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土壤与肥料 》 >洞庭湖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特征

洞庭湖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特征

             

摘要

为深入理解土壤有机氮有效性,利用Bremner酸解法测定了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有机氮组分,采用淹水生物培养法测定了土壤可矿化氮,并分析了二者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是土壤有机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为58. 6% ~83. 8% ,不同类型水稻土酸解氮含量总体上依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的次序逐渐降低;酸解氮中,氨基酸氮、氨基糖氮、氨态氮与未知氮占土壤全氮的比例分别为25. 6% ~43. 1% 、 2. 6% ~9. 0% 、 11. 9% ~22. 3%和8. 0% ~25. 3% .土壤可矿化氮数量变化主要受有机碳、全氮及粘粒含量的影响.酸解氮各组分均与土壤可矿化氮显著正相关 (R=0. 427~0. 858, P<0. 05),但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氨基酸氮是对可矿化氮有直接重要贡献的组分,是可矿化氮的主要来源.氨基酸氮、氨基糖氮、氨态氮、未知氮与氮矿化势的通径分析决策系数分别为0. 685、 0. 251、 0. 028、-0. 050,表明提升有机氮中除未知氮外的其它酸解组分特别是氨基酸氮的分配比例有利于增加土壤可矿化氮供应容量.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8年第5期|15-23|共9页
  • 作者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 常德 41500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8;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广西 桂林 541004;

    湖南文理学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 常德 415000;

    湖南文理学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 常德 415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土壤成分 ;
  • 关键词

    水稻土 ; 土壤酸解氮; 氮矿化势; 通径分析 ; 洞庭湖区 ;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