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

对采自泸州(长江干流)、南溪(长江干流)、柏溪(金沙江段)、攀枝花(雅砻江段)、重庆(嘉陵江段)4个流域的45尾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的线粒体DNA控制区部分序列(798 bp)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出19个单倍型,未发现群体间有共享的单倍型,5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在0.833~1.000之间,显示不同流域的长薄鳅群体单倍型类型较为丰富.分析了D-Loop的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和核苷酸序列差异,计算了核苷酸多样性(π)、单倍型多样性(h)、FST值和基因流数值(Nm),构建了长薄鳅不同单倍型分子系统树和中间网络图.5个群体内各序列核苷酸多样性指数 (π) 在0.276 %~0.905 %之间;群体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28~0.0092,结果显示长薄鳅自然群体存在较丰富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多态性(h=0.916,π=0.00450),Tajima's D统计(–2.09890)和Fu's Fs统计(–7.56940)分析都显示各种群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FST值(FST<0.05)的分析结果显示重庆、柏溪、南溪、攀枝花和泸洲种群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暗示了柏溪和攀枝花种群历史上,可能发生过群体扩张和种群瓶颈,而泸州、南溪和重庆种群一直是平衡种群.Nm值计算结果显示各地理种群间无明显基因交流,暗示了长薄鳅虽然在各条不同的河流里洄游产卵,但并未因此而产生独立分化的群体.所有群体中,泸洲和攀枝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比重庆、柏溪和南溪种群丰富.进行长薄鳅人工繁殖时,可以将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地区的个体补充到人工繁殖中来,以提高长薄鳅的遗传素质,为人工增殖放流提供遗传多样性更丰富的个体.

著录项

  •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2010年第3期|930-937|共8页
  • 作者单位

    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08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173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173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173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173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1731;

    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081;

    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鲤鱼;
  • 关键词

    长薄鳅; 线粒体DNA; 控制区序列; 种群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