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世界中医药 >循经针刺对偏头痛的即刻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循经针刺对偏头痛的即刻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摘要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治疗偏头痛患者的即可疗效,并通过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内皮素(ET)和五羟色胺(5-HT)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0),排除不良反应的5例,2组均为40例,观察组予以循经针刺法针刺少阳经的角孙、风池、外关、阳陵泉和丘墟穴,对照组予以非经非穴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0.5、1、2和4 h进行偏头痛积分和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评估;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浆内皮素(ET),利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检测五羟色胺(5-HT),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 h的表达情况,探讨循经针刺的疗效机制.记录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循经针刺对偏头痛的临床有效率是90.00%,对照组是67.50%,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治疗后0.5、1、2和4 h的偏头痛积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仅治疗后2 h及治疗后4 h的偏头痛积分和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3)2组治疗前CGRP和ET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 h后均可下调CGRP和ET的表达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CGRP和ET的下调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4)2组治疗前5-HT的表达无比较,差异统计学异议(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 h后均上调5-HT的表达水平(P<0.05),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5)研究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出现3例(晕针2例+局部出血1例),对照组2例(晕针1例+局部出血1例).晕针患者平卧取针后即可恢复,局部出血则以局部按压进行止血处理.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循经针刺治疗偏头痛患者的即刻疗效于治疗后0.5 h症状开始缓解,于治疗后4 h疗效最佳,其即刻疗效可能与上调CGRP和5-HT表达水平和下调ET表达水平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