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书画世界》 >书法名著选讲(连载之五)

书法名著选讲(连载之五)

         

摘要

五、碑帖碑谓碑刻,帖谓法帖,俗亦通称碑帖。碑的名称,始于周代,原有三种作用:一为用于宫廷,以测日影,以定时刻,有如后之日规(或称日晷仪)。二为用于寺庙,以为栓马之石。三为用于墓地,为下棺时所需,其形如碑,上有穿孔,立在墓道四周,下棺时以作纤绕。可见早期的碑,并无文字。到了秦代,秦始皇东游,登泰山,刻石记功,称作刻石,有碑之义而无碑之名。东汉初年,有于墓地碑石上刻辞者,只在记事。到了桓帝、灵帝时际,立碑刻辞之风大盛,始有今日形式的碑刻,这就是碑的由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