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后颅窝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23例报告)
【24h】

后颅窝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23例报告)

机译:后颅窝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23例报告)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目的总结后颅窝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3例后颅窝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显微手术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平均年龄为35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颅神经受损、小脑或脑干受压、癫癎和颅内压升高.病灶位于第四脑室内、枕骨板障内、CPA、CPA-斜坡和CPA-中颅窝底各为4、1、7、4和7例.CT上均表现为低密度;MRI上多数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病灶周围无水肿征象.本组经枕下正中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和幕上下联合入路手术各为5、11和7例.4例因为包膜粘连脑干行次全切除,余者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无菌性脑膜炎和暂时性颅神经麻痹.术后22例恢复良好,1例加重.平均随访5年,1例6年后复发再手术.结论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绝大多数的后颅窝表皮样囊肿可以做到全切除,且无术后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
机译:目的总结后颅窝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3例后颅窝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显微手术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平均年龄为35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颅神经受损、小脑或脑干受压、癫癎和颅内压升高.病灶位于第四脑室内、枕骨板障内、CPA、CPA-斜坡和CPA-中颅窝底各为4、1、7、4和7例.CT上均表现为低密度;MRI上多数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病灶周围无水肿征象.本组经枕下正中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和幕上下联合入路手术各为5、11和7例.4例因为包膜粘连脑干行次全切除,余者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无菌性脑膜炎和暂时性颅神经麻痹.术后22例恢复良好,1例加重.平均随访5年,1例6年后复发再手术.结论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绝大多数的后颅窝表皮样囊肿可以做到全切除,且无术后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