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对大叶种矮化密植茶园放养后茶叶品质变化分析

对大叶种矮化密植茶园放养后茶叶品质变化分析

         

摘要

从矮化密植放养半年、放养4年与常规生产茶叶感官品质、品质成分改变程度分析,认为常规生产茶树经过放养处理茶叶的感官品质都有提高,品质成分变化的共同点是咖啡碱含量明显增长.覆荫树下放养半年及放养4年处理的感官特征是口腔内苦涩能退化干净,其品质成分变化特点除咖啡碱明显增长之外,EGC、C也有明显增长;而没有生态覆荫处理的2个对照叶底,都呈现压重易烂的特征;放养4年处理茶叶,感官品质味浓协调,品质成分除了咖啡碱、EGC、C明显增长外,EC、ECG、儿茶素总量也在明显增加,品质大幅提高的原因是因为茶树高至2~4m,初具棒地生态环境特点,改善了茶叶萌发的光、温、湿小环境;从云南大叶种茶树发源于亚热带原始森林中下层,具有植物学耐荫性的特性出发,建议在部分区域将大叶种茶园发展成林-茶产业,或者将大叶种茶树作为林产业发展的下未树种与林产业共发展,构造云南"茶在林中,林中有茶"林-茶产业发展的模式,提升云南茶产业竞争力,提高云南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平衡.

著录项

  •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年第5期|2016-2021|共6页
  • 作者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勐海666201;

    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勐海6662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勐海6662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勐海6662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勐海666201;

    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勐海666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润普洱茶学院;

    云南勐海6662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勐海6662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勐海6662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勐海666201;

    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勐海6662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勐海6662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茶;
  • 关键词

    茶树放养; 茶叶品质; 大叶种茶树; 林-茶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