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
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

第八届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4-05-01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军事医学科学院

会议文集:后基因时代的新药发现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黄樟素氧化物及其甲基衍生物(2-甲氧基-胡椒基乙醇)、乙基衍生物(2-乙氧基-胡椒基乙醇)对血管内皮细胞和A549细胞生长以及细胞周期分布和P3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深入了解黄樟素氧化物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和其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生长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P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实验发现:5~25mg/L黄樟素氧化物在24h促进细胞贴壁和生长;在12h,细胞周期分布未发生明显变化.50~100mg/L该药物作用12h,G<,0>~G<,1>期细胞由61.5﹪下降到47.2﹪,S期由16.6﹪下降到1.0﹪,而G<,2>-M期则由21.9﹪上升到51.8﹪;作用24h,促使细胞凋亡,细胞存活率下降(P<0.01).黄樟素氧化物的甲基和乙基衍生物10~40mg/L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24h,促进细胞凋亡,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G<,0>~G<,1>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下降,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对A549细胞进行实验发现:20~80mg/L黄樟素氧化物作用24h,促使细胞凋亡,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P<0.01);G<,2>~M期细胞数由7.30﹪增加到12.28﹪;P53蛋白相对表达量由31.34﹪上调到51.74(P<0.01,n=3).在48h,S期细胞由30.59﹪下降到0,而G<,2>-M期则由4.98﹪上升到25.27﹪.50~300mg/L的甲基衍生物作用于A549细胞48h,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n=6),细胞发生凋亡;G<,0>~G<,1>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数上升,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下降.90~180mg/L的乙基衍生物在48h之内,不能引起A549细胞凋亡,但细胞生长率下降;G<,0>~G<,1>期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数显著减少.结论:黄樟素氧化物及其甲基、乙基衍生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而有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A549细胞凋亡或抑制A549细胞生长.在A549细胞中,细胞周期阻滞可能与P53蛋白表达上调有关.实验结果表明,黄樟素氧化物在低浓度下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贴壁、生长,抑制其凋亡.
  • 摘要:近年来,作者的研究发现,多种老年痴呆的病理因素,如脑室注射Aβ,体外神经元与Aβ温孵,及与Aβ相关的过氧化损伤,胆碱能系统的损伤(鹅膏氨酸引起的减少胆碱释放,以及胆碱能受体的持续阻断)均可引起中枢钾离子通道开放增加,电生理研究证实,海马神经元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A>均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观察了脑内十余种钾通道在基因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发现数种钾通道基因,如Kv2.1、Kv4.2和Kv1.4等发生了相对特异性的改变,并进一步证明增加的钾通道活性主要由钾通道亚型Kv2.1的表达和功能增加引起,并因此而产生细胞调亡增加.
  • 摘要:人类疾病谱正面临着重大的变化,21世纪上半叶将进入精神疾病时代.在众多的精神疾病中,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占有重要位置.其中以阿片类药物造成的滥用最为严重.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对国民经济、人口素质和社会安全的危害无法估量.毒瘾是一种病,吸毒者是一类特殊的病人.研究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生物学基础和医学生物学干预手段反映了我国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重大需求.阿片类毒品危害之所以如此严重主要原因是复发造成的难以戒除,复发主要是由精神依赖引起的,而精神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本质又是由于在阿片类毒品长期作用下机体的阿片受体作用系统和非阿片受体作用系统在受体前、受体上和受体后发生了代偿性适应造成的.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在不同水平上研究阿片精神依赖的分子机制和有效的医学生物学干预手段.
  • 摘要:为了研究蛇毒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寻找响尾蛇毒的作用靶位以及其中更为有效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诱导成分,我们研究了膜整连蛋白β<,4>在响尾蛇毒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通过向培养液中加入响尾蛇毒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用膜整连蛋白β<,4>的单克隆抗体阻断该蛋白的功能.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率的测定、细胞核片段化分析,以及P53蛋白表达量的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检查,结果表明膜整连蛋白β<,4>的单克隆抗体显著抑制了响尾蛇毒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同时明显抑制了凋亡促进蛋白P53的表达.首次证明天然响尾蛇毒中至少存在一种靶向膜整连蛋白β<,4>的成分,且该成分在细胞凋亡的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结果还表明膜整连蛋白β<,4>通过促进P53蛋白参与了响尾蛇毒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信号转导.本研究为深入探索蛇毒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摘要:本文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产生、意义、目标与内容、基本策略、成果和技术背景回顾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情况.后基因组学研究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后生命科学界又一极具挑战性的领域,本文分析了后基因组学研究的特点,综合介绍了高通量技术、高效异构分析平台、数据挖掘、系统控制理论、数据可视化及计算机模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后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 摘要:2003年在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表50周年之际,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力绘制的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图终于完成,以序列分析为主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已经实现.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类功能基因组学,这一领域研究是生物技术产业和健康产业的核心,蕴藏着巨大的产业化潜能和经济效益,并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基于基因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生物芯片诊断技术等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会从根本上改变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传统健康产业模式,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大鼠骨骼肌萎缩过程中Bcl-2、Bax的表达;观察氯沙坦对心力衰竭大鼠骨骼肌萎缩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正常对照组(n=10),B组心力衰竭组(n=10),C组心力衰竭氯沙坦治疗组(n=10).B组和C组分别腹腔一次性注射野百合碱30mg·kg<'-1>.两周后,C组用氯沙坦10mg·kg<'-1>·d<'-1>灌胃2周,A组和B组以生理盐水灌胃2周.2周后全部处死动物,以腓肠肌的重量和体重比作为骨骼肌萎缩的指标.TUNEL法检测腓肠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腓肠肌bcl-2、bax的表达,并把bax/bcl-2的比值作为凋亡的程度.结果:心力衰竭组大鼠比对照组腓肠肌出现了明显的萎缩与凋亡(P<0.01).心力衰竭组bcl-2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bax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氯沙坦治疗组与心力衰竭组相比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bax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在心力衰竭组腓肠肌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而氯沙坦治疗组bax/bcl-2比值明显下降.结论:细胞凋亡在心力衰竭大鼠骨骼肌萎缩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骨骼肌萎缩的原因之一,氯沙坦可能通过改变bax/bcl-2比值减轻心力衰竭大鼠骨骼肌的萎缩和凋亡.
  • 摘要:实体瘤要克服体积限制而继续生长需要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机理已逐渐成为肿瘤研究和临床治疗的热点领域.现在已经知道,主要由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的VEGFs和angiopoietin可诱导肿瘤血管生成.反之,其他一些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如thrombospondin和angiostatin,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使肿瘤处于休眠状态.实验和临床结果均表明肿瘤转移过程也依赖于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本文就一些主要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机体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它的复杂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和AT<,1>受体拮抗剂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有效性,促使人们对RAS的新靶点研究产生极大兴趣.2000年新发现的ACE2,属羧单肽酶,可使血管紧张素AngⅡ降解为AngⅠ-7.其分布具有器官(心脏、肾脏、睾丸、肺脏和胃肠道)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特异性.ACE2是心脏功能的必需调节剂,也神秘地成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的功能受体.ACE2抑制剂可能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和SARS有价值.我们通过对ACE2的基础研究,企图揭示ACE2在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
  • 摘要:CD147是一种新的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D147分子在癌组织、RA滑模组织及正常组织等均有表达,但在瘤组织和RA滑模组织高表达.编码CD147的基因定位于人19号染色体19p13.3,与MHCⅡ类β链及Igk链Ⅴ区基因有一定同源性.人CD147分子曾有多种不同的命名,包括TCSF/EMMPRIN,M6,Basigin,Neurothelin;与小鼠Basing/gp42,大鼠OX-47/CE-9,鸡HT7/5A11等不同多种属抗原有较高同源性.为此第六届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协作组会议将来自各实验室不同的命名统一为新的CD编号CD147,分属内皮细胞组.在肝癌单抗HAb18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克隆了其靶抗原HAb18G的cDNA片段(长度1.6kb),证实其序列与CD147分子碱基序列高度同源,进一步分析开放读框,表明两种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一致,命名为HAb18G/CD147分子,是CD147分子新成员.并研究其在肿瘤转移、病毒整合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形成过程中效应分子及细胞间相互作用机制的规律,为治疗肿瘤、病毒感染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提供了结构全新的多肽类先导化合物.
  • 摘要:目的:观察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γ(PPARγ)在大鼠心肌肥大过程中的作用,探讨PPARγ作为心肌肥大防治靶点的可行性.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的心肌和非心肌细胞,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建立体外心肌肥大模型,并用不同浓度的PPARγ内、外源性激活物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吡格列酮作用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肥大特征性基因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mR-NA的表达,以MTT比色法和<'3>H-TdR掺入实验检测非心肌细胞增殖情况,以<'3>H-亮氨酸掺入实验检测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并用软件分析心肌细胞表面积.结果:肥大模型出现后,心肌细胞表面积、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mRNA的表达以及蛋白合成速率增加;非心肌细胞增殖活跃,但ANP和BNP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PPARγ激活物15d-PGJ<,2>和吡格列酮可以逆转这些变化,同时下调非心肌细胞的ANP和BNP mRNA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PPARγ作为负性调控因子参与了心肌肥大发生发展的过程,很可能成为未来心肌肥大防治的重要靶点.
  • 摘要:在HIV生命周期中,病毒反式激活蛋白Tat与反式激活应答序列TAR RNA的识别与相互作用是HIV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关键环节.根据Tat对TAR分子识别的关键因素以及TAR RNA序列具有高度保守和相对不易变异的特性,建立了基因水平靶向HIV Tat-TAR的抑制剂活性评价新方法,即将以HIV LTR为启动子,含有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质粒与Tat表达质粒瞬时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ELISA方法检测报告基因CAT的活性,考察化合物对Tat反式激活作用的影响.通过对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以TAR RNA为靶的β-咔啉系列、异喹啉系列、海藻糖系列和博莱霉素系列等化合物抑制Tat反式激活活性的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普遍应用性.应用SIV-CEM×174系统考察了4个系列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抗SIV的活性与其对Tat反式激活的抑制活性相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此方法针对明确靶点,不依赖于P3实验室的苛刻条件,而且用ELISA的方法代替了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相对于传统方法更为简便、快捷、灵敏而且重视性好.对其中部分活性较好的化合物进行抗HIV的体外细胞筛选结果更进一步说明我们所建立的靶向HIV Tat-TAR的抑制剂活性评价方法为抗HIV药物的筛选开辟了新的途径.
  • 摘要: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学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谱直接认识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组学"而来的大量信息.代谢物组学已经用于评价实验动物模型和评价外源物产生的一系列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组织损伤.代谢物组学是新药研究开发的重要方法,可用于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新药筛选、安全性实验和作用机制研究,在模型识别和确证、药物筛选、作用机制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同样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摘要:新药发育毒性评价与研究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和早期毒理学筛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动物GLP试验是目前各国新药上市前必须开展的发育毒性评价试验项目.EST、微团培养和着床后全胚培养等体外发育毒性筛选系统具有测试通量高、样品消耗少、实验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在新药发现早期新化学实体的发育毒性初筛、发育毒性的作用机制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近年来,随着人类及多种模式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新药发现和开发逐步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已逐步应用于药物发育毒理学研究.另一方面,随着发育生物学的蓬勃发展,发育毒理学家开始采用线虫、果蝇、斑马鱼和小鼠等经典模式生物,以及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动物等相关实验模型进行发育毒性评价和研究;并逐渐形成一种以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和毒理基因组学多学科协作的发育毒理学新型研究模式,探讨发育毒物所影响的信号转导过程和途径、病理发生机制和风险评价模式.
  • 摘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成为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成就之一.这些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药物研究与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新时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后续功能基因组、结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计划的实施,深刻地改变了药物研究开发的思路和策略,形成了新药研究的新模式——从基因功能到药物.与此相应,国际上创新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如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和生物信息学等与药物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以发现和验证新型药物靶点作为主要目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二是理论和结构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一些新兴学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新药的发现和前期研究中,使新药研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对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 摘要:近20年来,靶标特异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大大加强了我们研究复杂生物途径和过程的能力.透过细胞膜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快速与靶标蛋白结合,从而抑制或加强靶标蛋白调控生物途径或网络的能力,影响整个生物体的基因表现型.因此,与靶标蛋白或核酸或其他生物大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是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工具.这一在传统药理学上被用于研究药物作用机理的方法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一门新的学科——化学遗传学(chemical genetics),有人也称之为化学生物学.
  • 摘要:蛋白质相互作用及蛋白质网络研究是后基因时代药物设计的新关注点.作者的实验室针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发展了进行蛋白质界面分析及分类的方法;建立了定量计算蛋白质-蛋白质结合自由能的统计平均势方法,发现蛋白质界面上存在着弱的氢键作用模式;发展了可用于非同源蛋白质连续功能位点的嫁接方法,并在实际体系的研究中取得了成功.
  • 摘要:本研究通过猪内皮细胞诱导的人淋巴细胞的增殖模型,利用<'3>H-TdR掺入及流式细胞术的方法研究了雷公藤红素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说明雷公藤红素在10μg/ml至10<'-3>μg/ml的范围内都有抑制作用,其中10μg/ml至0.1μg/ml的范围内属于强抑制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5,7,8取代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效果.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包构建一个三层的BP神经网络,对数据集进行计算,并将结果与线性回归的进行比较.结果:神经网络法的误差平方和为0.3042,小于线性回归法,预测的相关系数为0.86.结论:神经网络方法获得了比回归模型更精密的拟合.
  •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在新药开发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百业经药,政出多门,国营制药企业面临的困境,假冒伪劣药悄然上市,新药研究滑坡,中药研究徘徊不前,洋药抢摊等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6点理性体制,加强改革,整顿市场的有关建议.
  • 摘要:目的:以乙醇制备杨树芽鳞粗提物PBE,以已知活性杨树抗癌成分白杨素为对照,研究其抗肿瘤活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集加杨芽鳞,提取醇溶性成分PBE.以顺铂和白杨素为阳性对照,检测PBE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在光镜与电镜下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以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分析细胞凋亡状况.结果:PBE对肿瘤细胞系BEL-7402、CNE、NCI-H460、S180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8、6、4和12μg/ml,最小有效剂量分别为0.4、0.5、0.8和1.0μg/ml.而PBE对人正常肝细胞L02未见明显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学分析未发现PBE使细胞凋亡率发生明显变化.在PBE作用下7402细胞出现明显形态学变化,包括分裂相细胞减少、细胞表面微绒毛样突起明显增多、细胞连接消失、胞质内积累大量囊泡等.细胞凋亡率未发生明显变化.PBE可与顺铂协同作用抑制肿瘤细胞7402,而白杨素与顺铂的协同作用则不明显.结论:PBE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显著抑制和杀伤作用,并与凋亡促进药物顺铂具有协同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变膜限区室结构、影响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影响微丝系统有关,而非与凋亡途径活化有关.
  • 摘要: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医疗和制药行业中造成的危害极大.据1998年的一项统计表明,美国医院中每年有10万名病人因为药物的毒副作用而死亡,是美国人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而在我国由于医疗卫生水平落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更加严重.另外,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具有良好药理活性的药物因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少数个体严重的毒副作用而被剔除,造成前期巨大投入的浪费和新药研制成本居高不下.由于不同的患者对同一剂量的相同药物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表现出不同的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因而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是导致目前"统一型医疗模式"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与剂量的"个体化医疗模式"将是今后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个体化医疗模式的施行有赖于相关学科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完善.本文予以讨论.
  • 摘要:本文介绍了采用生物芯片技术进行运动兴奋剂检测的理论和实验结果,针对兴奋剂在人体内的作用本质,提出了基于受体结合原理的蛋白质芯片检测策略,建立了受体芯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对β肾上腺受体拮抗剂、类固醇同化激素及麻醉镇痛剂的实验检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0.01nM,高于药检要求10<'2>~10<'5>倍.结果表明,蛋白质芯片不但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兴奋剂,还可以利用Ki值确定同一类型中的不同违禁药物,为大型赛事或日常训练中兴奋剂检测提供了一种敏感、经济、快捷的初筛工具,同时为新药发现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 摘要:LAPTM4β(lysosome-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 4 beta)是本室近年发现并克隆的一个新的原癌基因.编码两个功能相互拮抗的蛋白质:LAPTM4β-35和LAPTM4β-24.LAPTM4β-35在来自于单层柱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如人肝癌、乳腺癌、胃癌、肺癌、结肠癌等表达上调.Northern及Western Blot分析分别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证明LAPTM4β在绝大多数人肝癌组织显著高表达,其表达上调的幅度与分化状态负相关.转染实验证明,LAPTM4β-35过表达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包括增殖加速、失控,成瘤,迁移及侵袭增强;而LAPTM4β-24过表达的细胞则丧失克隆形成能力并走向凋亡.提示阻遏LAPTM4β-35的表达和上调LAPTM4β-24的表达对某些肿瘤可以作为基因治疗的目标.LAPTM4β-35过表达还可活化其他原癌基因,例如早期即刻反应基因,c-myc、c-fos、c-jun;并上调这些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调控的增殖调节蛋白,如cyclin D1和cyclin E.再者,LAPTM4β-35在肝癌细胞存在于质膜、胞内体及溶酶体,并且是细胞增殖调控信号分子的一个组装平台:LAPTM4β-35可与EGF受体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层粘连蛋白的α6β1整合素受体相结合,参与EGF及层粘连蛋白基质所启动的信号转导,并涉及PI3K-AKT,FAK-MAPK等信号途径,指明明增殖相关的信号分子的受体可在质膜中通过LAPTM4β蛋白而整合.同时提示LAPTM4β-35参与的上述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物设计的靶标.此外,针对LAPTM4β第二胞外区表位的抗体,LAPTM4β-EC2-pAb,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系的增殖.指明针对该表位的人源化单链抗体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可能性.总之,LAPTM4β的发现、克隆和功能研究为针对肝癌的基因治疗、药物设计和抗体治疗开拓了新的途径.
  • 摘要: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产物谱变化的一种新的系统方法,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从早期发现到临床开发的新药研制全过程.体内某种生物分子或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毒性损伤的评价指标.血浆或尿液代谢物的"整体模式"或"指纹"比单一靶标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预见性.高场核磁(NMR)与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使代谢组学成为现实.这种技术可以无伤害地观察动物生理状态,动态评价药物毒性效应.与毒理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相结合,代谢组学可以从基因型到表型完整地评价药物的毒性.本研究建立了代谢组学方法,并以引起肝脏、肾脏毒性损伤的化学物(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代谢组学技术,以毒性损害代谢产物的变化为主要研究途径,初步获得抗癌药物Z24致肝脏损害及中药关木通致肾毒性损害的"代谢产物谱",确定它们各自毒性所具有的特征性"信息谱",寻找不同靶毒性作用生物标志物,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快速早期筛选方法.
  • 摘要: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组研究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焦点之一.蛋白质组学集生物技术、分析技术、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等之精华,采用大规模、高通量、高速度的技术手段,通过研究全部基因所表达的所有蛋白质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表达谱和功能谱,全景式地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蛋白质组是开发疾病防诊治药物和技术的直接靶体库,将蛋白质组技术应用在生物靶标发现及新药研发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就蛋白质组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 摘要:环氧合酶-2是设计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的靶酶,本文综述近年来呋喃酮衍生物类COX-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摘要: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orpha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oGPCRs)是最重要的潜在药物靶点,对于创新药物研究意义重大.根据已有文献及相关基因数据库提供的信息,我们首先利用RT-PCR从人结肠组织获得oGPCR某一成员的氨基酸编码序列,称之为hGPCRc;然后又以健康志愿者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了同样大小的DNA序列,测序显示二者个别碱基不一致,但所对应氨基酸序列并无差异.相关软件分析结果显示:hGPCRc定位于人染色体13q32.3,与小鼠、大鼠的对应物序列同源性高达85﹪,但与人源其他已知基因的同源性较低,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了七个跨膜区段的结构域.因此,hGPCRc符合GPCR的结构特点,应为人类oGPCRs的新成员.
  • 摘要:被称为"药物宝库"的芋螺毒素库,是一种近乎无限的药物资源,也是当今海洋药物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备受世界药学界的关注.芋螺毒素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强,对电压门控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包括少数G-蛋白相关受体)的作用靶位选择性极高,已成为药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有力工具和新药开发的新来源.生活在热带海洋中的芋螺在我国仅存在于南海,是海南特有的药用海洋生物资源.本文系统地概述了芋螺的生物学特性、芋螺毒素的药理活性、芋螺毒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芋螺资源现状,并对海南产芋螺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论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