资料,讨论了该区50年来的降水以及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0年来川渝盆地的降水和水资源总体呈减少趋势.盆地西部和东部降水及水资源的变化呈相反趋势,50年来盆地东(西)部总体呈增加(减少)趋势.川渝盆地水资源的减少与降水的减少有密切联系.夏季风水汽输送向北、向西扩展地减弱是川渝盆地西部水资源变化的重要原因.
  • 摘要:本研究利用甘肃黄土高原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1971-2005年67个站的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资料和美国NCEP/NCAR高空环流、OLR资料,选透雨日期典型早年与迟年对其与高空环流和OLR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部透雨平均日期与南部透雨平均日期具有相反的趋势.透雨早年500hPa4月平均高度距平场呈东正西负,平均流场青藏高原及我国西部为辐合区,700hPa和500hPa 4月平均湿度距平场西北地区为正距平中心,OLR平均距平中纬度负距平呈东西分布,青藏高原东部有负距平中心:透雨迟年500hPa4月平均高度距平场呈西正东负,平均流场高原上以偏西气流为主,700hPa和500hPa 4月平均湿度距平场正距平中心位于我国南部。
  • 摘要:利用宁夏1971-2000年常规气象、自记风及同期亚洲环流资料,并结合1990-2000年宁夏8大类土地详查资料,建立了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春季3-5月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平均持续时间拟合效果较好的生态/气候影响分析模型.通过对不同生态背景与气象条件下沙尘暴发生频次及平均持续时间的分类对比分析,基本摸清了产生沙尘暴的气象和生态因子间的量化对应关系.结果证实:在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整体退化背景下,70年代以来,宁夏沙尘暴起暴阈值随年代际显著下降、沙尘暴平均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沙尘暴发生机率随年代际显著提高、危害加大.揭示了:80年代中期以来沙尘暴发生频率的降低主要由气候变暖、冷空气活动频次减少造成;但在生态退化显著、沙尘暴高频区宁夏盐池、同心一带,同等动力条件下,沙尘暴平均持续时间的显著延长则主要是由于生态退化所致.即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良,对减少沙尘暴发生频次、尤其是降低沙尘暴平均持续时间及减轻沙尘暴灾害具有显著的生态调控潜力.
  • 摘要:本文应用1961~2004年福建省50个气象站逐月大雾及浓雾日数资料,全面分析了全省大雾日数及浓雾日数的年、季分布特点、长期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省年、季雾日数分布均表现为中部及三明西部的多雾区,沿海及南部地区的少雾区,而多雾区里浓雾所占的比率达30%以上;全省年、季大雾日数大部分地区表现为明显的减少趋势,仅在龙岩西部呈增加趋势,而浓雾的减少趋势不如大雾;年、季雾日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年、季雾日数在80年代中期左右转为明显偏少期,之前则为明显的偏多期.文中还重点分析了6个代表站大雾与浓雾的趋势与月际分布特征.进一步研究指出,年雾日数与年平均气温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年平均相对湿度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与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 摘要:本文利ECMWF再分析资料ERA40中的逐日和逐月风场和温度场资料,对冬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EAJS)的基本结构和异常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当中最为强盛的冬季EAJS主体稳定地分布于东亚至西北太平洋上空,其水平和垂直结构特征与该区域内大气经向温度梯度分布相互匹配.冬季EAJS的东段是较深厚的急流,低层对应着显著的大气斜压区,而东亚沿海上空的西段则是相对浅薄的急流.通过对东亚-北太平洋地区200hPa纬向风异常的EOF分解得到三种异常空间分布型,大气经向温度梯度异常分布型与对应的纬向风场异常型十分相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