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春岁月》 >现代文明之下的孔子与萨特——论孔子“仁学”中存在意义与萨特“存在主义”中存在意义

现代文明之下的孔子与萨特——论孔子“仁学”中存在意义与萨特“存在主义”中存在意义

         

摘要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的品格与心理的基础。他的"仁学"中对人的存在意义的阐释更是对每一个中国人有着非凡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文明之下的中国人。"仁学"中人的存在意义被放置在"伦常日用中",人生理想满足在社会性的人群关系和日常交往中。与之相比较,萨特的"存在主义"则截然相反,人成为社会的异化物,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人失去了本质。在快速发展的物质社会,钢筋、水泥、机器的异化世界中,也许孔子的"仁学"可以避免我们走进存在主义的"无名"性的恐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