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医学》 >窒息复苏后极低出生体重儿凝血功能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窒息复苏后极低出生体重儿凝血功能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窒息复苏后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凝血功能变化,为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出血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将18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出生时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58例(观察1组)、重度窒息34例(观察2组)和无窒息97例(观察3组),监测各组患儿在出生1、24、48、72h时PT、TT、APTT、纤维蛋白原(Fb)、D-二聚体5项指标变化;比较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窒息复苏后的患儿(常规监测组)与未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的窒息复苏后患儿(非常规监测组)伴出血性疾病发生率.结果 观察1、2、3组患儿在出生1h时凝血5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h时观察2组Fb较观察1组和3组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3组Fb与观察1组比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D-二聚体较观察1组和3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3组D-二聚体较观察1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8h时观察2组Fb较观察1组和3组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3组Fb与观察1组比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D-二聚体较观察1组和3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3组D-二聚体较观察1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72h时各组5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常规监测组比非常规监测组合并出血性疾病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窒息复苏后极低出生体重儿存在凝血功能变化,以重度窒息患儿明显,其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建议对窒息复苏后极低出生体重儿凝血功能动态监测并适时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