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补体系统参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补体系统参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associated vasculitides,AAV)是由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组成,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和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EGPA,之前被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1]。我国AAV以MPA为主,约占80%,GPA约占20%,而EGPA则相对少见[2]。这类疾病病理表现以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肾脏最常受累,是以少/无免疫沉积为组织病理学特点的坏死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necrotizing 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NCGN),临床以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进展迅速,预后凶险。有研究[3]表明,20%~40%的 AAV 患者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ANCA是其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ANCA的检测可以分为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IIF法又分为胞浆型(C-ANCA)和环核型(P-ANCA),C-ANCA的主要靶抗原为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而 P-ANCA的主要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