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献》 >《千顷堂书目》“传录体”考论

《千顷堂书目》“传录体”考论

         

摘要

关于古代目录的提要体例,王重民先生曾明确指出,我国古代提要目录有叙录体、传录体和辑录体三种类型。“刘向校书的叙录能够全面的评价一书的内容(包括著者事迹),是我国编写提要、解题的正宗”。“王俭《七志》对撰人‘每立一传’以代替提要,僧佑的《出三藏记集》述列传以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①。不过,目录学史上,关于传录体的界定还是有着一定的分歧,即被著录之书作者的简要传略,还是被著录之书的简要注释。叙录体和传录体的最大区别应在“传”字,如果将“传”字释为注释解说而非传略,传录体与叙录体几乎可成为同一种体裁,失去其自身之特征。故不少学者认为南朝《七志》开传录体之先河,“不述作者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④。笔者亦认为此说更为合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