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特种经济动植物》 >麋鹿轶事——麋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麋鹿轶事——麋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cqvip:自远古以来,麋鹿就被华夏祖先视为吉祥兽、图腾,它能知物候、报时节。麋鹿有着神秘的起源和传奇的经历。人类文明社会的进程是生态文明的升华,也是麋鹿文化形成与传承的过程。麋鹿文化的起源较早,最初源于“麋”字。早在5000~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将麋鹿骨骼、骨质角制成生活用具,并在上面刻有字符,创立了骨刻文,后又逐步发展形成了商朝晚期的甲骨文。从麋鹿的“麋”字的演替过程可以看出麋鹿文化的形成与历史发展时期的相互关系。“麋”字结构是鹿字头,米字底。麋鹿与中国的农耕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原始农耕时代称“麋耎”为壤麋、麋田或麋耕,后来人们受到麋耕的启发,用水牛踩踏水田,获得同样的效果,人们称水牛踩踏烂糊泥土种稻而获为“蹄耕”。

著录项

  • 来源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8期|1-2|共2页
  • 作者

    丁玉华;

  • 作者单位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苏 盐城 224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