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 >血小板自噬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自噬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

cqvip: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见于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如不能有效的预防,可形成肺栓塞、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近年来随着对DVT的关注,其患病率和确诊率在周围血管疾病中高达40%[1].因此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使用机械方法和药物抗凝预防DVT,但是采用药物抗凝预防,易发生出血,严重可致颅内出血.因此;DVT的预防已越来越成为关注的话题,寻找能降低DVT发生率且不易导致出血的药物已成为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生物学现象细胞内的膜性小泡,并随后吞噬和输送各种细胞成分(蛋白质、细胞器和入侵的病原体)到溶酶体进行降解和物质循环的过程,通过适当降解长寿蛋白、蛋白聚集物或受损的细胞器,最终确保细胞内的稳态[2].

著录项

  • 来源
    《浙江临床医学 》 |2019年第12期|1734-17351738|共3页
  • 作者

    周霞庆; 王灵聪;

  • 作者单位

    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

    310006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