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期刊>文史哲 >论“赋心”、“赋迹”理论的复奏与变奏
【24h】

论“赋心”、“赋迹”理论的复奏与变奏

机译:论“赋心”、“赋迹”理论的复奏与变奏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中国赋论史上的“赋心”、“赋迹”理论不大可能由司马相如提出.此理论的本义不关理义,仅作为一种文学的审美批评存在,但在后人的阐释中,却逐渐将其中的“一经一纬”与《诗经》学的“三经三纬”说相比附,将“一宫一商”与《风》、《雅》遗音相对接,从而以“诗迹”量“赋迹”,认为“赋心”即“经术之心”,“诗为赋心”.赋以风雅为宗,据此引入诗教观点来审视赋体发展,将《诗经》学的“正变”学说置于赋体衍变程序中,赋体、赋风因此有了“正”、“变”之区分.“赋心”、“赋迹”理论的变奏,体现的是赋体之教化批评与审美批评的融汇.
机译:中国赋论史上的“赋心”、“赋迹”理论不大可能由司马相如提出.此理论的本义不关理义,仅作为一种文学的审美批评存在,但在后人的阐释中,却逐渐将其中的“一经一纬”与《诗经》学的“三经三纬”说相比附,将“一宫一商”与《风》、《雅》遗音相对接,从而以“诗迹”量“赋迹”,认为“赋心”即“经术之心”,“诗为赋心”.赋以风雅为宗,据此引入诗教观点来审视赋体发展,将《诗经》学的“正变”学说置于赋体衍变程序中,赋体、赋风因此有了“正”、“变”之区分.“赋心”、“赋迹”理论的变奏,体现的是赋体之教化批评与审美批评的融汇.

著录项

  • 来源
    《文史哲》 |2014年第001期|87-92|共6页
  • 作者

    王思豪;

  •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13;

  • 收录信息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司马相如; 赋心; 赋迹; 诗经;

    机译:司马相如;赋心;赋迹;诗经;
  • 入库时间 2022-08-18 23:21:58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