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津医药 》 >大鼠脑干缺血模型的建立

大鼠脑干缺血模型的建立

             

摘要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脑干缺血模型,探讨脑干缺血早期病理改变及其血流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手术暴露大鼠基底动脉,于上下两点凝闭基底动脉.应用亚甲蓝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盐(TTC)染色确定缺血范围和程度,并分别在基底动脉闭塞后2,6,12,24 h处死动物,取脑干组织进行HE和髓鞘染色观察.并应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测量基底动脉闭塞前后的血流值.结果:两点电凝基底动脉后亚甲蓝及TTC染色显示缺血区主要位于桥脑及延髓上部小部分区域,基底动脉闭塞后脑干局部血流较闭塞前显著降低.病理学观察可见各时间段脑干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的缺血性损害,并有髓鞘脱失现象.结论:该模型基底动脉闭塞效果可靠,缺血部位恒定,可用来模拟某些临床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