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首届中国湖泊论坛
首届中国湖泊论坛

首届中国湖泊论坛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1-12-10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江苏省科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水利学;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水产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可持续发

会议文集: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近年来,太湖流域湖滨带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如何解决湖滨湿地退化及水体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针对太湖的现状,充分利用水生植物在污染和退化水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开展湖滨湿地恢复工程,促使太湖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得以恢复.然而目前普遍的状况是重恢复轻管理,导致湿地恢复工程的综合效益难以有效发挥.因此,对湖滨湿地芦苇收割后的生态环境效益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芦苇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控制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收割和自然保留两种处理下湖滨湿地芦苇的生长状况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情况,旨在为湖滨湿地恢复工程的管理与维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收割后芦苇生长性状表现为生物量增大、株高增高、株茎增粗、密度下降,收割对芦苇的株高和密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收割只对土壤有效磷产生了显著影响,收割后的芦苇生境下土壤表层(0~10 cm)、中层(10~20 cm)和下层(20~30 cm)有效磷分别减少了25.73%、21.70%和30.23%,而收割对其他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很小;(3)两种处理方式下的袁层土壤化学性质均表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即春秋两季的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全氮及速效钾含量高于冬季和夏季.
  • 摘要:随着湖泊等淡水资源危机问题日趋紧迫,开发新型节水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采用微波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水处理杀生剂.首先,通过邻苯二胺和氨基氰在微波下合成了2-氨基苯并咪唑,微波辐射时间为10 min,微波功率为300 W,产物的收率为78%.再将2-氨基苯并咪唑与苯甲醛在微波辐照下反应,合成了N-苯并咪唑基-1-苯基亚胺,微波辐射时间为12 min,微波功率为400 W,产物的收率为85%.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仪和1 HNMR表征确认.该药剂的杀生性能良好.
  • 摘要:文章分析了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地位.洞庭湖区域属于富裕的江汉平原,有较好的工业基础,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地区的一些重要港口城市及商埠,依托周边丰富的农副产业资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有比较好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洞庭湖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和湖南省重要的粮食、棉花、麻类、芦苇、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和输出基地.旅游业则是洞庭湖区域的特色产业.洞庭湖区域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主要是生态环境保护难、经济发展基础差、统筹发展能力弱.文章探索了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要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品牌,打造生态环保工业品牌,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打造现代生态航运物流品牌.文章认为,要从制定大规划、创新大体制、引进大项目、推进大整治、营造大环境等几个方面科学制定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措施.
  • 摘要:鄱阳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备受国际国内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保护鄱阳湖湿地以及依赖这块湿地越冬的候鸟,成为社会大众积极关心的一个课题.本文从鄱阳湖当前面临的问题谈起,阐述了对鄱阳湖实行全湖管理的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 摘要:铜绿微囊藻(Microc ystis aeroginosa)是最常见、危害较大的水华藻类.为了探讨微囊藻发生暴发性繁殖形成水华的机理,我们在实验室研究了Na、Fe、Mg三种元素与铜绿微囊藻生长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条件下,Na元素浓度在2~800μg/mL的范围内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以400 μg/mL的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促进最大;Mg元素浓度在20~280 μg/mL的范围内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又以20μg/mL时的浓度促进作用最大;Fe(Ⅲ)的浓度在0.05~2.0μg/mL的范围内,随着铁元素含量的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提高,其中以2.0μg/mL的浓度促进作用最大.该研究对于全面探讨微囊藻水华形成的机制及其防治有一定意义.
  • 摘要: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中担当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角色、地位和作用,随着人类对湿地生产活动及开发利用的不断增加,湿地保护彰显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社会课题,如何更有效地推进湿地保护的社会进程,启动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也日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笔者结合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有关实际就实施湿地生态补偿作出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 摘要:本文就浙江省湿地生态保护利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各级政府、社会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利用的同时,针对日益减少的湿地生态资源、环境污染、面积微缩、防洪调蓄能力减弱等,就如何保护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能高度重视湿地的保护利用,努力形成湿地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完善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实现人与湿地的和谐发展.
  • 摘要:为研究长潭水库底泥中氮磷释放强度和规律,分析底泥释放对水库水质的影响,进行室内模拟实验.2011年4-7月监测分析底泥氮磷含量,并进行浸泡实验,定期监测实验箱TN、TP、水温及pH.结果表明,受底泥氮磷含量、水温、pH的综合作用,各实验箱氮磷释放显著.底泥全氮、全磷含量越高,释放量越大,释放强度越大,2# TN、TP释放量分别为40.10 mg与18.48 mg,释放强度分别为13.37mg/(m2·d)、6.16mg/(m2·d).参照室内实验的氮磷释放强度,若长潭水库底泥释放100 d,TN浓度将增加0.06 mg/L,TP浓度将增加0.03mg/L,TP由Ⅱ类水转变为Ⅲ类水.
  • 摘要:随着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要求,通过对湖泊水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对水生态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来达到维护湖泊水生态系统的健康,逐步实现湖泊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模糊层次分析法运用到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对重要性的研究中,改进了传统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存在一致性不易检验和构造主观性强等缺点,应用9个语气算子和定量标度相对隶属度的关系对各项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所占的权重进行排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了各项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的相对重要性,为湖泊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
  • 摘要:近年来,跨省界湖泊的蓝藻水华污染事件及其处理处置方式已成为流域和区域相关方开展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管理的突出难题.本文在分析联合治污机制的内涵及其特性、国内外联合治污模式及其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省际边界跨界湖泊蓝藻水华控制的联合治污机制的相关要素及其框架体系,包括责任方分析、联动对象的界定和确认、联合治污范围、联合治污实施平台(方式)、联动治污的责任和目标、主要制度设计等.进而以淀山湖为例,提出了苏沪跨省界加强淀山湖蓝藻防治的联合治污机制的框架体系设计,有利于相关政府部门通过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和促进淀山湖水环境的逐步改善与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 摘要:在充分研究白马湖特点、存在问题及相关规划等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治水思路和生态治湖的新理念,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等有效措施,恢复白马湖及滨湖圩区的滞蓄能力,提高防洪除涝标准;改善白马湖水质,发挥其备用水源地功能;推进综合保护开发,改变白马湖地区单一依赖渔业生产的经济现状,形成生态旅游体系,发展区域经济.
  • 摘要:煤城淮北自建市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8亿多t原煤,同时由于采煤沉陷形成了独特的"四库、五湖、九河"的水网构架.通过对现状水网的分布、生态、环境的分析,结合当前技术条件和未来城市转型的机遇,对湖泊湿地水网的规划、水质的处理、生态的修复以及生态区划进行深入的研究,最终给出合理的建议,为淮北市的美好明天绘制出蓝图.
  • 摘要:由于人口过速增长和不合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等种种原因,江西历史上也出现过山区毁林种粮、湖区盲目围垦和酷渔滥捕等短期行为,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等区域性的环境与发展不协调问题,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江西省山江湖工程,应用流域综合管理理念和生态经济理论,以流域为单元,按照流域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发育与退化规律,流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规律,系统考虑流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和组织布局生产力,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对水土及其他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寻求恢复和保持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为实现流域内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一次探索与实践.本文将总结江西省山江湖工程过去近二十年来在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供其他类似地区参考和借鉴.
  • 摘要:加强湖泊的保护、修复需要大量资金做保障,而资金的严重不足已成为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筹措湖泊治理资金,是我国湖泊治理工作的急迫任务.笔者总结了近些年来部分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加大湖泊治理资金的筹措力度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从依靠政府保障、发挥资源效应、突出市场化运作、实施湖泊经济补偿制度等方面建立湖泊治理资金筹措机制的基本构想,探索了通过政府筹资、政策融资、招商引资、租赁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补偿聚资等思路和办法,以求通过多元化、多渠道的筹资方式缓解湖泊治理资金不足的问题.
  • 摘要:文章论述了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核心功能区的意义,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二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三是造福湖区群众的最佳选择.文章提出了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核心功能区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在加快现代生态工业建设、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加快现代航运物流建设、加快现代生态旅游建设、加快现代生态宜居建设等方面,共同应对生态经济和民生挑战,携手推进发展.文章认为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核心功能区,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功在当前,利在千秋,需要社会各界在加强统筹推进合作、总体规划互补发展、加强治理保障建设等方面共同关注、合力推进.
  • 摘要:基于太湖流域水体污染问题,探讨太湖流域水污染的新型治理模式.针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现状,提出应构建太湖流域水污染合作治理模式:建立太湖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跨行政区合作防治的组织体系;健全太湖流域与行政区域相互合作、互相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太湖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跨行政区合作防治的执行机制;建立太湖流域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
  • 摘要:洞庭湖区域旅游资源丰富,除了久负盛名、饮誉海内外的岳阳楼、君山、屈子祠、桃花源外,还有许多旅游资源尚处于待认识、待开发中.环洞庭湖区域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特色鲜明.目前洞庭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少数重点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大多数旅游资源尚未被认识与开发和利用;尚未形成环洞庭湖的旅游产业带概念及洞庭湖旅游精品线路;洞庭湖区域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过境性;旅游商品开发粗放;血吸虫病存在影响水乡旅游.系统开发洞庭湖区域旅游资源发展环洞庭湖旅游产业圈的条件具备.从旅游消费需求的动力来看,按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了3 000美元之后,便会出现"消费革命",旅游消费热点便开始形成."十一五"以来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观,为发展环洞庭湖旅游产业提供了条件.环洞庭湖旅游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重点地区及标志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取得明显成效并积累了经验.洞庭湖各市、区、县对发展旅游业都具有积极性.为了加快洞庭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以带动和促进洞庭湖区域的城镇化、工业化,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特对发展环洞庭湖旅游产业提出几点对策思路:进一步从战略上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切实加强领导;全面对环洞庭湖区域旅游资源进行一次勘查、摸底、分类、排队,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洞庭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建设一批环洞庭湖旅游线路;把发展环洞庭湖旅游产业与加快洞庭湖区域城镇化结合起来,建设一批旅游名市、名县、名镇,打造一批区域旅游品牌;加大环洞庭湖地带旅游业基本要素建设;出台有关支持环洞庭湖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摘要:自然地理、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影响着湖泊富营养化过程,准确分析与刻画自然与人文因素影响的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驱动机制是制定湖泊流域富营养化防控策略的科学依据.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密切相邻,赋存着较多的物质与能量流动,因此,不同行政区划内水环境污染物存在较大的空间相关特性和相似性,在耦合空间作用机制的情况下,厘清水环境污染物负荷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与强度,可提高流域水环境污染物负荷估算的精度,且是实现总量分配的前提.本文收集了2009年太湖流域31个县市行政区的水环境污染物(COD、NH3-N、TN、TP)的负荷数据、人类活动强度表征指标及流域自然地理特征数据,构建了空间计量分析模型,计算出其TN、TP、NH3-N、COD的Moran's I指数分别为0.318、0.359、0.309、0.226,表明太湖流域湖泊水环境污染物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对比分析了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物负荷影响因素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与OLS模型的估计结果,通过λ、ρ的显著性测度,表明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物负荷存在较强的空间滞后和误差效应,因此在模型中引入空间误差与滞后效应能更精确地测度出流域水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与强度,进而为厘清自然与人文因素影响的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驱动机理奠定了科学基础.
  • 摘要:治理蓝藻暴发是世界性难题,但采用恰当方法可得到相对较快控制和治理.太湖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蓝藻暴发、规模"湖泛"、富营养化、生态退化,均与治理蓝藻暴发密切相关."水华"与蓝藻暴发有同异,蓝藻暴发必然是"水华",而"水华"不一定是蓝藻暴发.蓝藻暴发可富集N、P,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暴发及死亡期.影响蓝藻暴发因素主要是种源及水文气象、营养物质、生物及其种间竞争等生境.蓝藻暴发主要在太湖西半部、北部湖湾.治理思路是削减蓝藻数量和治理富营养化相结合;削减蓝藻数量持续超过蓝藻增殖量时,蓝藻暴发程度就能持续减轻,直至消除;分水域治理.治理措施概括为控源截污、打捞蓝藻、生态调水、生态清淤和生态修复五类工程技术措施及相应保障措施.控源截污减少外源入湖是最基本的长期措施,效果显示缓慢;打捞蓝藻是标本兼治的长期措施,见效较快;调水是带走蓝藻和增加环境容量的有效措施;清淤是清除蓝藻种源和减少N、P释放的必要措施;生态修复是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抑藻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长期措施,效果缓慢,其主要作用是改善生境.自2007年供水危机至今治理太湖取得阶段性良好效果,持之以恒至2030年可消除蓝藻暴发现象.
  • 摘要:洞庭湖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国家重要的商品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素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优良.文章认为应将环湖地区打造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成为对接长株潭、参与区域分工和合作的重要产业发展基地.文章提出了以益阳市为例环洞庭湖区域产业发展的原则.一是统筹发展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环湖优势,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商贸流通、湖乡旅游,统筹推进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提高开发的综合效益.二是可持续发展原则.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整体考虑近期与长远、全局与局部的发展,确保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协调同步.三是联动发展原则.坚持区域协作理念,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发展协调机制,谋求最佳的开发效益,形成巨大的发展乘数效应.四是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努力培育既能够发挥环湖地区资源优势,又能够广泛集聚域外要素资源的新体制.积极培育一批高效益、外向型的企业集团,尽快形成相对完整的产品体系,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领域.
  • 摘要:发展都市农业有利于发挥洞庭湖区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腹地作用,是促进洞庭湖区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都市农业有关理论,针对洞庭湖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洞庭湖区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区域布局与战略措施.
  • 摘要:湖泊水资源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饮用水的重要来源.湖泊水资源是现今非常重要的淡水资源,关系周边大城市用水安全.因此,实时监控湖泊的水质状况是必要的.湖泊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湖泊监测系统是保证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扼要综述湖泊水资源特点、湖泊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等相关问题,从保护湖泊水资源角度出发,提出湖泊水资源监测系统的必要性,介绍利用最可靠、最经济的GPRS通信平台,为保证湖泊水文资料可靠的实时收集而组建的湖泊水资源水文资料实时收集系统.
  • 摘要:南湖是浙江五大名湖之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革命红色旅游基地,保护好南湖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南湖的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嘉兴市政府通过加大对南湖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采取截污工程、南湖清淤等工程措施,较好地改善了南湖的生态环境,南湖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得到恢复.通过对2002-2010年南湖水体的水质监测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影响南湖水质的主要因子和水体超标物质的削减率.分析表明,通过综合治理,南湖的水体水质总体在向好的趋势发展,但受流域性水环境的影响,目前南湖的水质未能划到水功能区目标水质,不能令人满意.为了实现南湖岸绿水清的美好湖景,进一步提出了用生物浮岛技术,增加湖体水动力学,限制南湖游客规模,定期清淤和采用植物措施等改善南湖水体水质的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 摘要:流域非点源污染物负荷的估算与流域最佳管理措施的实施对流域污染物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论文以内蒙古乌梁素海流域为研究区,运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PLOAD对乌梁素海流域的湖泊营养物总氮磷量进行了计算,并利用Landsat-TM遥感影像开展了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人机交互解译工作,基于计算结果遴选了流域内污染物负荷量最大的10个子流域单元,依据其土地利用类型的自然与社会属性设计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模拟了实施设计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最佳管理策略下的各子流域氮磷削减效率,分别为54.68%和41.54%.论文的模拟结果将为乌梁素海流域的水环境保护与探索以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为主体的最佳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 摘要:水环境退化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对受损的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恢复,促进良性的生态演替,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湿地水环境生态恢复技术已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焦点.湿地水环境恢复主要有生态拦截技术、湿地植物净化技术、水生动物净化技术、基于水环境处理的人工浮岛技术、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等.这类技术在美国、日本等已得到较为成功的应用,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应针对多种生态恢复模式的组合进行深入研究,并选取典型湿地水环境恢复实施示范工程,对各项恢复技术进行集成,加以推广应用;同时,深入湿地水环境恢复的基础理论研究,探讨其内在的规律和机理,建立湿地水环境生态恢复技术标准和规范,完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体系,为该技术在我国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 摘要: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和改善鄱阳湖生态环境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我国对鄱阳湖泥沙及沙地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在鄱阳湖泥沙来源及变化趋势、沙地形成及其变化、沙地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展望和建议.
  • 摘要: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制度建设是水污染治理成功的关键因素.太湖流域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已经逐步具备形成综合治理的制度基础.在分析太湖流域和切萨皮克湾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可比性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两个流域在水污染治理的政策过程、组织执行体系、信息支持与管理创新等三个方面的制度差异.制度比较结论显示,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近期应重点在综合执行机构建设、公众参与和信息共享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力度,以形成有效的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体制.
  • 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形成需求消费效应、产业协同效应和资源节约效应,从而可以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 摘要: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就农业而言是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在农村方面而言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对于湖泊地区来说,一方面其丰富的水资源为粮食生产、渔业养殖等农业生产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湖泊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环境资源功能.充分发挥湖泊地区优势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并在此过程中促进湖泊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发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
  • 摘要:小浪底水库自1999年投入应用以来多次发生异重流,包括多次人工塑造异重流.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小浪底水库发生的异重流进行实际观测,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根据小浪底水库各断面实测资料分析异重流的厚度、平均流速、平均含沙量等要素变化规律,发现异重流各要素,如异重流厚度、平均流速、含沙量沿程逐渐减小,当通过八里胡同时,由于河道变窄,异重流的厚度、流速、含沙量及粒径都有增大现象,通过八里胡同后又是逐渐减小.
  • 摘要:选择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固城湖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重建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流域营养盐氮、磷的蓄积历史.模拟重点讨论了人类活动(主要是围垦和农作物耕作模式)与气候变化(主要是温度和降水)对固城湖流域营养盐氮、磷输移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①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土地围垦后(1981-2000年),固城湖流域营养盐氮、磷入湖通量分别为389.73 t/a和43.93 t/a,与围垦前(1951-196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6.8倍和4.7倍;②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较显著,其中降水与径流量成正相关,而温度仅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配.
  • 摘要:地处苏北平原的白马湖是典型的、极具代表性内陆淡水中小型湖泊,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走水路、奔小康"风潮,周边逐年被围垦,湖面大幅被圈围养殖,17.01万亩的湖泊被种养圈占的面积一度达到15.58万亩,白马湖逐渐演变成为"白马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失去了湖泊应有的行洪蓄水、涵养生态和调节气候等功能.目前,白马湖作为淮安市可依赖的备用水源地,以及国家南水北调东线通道,它的战略意义渐渐凸显,进行白马湖综合治理,恢复湖泊生态原貌,实施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地政府决策和推动下,以退围(圩)还湖为主要手段的白马湖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开展,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迅速达到预设目标,共涉及渔(农)户1 811户,其中渔民6 250人口,退围(圩)面积10.8万亩,补偿资金总额近3亿元,767户专业渔民安置到位,完成养殖安置面积2.2万亩,过程平稳迅速,未发生群体性事件.此文将此项工作的主要设想与规划、实施过程中遭遇的资金筹措、补偿兑付、污染控制以及工作衔接等问题和已采用的一些做法加以归纳分析,供其他中小湖泊综合治理时借鉴参考.
  • 摘要:梁子湖湿地处于武汉向鄂东南大中城市辐射的过渡地带和武汉城市圈腹地,地跨武汉城市圈四市,梁子湖湿地的水资源是周边地区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是武汉城市圈应急备用水源地和Ⅱ类水源保护地.梁子湖湿地担负着保护武汉、鄂州、黄石、咸宁四市防洪度汛的重大使命,事关湖泊周边100多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关系着武九铁路、武黄高速、武鄂黄(石、冈)、106国道和316国道等重要干线及沿湖数百家重点工矿企业的安危.保护好、利用好梁子湖湿地,发挥其生态屏障功能,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摘要:文章分析了长江流域建设发展要求增加冬季淡水资源,长江流域年供水量增加,长江枯季水质保护需补充淡水径流量,长江航运要求增加枯季径流量,仅有三峡水库难以保证长江冬季水质和生态安全.文章阐述了洞庭湖水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保障水源.据1995年新测得1∶10 000水下地形图量算,洞庭湖天然湖泊和洪道面积3 900多km2,调蓄容积约250~280亿m3.1998年8月22日城陵矶最高洪水位(35.94m)时,卫星影像图上洞庭湖最大水域为3 900多km2,总调蓄水量280亿m3,为长江最大调蓄湖泊.文章认为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剂补水湖泊,过去人们重视洞庭湖的"调洪削峰"作用,对洞庭湖的"蓄洪补枯"作用研究较少.然而洞庭湖对长江冬枯的补水作用十分重要.文章提出要加强洞庭湖蓄洪储水建设.根据"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三峡水库运行后,应加强洞庭湖的综合治理.除加强堤防建设和蓄洪建设,更应考虑蓄水保水和生态保护等新机制.垸内扩内湖蓄洪储水的方式,挖湖储水方式可采取西洞庭湖建设低坝储水、建设综合枢纽工程蓄水等办法,改善和增强洞庭湖天然湖泊的调蓄功能.
  • 摘要:高锰酸盐指数是地表水体水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它也是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的基本参数之一.对三峡水库干流水体而言,高锰酸盐指数也是几个常见超标项目之一.三峡工程对水质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由此,分析了三峡库区蓄水前后(蓄水前1998年至2002年,蓄水后2004年至2009年)干流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同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库区干流高锰酸盐指数的时空分布出现新的特点.近坝水体高锰酸盐指数浓度显著降低,如太平溪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浓度比蓄水前下降了约30%;蓄水后年内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仍然是丰水期>平、枯水期;蓄水后,库区干流高锰酸盐指数浓度整体上表现为从库尾至库首沿程下降,从涪陵下游的清溪场断面至坝上太平溪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下降幅度约50%~60%,尤以丰水期沿程下降最为突出.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以上变化特征缘于库区水位抬高后,流速减小导致的澄清作用,即高锰酸盐指数所代表污染物中的一部分随泥沙发生了沉降.
  • 摘要:本文以上海临港新城人工开挖的大型湖泊——滴水湖为例,从湖区底质及污染源分析着手,根据8年常规水质指标和生物指标监测数据,分析大型人工湖泊生态环境成长演变过程、演变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在富合营养盐的盐碱地底质条件下,控制入湖污染物及人工干预对人工湖泊的生态环境演变起重要作用.通过对湖泊水质和生物连续监测,发现自蓄水后水体就达到富营养程度,但湖区生态环境呈现常规水质相对稳定,浮游生物群落正从无序向有序演变,并向成熟稳定发展.人工湖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营养丰富的底质、引水水质、雨污排放和湖泊开发等.本文总结大型人工湖泊成长演变趋势,提出加强湖区及周边水系生态环境监测,严控营养物质排入湖区及周边水系,加强湖区生态环境与修复建设,积极改善引水水源有条件进行调水等对策措施.
  • 摘要: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污染物排放与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流域河网水质污染及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本文在分析流域水环境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各阶段保护目标,根据流域各水利分区的特点,分析了水资源保护格局,提出了对策措施,并就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议.
  • 摘要:遗鸥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于其繁殖栖息地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遗鸥繁殖地及变迁的分析,确定桃-阿海子和红碱淖为遗鸥重点保护区,目前的最大繁殖栖息地在红碱淖,两湖应采取联合互补方式共同保护遗鸥种群.通过生态系统结构及繁殖地构建遗鸥生存的水文临界条件,桃-阿海子最小面积维持4.88km2,红碱淖最小面积维持23.8 km2.
  • 摘要: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结合理论分析,分析了长江与洞庭湖水位与流量的关系以及洞庭湖的调洪作用.在此基本上分析了三峡蓄水对洞庭湖的枯水位的影响.现状条件下,平水年,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前10天左右洞庭湖多出水量约29×108 m3,后期少出水量近10×108m3.三峡水库蓄水期间,长江干流和洞庭湖区水位下降约1.8m,洞庭湖枯水期提前了1个半月左右.如遏枯水年,三峡水库蓄水对洞庭湖水位下降的作用将更大.现状条件下,三峡蓄水期使松滋口分流量减小接近50%~80%,洞庭湖尾闾同期流量减小约43%,水位下降约1.2~0.8 m.三峡水库长期运用后,由于干流河道的冲刷,干流河道和洞庭湖区水位还将有较大下降,三峡水库蓄水对洞庭湖的影响将随时间而进一步发展.
  • 摘要: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而近年来随着秦淮河流域城市化迅速崛起,流域城市化发展对流域下垫面及水文过程、孕灾环境均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该地区洪涝威胁日趋加大.这不仅影响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对人们生活产生较大威胁.为此本文以遥感和GIS为支持,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影像、地形图资料以及长系列降雨径流资料的分析对比,初步探讨了秦淮河流域城市化发展对下垫面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变化、域降雨径流以及河道水位变化的影响,分析了流域城市化下水文与水资源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城市化地区水资源保护与防洪减灾研究提供支持.
  • 摘要:收集历史监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骆马湖水质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为电导率、总磷、总氮,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防治技术.
  • 摘要:本文利用鄱阳湖流域79个国家气象站1959-2008年的气温、降水、蒸发等气象要素的逐日观测数据,对其采用Standard normal homogeneity test (SNHT)、Buishand range test和Pettitt test三种方法均一化检验,分析了近50年来鄱阳湖流域的气候变化规律.1959-2008年鄱阳湖流域年平均气温为17.9℃,呈波动上升趋势,约上升了0.65℃,其中冬季、春季变暖显著,升温率在-0.06℃/10 a~0.30℃/10 a之间,升温率总体呈北高南低分布.流域年降水量呈略增多趋势,变化趋势不显著,年降水暴雨日数呈略增加趋势,区域性暴雨频次、特大暴雨频次均呈明显增加趋势,而小雨、中雨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这说明流域的降水集中度在增加,加剧了鄱阳湖流域降水时间分布不均,使旱涝等极端事件发生更为频繁.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鄱阳湖发生洪水的频次与太阳活动周长度的关系.研究显示鄱阳湖发生洪水的频次和集中度较高,在22个太阳活动周内241年间鄱阳湖发生洪水共计98次,占40.66%;在太阳活动上升期鄱阳湖发生洪水平均比率为38.04%,其中,百分之五十上升期内发生洪水的比率为21.05%,高比率发生洪水的次数与长度无关;在太阳活动下降期鄱阳湖发生洪水的平均数较大,发生洪水比率为42.28%,但下降期有17个活动周内发生洪水的比率只有35.71%,占总周数的77.27%,比下降期发生洪水的平均比率小6.57%;所有分析均表明鄱阳湖发生洪水的频次与太阳活动周期长度没有线性关系.
  • 摘要: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全球性水环境问题.在其防治技术与措施中,生态治污工程技术相比其他治污技术具有投资、维护及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等众多优点,值得推广应用;然而,受社会经济条件与自然气候的约束,生态治污工程技术的实施要因地制宜.该论文基于调研的六项典型生态治污工程技术的实例数据,计算了六类生态治污工程技术的经济效益,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厘清了各项生态治污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分析表明生物操纵技术和生物浮床技术成本费用低,经济效益好,而人工湿地、人工快速渗滤和高效藻类塘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行成本费用较高.研究结果为生态治污工程技术的改进方向提供了依据.
  •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湖泊国家,湖泊水环境污染问题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政府制定了多项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但是投入大效率低.日本琵琶湖治理的成功经验,给予人们公众参与湖泊保护的启发,推进社区参与湖泊保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 摘要:根据盲数理论定义了湖泊水环境系统盲参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经验磷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盲数化处理,得到各种可能的取值区间及其相对应的可信度.根据对九寨沟内湖泊在一个水文年的监测资料的分析,采用Vollenweider式的经验磷模型,对各个湖泊进行总磷平衡浓度预测.
  • 摘要:天目湖是溧阳市饮用水源地,近年来水质下降与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和旅游产业发展有一定关系.通过对农田、林地、居民地地表径流污染以及畜禽、水产养殖、农村生活及旅游等氮、磷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提出农业化肥减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农田基础设施生态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控制措施.
  • 摘要:城市湖泊湿地以其独特的生态效用及景观特色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通过对湖泊湿地场地环境特征进行解读,以及对现状问题深入分析,从生态、空间以及利用方式三个方面提出城市湖泊湿地景观资源的整合策略,以期在优化湿地环境的同时提升其景观效益.
  • 摘要:湿地公园对地区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价值,也必然会造成一些损失.将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引入到常州市宋剑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根据地区发展与湿地保护的相互需求性,挖掘和创造两者互相吸引、互相接近的共生力,确定一致的共生目标,形成地区发展和湿地保护共生的模式,使宋剑湖湿地及周边发展成为遥观镇的核心区,实现湿地保护与地区发展的互利共赢.
  • 摘要:采用原位围隔试验的方法,通过测定藻密度、pH值和各种形态氮、磷浓度,来研究蓝藻水华暴发与菹草衰亡过程中水环境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隔区内菹草的衰亡和藻密度的上升,水体中总氮(TN)、硝态氮(NO3--N)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亚硝态氮(NO2--N)和氨氮(NH+-N)呈现上升的趋势.总磷(TP)、溶解态总磷(TDP)、磷酸盐(DIP)浓度水平明显升高.蓝藻密度的增长使得围隔区内pH值显著上升,加速菹草的衰亡和营养盐的转化.因此,蓝藻水华提高水体反硝化能力,使水体中总氮含量下降.菹草的衰亡和藻密度的上升使水体总磷含量上升,因此,湖泊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转换改变了湖泊生态系统中氮、磷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 摘要: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不同规格背角无齿蚌的耗氧率、CO2排出率和NH3-N排泄率及其昼夜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5℃条件下,背角无齿蚌的耗氧率为0.18~0.69mg/(g·h),CO2排出率为0.19~0.71 mg/(g·h),NH3-N排泄率为3.97~6.35mg/(kg·h);蚌的耗氧率、CO2排出率和NH3-N排泄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到30℃时达到最高值,而后开始下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与无盐度的对照组相比,盐度处理组的耗氧率、CO2排出率和NH3-N排泄率均有显著的升高(P<0.05);背角无齿蚌的代谢率存在着明显的昼夜变化节律,具体表现为夜间明显高于白天(P<0.05);此外,背角无齿蚌的代谢率与体重呈现负相关关系,相关方程为Y=aW-b(其中Y为耗氧率、CO2排出率或NH3-N排泄率,W为体重).
  • 摘要:利用十个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分析了洪泽湖河蚬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4个群体中至少有4个位点经Bonferroni校正后显示杂合不足,显著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4个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均大于0.752,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蒋坝、临淮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高良涧和老子山群体;突变-漂移平衡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在IAM模型下偏离了突变-漂移平衡,高良涧群体在TPM模型下偏离了突变漂移平衡,且表现杂合过剩,说明少数群体即将或曾经经历瓶颈效应,群体数量已出现波动;群体间AMOVA分析表明,洪泽湖河蚬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FST =0.017 7<0.05),仅有1.77%的变异来自群体间,并没有形成显著的遗传结构,在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上可视作一个单元,这为河蚬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 摘要:本文利用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原理,探究了石菖蒲有效抑制境外入侵有害植物黄顶菊,保湿降温,净化水质对鄱阳湖(抚河段)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现实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列为国家战略以来,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任重道远.面对境外有害植物的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现状,在采取必要措施的同时,通过培植本土特有植物对其加以有效抑制.在有的地段适度种植一些石菖蒲:①能有效抑制猖獗的黄顶菊,减轻其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增加地表植被,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沙化和水土流失;②有利于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小区域气候调节;③能为人们医疗保健提供天然的中草药和保健品.
  • 摘要: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湖泊,也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地区土地广博,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悠久的人史文迹,为开发洪泽湖地区生态旅游带来广阔前景,旅游业已成为该区新兴的支柱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发挥洪泽湖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洪泽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资源基地之一,其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内容各异的自然景观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洪泽湖的生态旅游以优良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其生态旅游发展缓慢,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缺乏地方特色等问题.要保证洪泽湖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必须具有长远眼光,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以实现洪泽湖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做到:加强管理,健全法制,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走上法治轨道;全面规划,合理开发,对已有的旅游规划、策划和定位及时修订和完善;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拓展生态旅游投资的渠道.
  • 摘要:用反硝化选择性培养基,从洱海海舌湾沉积物中分离出8株反硝化细菌.通过硝酸盐除去率,从中筛选出1株反硝化能力较强的菌株EH3-1-7.对该株细菌进行生理生化实验测定,该细菌接触酶(过氧化氢酶)试验、产硫化氢试验和淀粉水解均为阳性,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结果为氧化菌,产脂酶(Tween 80)试验结果为阴性,采用PCR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出其16SrDNA片段进行测序,初步确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由于洱海沉积物中存在大量具有较强的反硝化能力的细菌,通过反硝化作用,降低了沉积物对洱海上覆水中氮含量的贡献,从而使洱海上覆水保持较好.作为反硝化作用的主体,研究洱海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将为后期治理洱海及预测洱海水体变化提供重要信息.
  • 摘要:本文针对太湖流域的水质特征,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低耗的工艺——光能自养生物膜对富营养化水体的预处理效果.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研究了光照强度对该系统的影响.经过实验室规模的小试,可以发现系统对于光照强度的变化具有较大的敏感性,在光照强度为3 000 lx时,系统能够到达最佳的处理效果,此时系统对模拟微污染水源水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70%、85%、50%和90%以上;出水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2006》》.
  • 摘要:湖泊水是工业循环冷却水重要的给水资源,湖泊水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常通过投加二氧化氯来控制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本文通过富集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研究了二氧化氯对这4种细菌的杀菌效果,考察了投加浓度、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灭菌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氧化氯对这4种茵均有良好的杀灭效果,而且反应速度快,作用维持时间长,且温度、pH值对灭菌效果影响不大.
  • 摘要:为给洞庭湖湿地管理提供依据,在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的研究资料,综合分析了洞庭湖湿地多样性,结果为:洞庭湖湿地有4个湿地类型组、11个湿地类和19个湿地类型.洲滩湿地面积20.40×104 hm2;大于1 km2湖河床湿地面积1 025×104 hm2;有3个土类6个土属30个土种.生境多样性丰富.有野生维管植物83科229属468种,其中蕨类13科10属18种,被子植物70科219属450种;湿地野生植物年总生物产量57.44×104 t.有脊椎动物86科431种,其中鸟类57科279种,两栖类5科12种,爬行类8科24种,哺乳类13科30种;有底栖动物75种,浮游动物85种,水生昆虫46种.物种丰富度很高.但由于人类的强度干扰,使湿地面积萎缩,景观破碎化,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与种群丧失.至少有7种哺乳动物、1种两栖动物、21种鱼类、2种植物在洞庭湖区淡出人们视线,或者难以找到.应该调整保护区设置,调整人工植被面积与布局,调整保护区管理权限,落实湿地管理法规,维持和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
  • 摘要:通过对南湖水生态修复前后水体中的TN、NH4+-N、NO3-N、NO2-N比较,TN下降了59.58%,除NO2--N外其他形态的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水体当中不同形态的氮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底泥中NH+-N的释放量降低了16.92%,有机悬浮物浓度大幅度下降.沉水植物使溶解氧含量升高,加速了有机氮的矿化作用和亚硝化作用.氮的循环方式由原来的以藻类为主要循环中介转变为以沉水植物为主要循环中介,从而大幅度降低氮的循环速率和通量,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 摘要:青海湖地处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隅,且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本文分析认为,青海湖区域近50年来气温以0.25~0.30℃/10a的幅度持续上升;降水呈增加趋势,且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高海拔区降水增幅10mm/10a,但在湖滨区降水增加幅度为10.6~14.4mm/10a;蒸发量的变化以上世纪90年代为界,之前潜在蒸发量呈减少趋势,陆面蒸发量基本不变,之后两类蒸发量基本呈增加趋势,潜在蒸发量在低海拔区以17mm/10a的幅度升高,陆面蒸发量以13mm/10a的幅度升高.同时,在气候、水文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下,青海湖近一半入湖小河干涸,主要入湖大河总径流量略有减少,但春季产卵期径流明显减少;且湖泊水文收支情况的变化,使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的演变规律更加复杂.
  • 摘要:衡水湖湿地位于河北省中东部,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衡水湖湿地供水水源受上游人类活动影响,目前,衡水湖用水主要靠引黄河水.通过对衡水湖水源供给、水质影响和人类活动对湿地水环境综合影响方面的脆弱性进行分析,针对衡水湖湿地脆弱性特征,湿地保护对策主要包括控制上游来水质量,尽量减少入湖污染;加强生态监测与研究;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加强和完善管理制度;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从而实现湖区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根据2008-2009年间对淀山湖湖区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的结果,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6.1软件构建了淀山湖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初步分析了淀山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中涉及水鸟、鱼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碎屑等21个功能组分,基本涵盖了淀山湖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流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淀山湖生态系统总流量为4098.50t· km-2 ·a-1.从混合营养效应分析来看,渔业捕捞会对该生态系统的鱼类功能组产生负效应.生态网络分析显示,淀山湖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3.92,水鸟占据了营养层的最高层.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5级,各营养级之间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1.7%.淀山湖生态系统的整体再循环率较低,能量利用效率有待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参数:系统初级生产力/总呼吸量(TPP/TR)、连接指数CI和能量循环指数FCI分别为2.80、0.19和0.0189,表明淀山湖生态系统目前仍然处于幼态化生态系统状态.
  • 摘要:江湖治理一向被人们称为"德政".转型时期洞庭湖的治理开发面临着新形势,洞庭湖区具有建设环湖生态经济圈(或环湖绿色经济圈)示范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环湖生态经济圈建设要有新思路、新举措.
  •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江汉湖群资源从总体上遭受巨大破坏,湖泊面积萎缩,水体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逐步退化.本文分析了江汉湖群现状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大湖泊管理相关法律的完善、协调,实行湖北省湖泊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以及加大科研和工程治理投入等相关治理对策,以期对湖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以及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 摘要:太湖流域平原区河网密集,治理难度大.近年来河网污染问题、本地水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拟从河网水利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参考世界各国的治理经验,探索性地提出综合治理、生态治理、量水而行、创新理念等针对太湖流域河网区治理的解决方案.
  • 摘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水矛盾日益尖锐,水源地水质污染、水量衰竭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加之频繁发生的水源地突发性事故,致使区域发展、国家安全乃至人类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通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风险分析,明确饮用水水源地内涵,从一般的安全预警体系出发建立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预警逻辑体系,构建了基于DPSR概念模型的水源地预警指标体系框架,建立了BP安全预警模型,最终形成了完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预警管理框架体系.
  • 摘要:武汉拥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全市水面面积比例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但是随着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湖泊水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利用大东湖紧邻长江的地理优势,将大东湖流域的东湖、沙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和杨春湖与长江连通,以江水补给湖水,将死水变活水,形成江河湖港连为一体的大东湖生态水网.由于各个湖区的现状水质存在差别,直接按照既定方案引水,会造成污染物在不同子湖间的迁移.为了避免此问题的发生,本文建立了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选择枯水年的引水和入湖径流作为水流边界条件,以TP为例,利用模型对所提出的调度策略,即"先小循环、后中循环、再大循环"进行了模拟调度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度策略可以降低污染物在不同子湖间的迁移风险.
  • 摘要:本文介绍了荷兰中央与地方各级水管理机构职责,分析了独具特色的水董事会职责和运行模式,总结了荷兰水管理的特点和成效,分析了太湖流域水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借鉴荷兰先进经验的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1)荷兰水利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长期以来与水抗争的结果,而符合国情的水管理体制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2)在开展水利建设的同时,荷兰在涉水相关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的先进思想和治水理念,包括"给河流以空间""谁使用谁付费""谁污染谁补偿",高度重视防洪问题、水质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等;(3)借鉴荷兰经验,建议把水作为政府管理和规范人类活动的首要考虑因素,进一步加强体制改革,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流域水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水行政执法,同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专题的研究.
  • 摘要:洞庭湖蓄纳"四水",吞吐长江,跨湖南、湖北两省,是全国最大的洪道型湖泊和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闻名全国的治水重点和难点,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之称.本文立足三峡工程建成后,洞庭湖与长江关系发生新变化,以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洞庭湖治理与保护的新要求,阐述了洞庭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洞庭湖治理与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下阶段加强洞庭湖综合治理与保护的对策措施,统筹解决洞庭湖的防洪、水资源和水生态问题.
  • 摘要:洞庭湖与文化文明的水乳关系说.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人类总是逐水而居,繁衍生息.今天,水依然决定着人类的兴衰和文明的兴替.如果说洞庭湖是"水",那么洞庭湖文化就是"乳".洞庭湖与文化文明的关系,无疑是水乳关系.就拿洞庭湖与岳阳楼来说,湖是躯体,而楼是灵魂.洞庭湖养育和恩惠着洞庭湖区人民.湖区人民利用文化与文明带来的自身智慧,对洞庭湖进行能动开发利用,使洞庭湖尽显水产和灌溉、航运、供水以及对洪水的调节等方面的功能,加倍地造福于人们.洞庭湖与文化文明的关系,是水与乳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叩问文化与文明对洞庭湖的反哺与滋养.文化与文明之所以成为湖泊的灵魂,那是由文化与文明对洞庭湖的反哺与滋养确立的.文化文明对洞庭湖的反哺与滋养,尽显文化文明的魅力。洞庭湖人民在长期与湖泊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开发和利用湖泊,并形成了独特的洞庭湖文化现象.正是这些,才对洞庭湖产生了反哺与滋养.纠结在兴旺与损毁之中的文化辨析.湖兴则物丰,湖损则灾重.一切湖泊的兴旺与损毁都与文化文明有关.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洞庭湖兴起围湖造田的热潮.围湖造田,劳民伤财,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近些年来,随着洞庭湖经济建设的发展,流域用水量剧增,湖泊来水量减少,入不敷出,水位下降,面积缩小,致使湖面大为缩小.大自然对人们损毁太湖的错误已经给了严重惩罚.呼唤灵逸柔情的洞庭湖文化.加强洞庭湖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呼唤灵逸柔情的洞庭湖文化,既需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又需全社会共同参与.要充分发挥洞庭湖湿地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洞庭湖三个湿地公园的建设,打造洞庭湖的生态品牌、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让洞庭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洞庭湖.
  • 摘要:文章认为构建环洞庭湖经济圈,促进洞庭湖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就必须结合湖区实际,举"湖"旗,打"湖"牌,发展环湖经济,做活水文章,努力在防水、用水、护水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文章提出要把消除水患作为首要任务,把环湖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前提,在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大背景下,打造一个与"长、株、潭"一体化并驾齐驱的"环洞庭湖经济圈".
  • 摘要:文章提出,洞庭湖区域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经济腹地,对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研究洞庭湖区域经济腹地发展战略,是后危机时代或者说是湖南下一个经济周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经济腹地是一个与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相对应的概念.其内涵是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如果没有经济腹地,经济中心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而没有经济腹地,也就无所谓经济中心.腹地意味着市场、物流、人流,意味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回旋余地,也意味着劳动力的供给.文章认为,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洞庭湖区域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腹地依托,其实际功能具体表现是农产品供给、生产要素供给、资源供给、承接产业转移和对接产业分工、提供工业产品销售市场.洞庭湖腹地的优势是水域经济,是土地经济,是生态农业经济,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轻工食品经济,且这些又都具有低碳经济的优势.而从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以上优势直接构成了洞庭湖区域绿色生态农业消费品经济的优势,这也是洞庭湖腹地经济建长株潭城市群发挥依托作用的关键和本质.文章认为洞庭湖区域应实施绿色涉农产消费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文章建议申请创建国家级"洞庭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摘要:文章分析了洞庭湖的地质环境对洞庭湖区工程建设的影响.阐述了洞庭湖的地质环境对造就我国最早人类文明的意义.文章提出长江流域已实施的"北口尽堵,四口南流"、"荆江裁弯取直"、"三峡水库"三项重大工程对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必须借鉴.文章提出制约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防洪和缺水,缺水是主要矛盾方面,优选解决洞庭湖区季节性缺水方案的原则,从地质环境分析城陵矶枢纽工程和洋溪口引水工程的可行性.文章还就洞庭湖和鄱阳湖进行了比较.洞庭湖和鄱阳湖都是1.4亿年前发生的燕山运动形成的沉降盆地,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从规模、与长江的关系、季节性缺水等进行了分析.
  • 摘要:选取南京市玄武湖、莫愁湖、内秦淮河湿地为对象,通过定点、定时采样和水质分析等方法,对城市湖泊湿地水质的季节动态、水质影响因素及其富营养化评价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TP、BOD和COD是反映城市湖泊水体污染度的重要指标,TP含量过高是造成城市河湖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水体污染程度随季节动态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相对封闭的莫愁湖湿地水质的季节变化较小,但水质较差,各个季节均表现出重富营养—严重富营养化状态;受工业或生活污水影响较大的内秦淮河湿地,水体受污染严重,全年均属严重富营养—异常富营养化;玄武湖湿地的水体,在春季和秋季均已经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夏季相对较好,TN、TP为富营养化水平,其余指标为中—富营养化水平.
  • 摘要:洪泽湖的水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周边地区人民的用水安全,而且关系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否顺利实施,但目前洪泽湖水质深受农业面源污染之害,因此,全面系统地评估洪泽湖周边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了洪泽湖周边地区2005年和2009年的化肥施用、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和水产养殖等4种面源污染源的CODCr、TN和TP负荷.研究表明:洪泽湖周边地区2005年和2009年各种面源污染产生的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84 755.61 m3和94 295.25 m3,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盱眙县的污染负荷有所下降;2009年相对于2005年而言,CODCr、TN负荷有所下降,而TP负荷有所上升,但无论是2005年还是2009年,洪泽湖水体都是受农业磷污染最为严重,氮污染较为严重;化肥施用是洪泽湖周边的主要污染源,这与该地区化肥施用量过量、施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密切相关;泗洪县是产生污染负荷最多的地区,宿城区是产生污染负荷最少的地区.
  • 摘要:文章概括了洞庭湖绿色经济示范区的内涵.在国家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全省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打造绿色湖南的宏观形势下,洞庭湖地区要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区域崛起,就是要以常德、岳阳、益阳三市为主体,打造全省领先、全国知名、具有国际品质的洞庭湖绿色经济示范区,形成湖南发展的战略增长极、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点.洞庭湖绿色经济示范区是一个两型示范区、高效示范区、创新示范区、特色示范区.文章认为打造洞庭湖绿色经济示范区,是洞庭湖区域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要加快形成区域城市的独特优势,要加强区域城市之间的协调合作.
  • 摘要: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需要经济腹地的支撑,环洞庭湖区的发展需要核心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进一步明确环洞庭湖区的经济腹地定位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环洞庭湖区为长株潭城市群提供农产品、生产要素、资源、工业产品销售市场、产业承接地和零部件生产地等方面的支撑.为促进湖区和长株潭城市群共同发展,更好地发挥腹地功能,环洞庭湖区应主动对接长株潭产业,走低碳化消费品产业集群之路.
  • 摘要:历史上四湖流域是洪泛区,为"云梦泽"的一部分,由于长江和汉江带来大量泥沙自然淤积,形成湖沼的地貌景观,出现四湖流域.随着社会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围垦四湖流域肥沃的土地,已是客观需求和必然选择,同时形成堤、蓄、排、灌庞大水利工程系统,一直发挥巨大作用.面对四湖流域存在诸方面"水"问题,尤其对水生态与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认为仍然需要依靠水利工程蓄排调控来解决,才能更好地保证四湖流域可持续发展.
  • 摘要:洞庭湖区是湖南省重要的粮、棉、油、渔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洞庭湖区种养殖业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田化肥、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等向洞庭湖排放增多,庭湖水体污染加重.在国家及省部级多项课题的支助下,课题组从2006年开始对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开展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集成组装出了双季稻田减污高产型生产技术规程、湖垸旱地及丘岗坡地减污高产型生产技术规程、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和水产养殖业减污高产型生产技术规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地区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化学氮磷肥施用量降低20%~30%,农药施用量降低50%~60%,水稻、棉花等作物不减产或产量略有增加,肥料利用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氮磷流失量分别降低21%~32%、18%~26%,畜禽养殖废弃物肥料化、能源化利用率80%以上,水产养殖水体中氮磷降低20%~30%.
  • 摘要:随着人们对三峡工程竣工后可能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库消落带逐渐成为我国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回顾了我国在水库消落带这个新领域所进行的研究,着重综述了中国水库消落带研究中生态环境问题、土地利用、土壤环境和生态重建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对今后我国水库消落带研究的建议,包括加强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理、土地开发利用的健康评价体系、土壤环境元素迁移与吸释特性、适生植物种类选择与生理生化机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重建模式研究等.
  • 摘要:白马湖渔业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后,通过实施退养还湖、人工放流、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功能区等手段,提出增殖与保护白马湖渔业资源的几点建议,能够使白马湖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鱼增殖,渔业产业结构在进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调整,渔业经济形成一个高效、稳步、持续飞跃的势态,使湖区渔业资源得到全面修复.
  • 摘要:洞庭湖是湖南唯一的通江湖泊,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现有面积19万hm2.文章提出要把洞庭湖湿地打造成"鸟类天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记录到的鸟类有316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7种,二级保护的有37种,中-日、中-澳双边协定保护的鸟类达到67种.把洞庭湖湿地打造成"国际桥梁".东洞庭湖湿地是我国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6块湿地之一,是湖南唯一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张"国际名片",其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以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价值无可替代.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更多的国际组织、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把洞庭湖湿地打造成"旅游精品".东洞庭湖独特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鸟类资源独具魅力,打造洞庭湖湿地公园,开展以观鸟、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把洞庭湖湿地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真正实现人鸟相依,和谐崛起.要把洞庭湖湿地打造成鸟类天堂、国际桥梁、旅游精品、和谐典范.
  • 摘要:通过对云南高原湖泊农业面源污染构成及来源分析,提出了云南高原湖泊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思路,并对治理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农村生活污染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 摘要:回顾了洱海近20年的水质状况和富营养化趋势,利用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和回归分析法探讨了洱海富营养化控制的指标及候选标准值,并采用水生态模型Aquatox 3.0和二维水动力-富营养化耦合模型Mike-Ecolab,以及系统动力学模型Vensim DSS对候选标准值进行验证分析,提出了与洱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的富营养化控制阶段性标准值,2020年以前TN、TP、Chl-a和透明度的标准值建议为0.43 mg/L、0.023 mg/L、12.5 μg/L和185 cm,2020年后标准值可提高到0.40 mg/L、0.02 mg/L、11 μg/L和210cm.该研究可作为今后制定洱海富营养化控制标准的依据,也为国家制定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 摘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从自然度、滨水区可利用性、交通可达性及景观适宜性4个方面综合评价吴江市湖泊开发利用适宜性.根据评价结果将吴江市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的55个湖泊划分为3类,对不同类型的湖泊进行合理功能定位,这对促进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针对淮河流域河系特点,建立具有行蓄洪区河系水动力学预报模型.干流河道洪水演进采用一维水动力学模型,钐岗分流量利用分流曲线法推求,利用虚拟线性水库法解决大洪水时支流洪水受干流顶托作用,临淮岗闸作为水力学模型的内边界条件进行处理,利用分流比法概化行洪过程,行洪区内只有蓄满时,才会有出流,行洪区内的洪水利用Muskingum法进行洪水演进;由于蓄洪区进洪与出流均有闸门控制,因而作为水库处理,蓄洪区内不考虑洪水演进,只进行水量平衡以判断进洪或者出流.以淮河干流王家坝至鲁台子河系为例,建立具有行蓄洪区河系水动力学预报模型,对淮河2003-2008年洪水进行对比验证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具有行蓄洪区河系水动力学预报模型在淮河洪水检验中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
  • 摘要:城市人工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修建或维护不当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问题.本文从人工湖的生态防渗衬砌着手,分刚性防渗和柔性防渗讨论了常规防渗衬砌对湖泊的生态影响,提出生态防渗衬砌设计应考虑的几个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料防渗、膨润土防渗毯、土壤固化剂及新型膜料防渗等生态防渗的结构方案,为人工湖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湖泊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其次剖析了湖泊资源环境的特点,并从经济学和生物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湖泊综合管理和保护策略的内容,最后得出必须对我国湖泊实施综合管理的结论.
  • 摘要:"应急治太"的所有举措,就是千方百计地"破坏"蓝藻的生存环境,以防再度暴发.一切举措的主线,就是千方百计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没有积累,就没有创新.应急,最大限度地凝聚行政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政府、企业、社会的智慧,使积累多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以迅速升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效能."彻底治太",任重道远,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一天不发生根本转变,太湖污染就一天不得根治.
  • 摘要:研究蠡湖渔业资源的种群组成结构特点,了解蠡湖渔业资源多样性的变化规律.2007年7~12月间,在蠡湖设置了10个采样点,通过采样调查,分析了蠡湖渔业资源种类和优势种以及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青梢红鲌和湖鲚是各个监测站点的优势品种;各个站点生物多样Shannon-Wiener指数介于2~3之间,依此判定蠡湖渔业资源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属于正常水平.生物多样性具有季节性,7、8月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其他月份有明显差异,而各个监测站点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 摘要:在归纳三峡水库生态安全综合管理成效的基础上,总结了三峡水库生态安全综合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三峡水库生态安全综合管理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基于综合管理的三峡水库生态安全创新对策:坚持"统一、协调、权威、渐进"的原则,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依法治库;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生态三峡;继续加强水库综合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水平;拓展和持续发展三峡工程巨大综合效益;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 摘要: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太湖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梅梁湖、竺山湖、贡湖、胥湖及东太湖的常规水质监测资料,对主要基因毒物质和躯体毒物质类污染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评价的水源地中,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年总风险为3.93×10-5a-1~4.54×10 5a-1,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1).但梅梁湖水源地污染相对较严重,健康危害的风险较大,已接近最大可接受值.水中常规污染物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为7.29×10-14~3.84×10-5a-1.按年风险大小排列,基因毒物质Cr6+(3.84×10-5a-1)>As(6.67×10-6a-1)>Cd(6.3×10-7a-1),躯体毒物质NH3-N>Pb>Zn>CN-1>FN>Hg>Se.太湖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常规污染物污染所致的健康危害个人年风险度已非常接近限值水平,应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 摘要:城市人工湖泊作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景观品质提升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城市水域面积不断缩小的今天,城市人工湖泊建设越来越得到推崇,然而人工湖泊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对人工湖泊生态及景观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以"上海之鱼"工程为实例,从防洪除涝、水资源调度、景观设计、湖体水动力循环、水质改善等角度出发,运用河网水动力模型和湖泊水动力水质模型对湖泊外围控制工程方案、湖体形态设计、滞水区改善工程建设以及外围口门调度方式进行了优化模拟分析.认为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科学的调度管理是城市人工湖泊构建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 摘要: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淡水湖泊,位于江苏、山东两省交界处.多年以来,南四湖地区水资源管理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等原因,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水资源匮乏的同时用水浪费现象存在,水污染逐步加剧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资源管理缺少控制手段,法律法规缺失的同时湖区管理无统一规划,部门分割严重不利于水资源管理等.为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配置,推进南四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本文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完善湖区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理顺目前水资源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完善工程措施强化水资源监控能力,完善湖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统一规划及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节水与治污并举进一步强化流域水资源保护,行政、经济、信息等手段综合运用提高南四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能力。
  • 摘要:鄱阳湖湿地植被空间分布受地形高程、湖泊水位、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气象等多种环境因子影响.为了研究鄱阳湖典型湖泊湿地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的关系,本文采用现场自主观测先行对气象要素、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进行30 min时间间隔的多要素同步观测,分析了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观测的15 cm、50 cm、85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对降水的响应较为明显,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大;长期干旱无雨的情况下,一小时降水少于10 mm时主要补充15 cm土层内土壤水量;土壤前期含水量越大,降水入渗深度和对深层土壤的补给量就越大;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与降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可能还受湖泊水位波动的影响.
  • 摘要:青土湖是石羊河的尾闾湖泊,历史上的青土湖是最大水深超过60 m的巨大淡水湖泊.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修建,特别是上游山区水库和红崖山水库的修建,使石羊河干流上游段基本断流,下游(红崖山水库至青土湖)段完全断流,青土湖干涸消失,加剧了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流域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调度使用上,应考虑恢复青土湖的生态功能.要科学调度地表水资源,合理制定红崖山水库的调度运行方案,在水库的调度上要考虑湖泊的功能用水;调整用水结构,确保河道与青土湖的生态环境用水;制定湖泊保护条例,以法维护青土湖的生态功能;适当考虑外流域生态调水,确保生态脆弱区湖泊的生态用水.要保护民勤绿洲,就必须保护好青土湖,使其本身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才能使绿洲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因此,恢复和保护青土湖对于维持绿洲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摘要:针对传统水质监测定点定剖面采样分析的时间及空间局限性,为对湖泊水质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水域水质状况图像识别的主成分监督分类方法,通过对洪泽湖湖区1991年12月15日和2000年1月7日两个时相TM遥感图像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变换,并依据不同类型水体的光学特性,分析各主成分图像的构成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表明:洪泽湖区的水质分布具有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由清洁水(优)向一般水依次递减,逐年下降的特征.其清洁水体主要分布于洪泽湖西部的溧河洼、临淮头,西北部的安河洼和成子湖的北部.从1991-2000年,洪泽湖入湖工业及生活污水量有所减少,湖水受污染程度明显减轻,相对"八五"期间水质污染日益加重的现象,"九五"以后水质逐渐有所改善.将其分类结果与所收集的洪泽湖历年水质资料对比分析表明:主成分监督分类结果与环境要素吻合较好,且基本反映了其水质环境变化趋势.
  • 摘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小波变换和Mann-Kendal检验分析了丹江口库区降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丹江口库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幅度大,且年代际趋势变化阶段性显著,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在气候趋于变暖背景下,年降水量呈略微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7 mm/10 a;主汛期降水量呈略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9 mm/10 a;冬夏二季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春秋二季则呈减少趋势,春秋二季降水有向夏季集中的趋势;小波分析得知降水变化存在6~9年的主要周期,其次是2~4年的短周期和12~14年的长周期.1978-1979年为旱涝转折点,1985-1986年为旱涝转折点,下一个转折点可能出现在2011-2012年;Mann-Kendal检验表明年降水量在1978年、主汛期降水量在1979年发生突变,1990-2010年降水量变化处于平稳期.
  • 摘要:利用鄱阳湖都昌水文站1952-2011年水文资料,分析鄱阳湖近60年来枯水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和规律;针对鄱阳湖区2011年严重春季枯水造成的异常影响,专门对鄱阳湖春季枯水及其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对鄱阳湖枯水变化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鄱阳湖枯水变化呈现出三大特征:低水程度显著加剧、出现时间大幅提前和持续时间明显加长.鄱阳湖枯水正在朝着更加不利于抗旱减灾和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方向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必须着重解决的重大问题.
  • 摘要:采用混凝—陶瓷膜法净化微污染池塘水体系.考察恒压力操作模式下,操作压力、错流速度及反冲周期对过滤性能的影响.对处理前后的水质进行分析.混凝沉降与陶瓷膜集成工艺对池塘水中的悬浮物、浊度等基本完全去除,对TOC和UV254的去除率大于40%.恒压力操作模式下,渗透过滤的临界压差为0.15 MPa,渗透通量随TMP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平缓.膜面流速可以抑制浓差极化现象和减小滤饼阻力,小于1m· s-1的膜面流速对渗透通量影响不大.反冲周期对产水能力有一定的影响,频繁反冲有助于降低膜面滤饼厚度和提高通量,但同时也意味着产水回收率降低,合适的反冲周期为60 min.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