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不同库容量类型遗传群体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性状的差异

不同库容量类型遗传群体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性状的差异

         

摘要

[目的]为探索不同库容类型遗传群体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差异.[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水稻群体114个株系为供试材料,采用聚类分析将供试株系群体库容量分为6种类型.[结果]①供试群体库容量变幅为676.80~1326.43 g ? m-2,产量变幅为311.74~763.35 kg ? 666.7m-2,两者差异均较大.大库容量水稻具有高产的显著特征;②大库容类型水稻成熟期吸氮量优势显著,但其利用三指标均较小;③通径分析与相关分析均表明,成熟期吸氮量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对库容量的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前者大于后者;④大库容量水稻抽穗期和灌浆结实期吸氮量均高于其它水稻;⑤大库容量水稻全生育期较小,但吸氮强度显著高于其它类型水稻;⑥大库容量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单茎吸氮量均具有显著的优势.[结论]大库容量水稻库容量和产量优势明显,这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吸氮量和吸氮强度,灌浆结实期尤为明显.

著录项

  •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2020年第12期|2707-2713|共7页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院 江苏镇江212400;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农林水利局 江苏连云港222000;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稻;
  • 关键词

    水稻; 库容类型;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 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