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快餐化

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快餐化

         

摘要

据《中国教育报》2018年02月23日第3版报道:目前不少地区的教育业务主管部门为了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了不同的诗、词、散文、曲赋等背诵篇目,下发给基层学校。在各个班级,语文教师负责监督背诵,并辅以比赛考试做保障。目前,这些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拍照、录视频、上电视、做报道,一时间搞得好不热闹。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同阶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饭菜”,总比吃“大锅饭”强多了,也省却了学校和教师的不少麻烦。但是,这种营养供给方式,只能算是快餐式的,是可口了些,未必营养丰富。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岂是背上几首古诗、几篇散文就能学好的?别说是“皮”,恐怕连“毛”也学不好。二是单一的诗词背诵容易让学生得“厌食症”。

著录项

  • 来源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年第5期|123|共1页
  • 作者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