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脑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脑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对脑动脉瘤术后患者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保护因素.方法 选取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就治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计82例,随机进入依达拉奉治疗组(n=41)和常规治疗组(n=41).常规治疗组于发病后3 d内手术夹闭动脉瘤,并尽可能清除基底池的血块;依达拉奉治疗组在确诊后即给予依达拉奉30 mg,静滴,2次/d,共14 d.其余治疗同常规治疗组.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Glasgow评分和入院时的Fisher分级、Humter's分级及术后患者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按患者的年龄,入院时的Fisher分级、Hunter's分级、依达拉奉治疗的应用、患者的性别等进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依达拉奉组14.63%,常规治疗组36.59%.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的Fisher分级、Hunter's分级和依达拉奉治疗等变量进入模型(P<0.05).其中患者入院时的Fisher分级、Hunter's分级的OR值(多变量调整后的优势比)分别为6.55和5.62,均大于1,提示这两者均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依达拉奉的OR值为0.11<1,提示其为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多个因素影响脑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其中患者入院时的Fisher分级、Hunter's分级为危险因素,分级越高,越容易发生血管痉挛,而依达拉奉治疗为一保护因素,与常规治疗联合应用可更好地预防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