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 >非传染性输血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非传染性输血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非传染性输血不良反应(BTAR)与各因素的相关性,探讨有效降低BTAR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18537例次受血者的临床资料,分析BTAR总发生率(%),BTAR与不同项目(执行2012《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前后、类型、血液品种、受血史、受血者性别、受血者年龄)间的关系及比例.结果 18537例次输血患者,397例BTAR,总发生率2.14%;执行后BTAR发生率1.00%,显著低于执行前3.08%(P<0.05);执行后成分输血占44.58%,显著高于执行前20.06%(P<0.05);执行后急性溶血发生率0.00%,显著低于执行前1.59%(P<0.05);执行前后,输血相关性过敏反应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BTAR类型(P<0.05);多次受血史患者BTAR发生率73.05%,显著高于初次受血者.受血者性别、年龄与BTAR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TAR是输血的必然风险.规范输血,可有效降低BTAR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