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文图书>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研究报告. 2018-2019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研究报告. 2018-2019
纸质版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研究报告. 2018-2019

作者: 邱均平 张蕊 宋博 赵蓉英

出版社: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
获取纸质图书

图书介绍

  • 作者:

    邱均平 张蕊 宋博 赵蓉英

  • 出版社: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语言:

    中文

  • 页数:

    251

  • ISBN:

    9787030621139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四章:理论研究、评价结果、数据分析与比较、评价引发的思考与建议。本书不仅公布了5类35个排行榜,分别是:“2017年世界各国或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2017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2017年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排行榜”(分22个学科)、“2017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一级指标排行榜”(分4个指标)和“2017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基本指标排行榜”(分7个基本指标),还分别对同等档次的高校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并对2017年与2016年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和比较分析结果进行了思考,客观地分析我国高校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从国家、机构和学科建设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对策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邱均平,当代有名情报学家、评价管理权威专家、中国文献计量学和评价科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高等教育评价和研究工作。现任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主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院长、教育学和管理学博士生导师、《评价与管理》杂志主编。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创始人、首届主任、首席专家、“四大评价报告”品牌创立者和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邱均平联合国内外有名专家,在我国高等院校中首建综合性的科学与教育评价研究中心,连续十五年公布中国与世界大学排行榜。所发布的大学、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排行报告,因其全面、准确、公正、科学而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展开▼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比较研究
第三节 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与评价标准
第四节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的具体做法
一、评价对象和范围
二、数据来源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
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界定
第二章 评价结果
第一节 世界各国或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2018)
第二节 世界一流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2018)
第三节 世界一流大学分学科排行榜(2018)(分22个学科)
一、农业科学
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三、化学
四、临床医学
五、计算机科学
六、经济学与商学
七、工程学
八、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九、地球科学
十、免疫学
十一、材料科学
十二、数学
十三、微生物学
十四、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十五、综合交叉学科
十六、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
十七、药理学与毒物学
十八、物理学
十九、植物学与动物学
二十、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
二十一、社会科学
二十二、空间科学
第四节 世界一流大学一级指标排行榜(2018)(分4个指标)
一、师资力量排行榜
二、教学水平排行榜
三、科研能力排行榜
四、声誉影响力排行榜
第五节 世界一流大学基本指标排行榜(2018)(分10个指标)
一、专职教师数排行榜
二、高被引科学家数排行榜
三、杰出校友数排行榜
四、进入ESI排行学科数排行榜
五、发表论文数排行榜
六、篇均被引次数排行榜
七、国际合作论文数排行榜
八、发明专利数排行榜
九、网络影响力排行榜
十、高被引论文数排行榜
第三章 数据分析
第一节 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
一、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名与分析
二、中国进入ESI排行的大学排名与分析
第二节 我们离世界一流学科还有多远?
一、中国大学进入
二、22个学科的评价分析
第四章 评价引发的思考与建议
一、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明显
二、我国需加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力度
三、我国高质量的论文数量与世界科研强国相比差距依然较大
四、我国需要提升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的产量
五、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仍需大力加强
六、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发展之策
展开▼

相关图书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