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期刊>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
【24h】

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

机译: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为总结48例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DBS)的临床特点、CT、MRI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提高DBS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残死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8例DBS,GCS得分3~5分14例,6~8分22例,9~13分12例.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35例.结果恢复良好7例(12%),重残19例(39%),死亡22例(46%).结论DBS损伤机制同于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原发广泛脑损伤,除由于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继发性脑水肿与缺血造成的难以控制的颅高压引起脑疝需手术治疗外,大部分病人均需及早的重症监护,积极抢救.治疗目的在于控制颅内压增高,建立足够的通气和循环,改善脑灌注压,进行亚低温脑保护是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残死率的关键.
机译:为总结48例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DBS)的临床特点、CT、MRI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提高DBS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残死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8例DBS,GCS得分3~5分14例,6~8分22例,9~13分12例.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35例.结果恢复良好7例(12%),重残19例(39%),死亡22例(46%).结论DBS损伤机制同于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原发广泛脑损伤,除由于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继发性脑水肿与缺血造成的难以控制的颅高压引起脑疝需手术治疗外,大部分病人均需及早的重症监护,积极抢救.治疗目的在于控制颅内压增高,建立足够的通气和循环,改善脑灌注压,进行亚低温脑保护是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残死率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