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1982-2009年冬夏两季热带季节内振荡的趋势特征

1982-2009年冬夏两季热带季节内振荡的趋势特征

         

摘要

采用1982-2009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逐日向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OLR)资料,利用EOF方法,分析了20~70 d北半球夏季(6-9月)季节内振荡(boreal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BSISO)与冬季(12月—次年2月)季节内振荡(也称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不同的强度趋势.结果表明:BSISO指数有明显加强的趋势,而MJO指数的趋势则不明显.进一步利用频率—波数分析方法将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分成西传和东传两部分.结果表明:东传的BSISO在其活动中心——热带印度洋地区有显著加强的趋势,而东传的MJO在其活动中心的趋势则不明显,仅在其活动中心西南部即热带印度洋西南部有减弱的趋势.为探究其原因,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纬向风垂直切变的趋势变化.结果表明:1982-2009年,西太平洋和印度洋SST无论冬夏均持续增暖,SST并不能解释冬夏两季ISO不同的趋势特征;而夏季热带印度洋地区对流层中低层东风垂直切变减弱,冬季海洋性大陆地区东风垂直切变增强.由此认为:热带印度洋东风垂直切变减弱有可能有利于东传的BSISO加强;而海洋性大陆地区东风垂直切变加强有可能削弱东传的MJO,但这种减弱效应被冬季海洋性大陆地区增强的上升运动产生的加强效应抵消,所以MJO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

著录项

  • 来源
    《大气科学学报》 |2015年第5期|641-649|共9页
  • 作者单位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大气环流;
  • 关键词

    热带季节内振荡; 趋势; 海面温度; 东风垂直切变;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