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疆地质》 >靖边气田南部Mu1-4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靖边气田南部Mu1-4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摘要

通过对靖边气田南部MU1-4储层的沉积微相、成岩作用、构造特征及古地貌单元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潮上带的(含)膏模膏核泥-细粉晶白云岩和潮间带上部的膏模泥-细粉晶云岩为最有利微相.对孔隙起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是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表生岩溶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构造高部位的储渗能力较强,岩溶斜坡及台丘,尤其古沟槽附近,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要准确把握本区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分布规律,需以沉积微相、成岩作用为基础,结合现今构造特征和岩溶古地貌,展开多因素组合分析.

著录项

  • 来源
    《新疆地质》 |2010年第3期|298-302|共5页
  • 作者单位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五厂,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储集层;
  • 关键词

    Mu1-4; 碳酸盐岩; 储集层; 控制因素; 靖边气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