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医学》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及其监测作用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及其监测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神经功能的监测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30min、45min、60min组,每组8只.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各组在缺血前、缺血期间、再灌注期间MEP变化进行监测.术后采用Reuters法对后肢感觉和运动反射功能评分,再灌注48h Jacobs法对后肢运动功能分级.结果缺血后MEP潜伏期和波幅分别逐渐延长及减少,缺血15min时MEP波形消失,再灌注15min时MEP波形恢复,但潜伏期大于缺血前,波幅小于缺血前.开放腹主动脉后,各组MSP潜伏期和Reuter评分值总体变化趋势为缺血60min组>缺血4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15min组>假手术组,MEP波幅总体变化趋势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45min组>缺血60min组.再灌注48h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值总体变化趋势为假手术组>缺血15min组>缺血30min组>缺血45min组>缺血60min组.结论脊髓缺血时间越长,再灌注后MEP恢复越慢,后肢运动障碍越明显,监测MEP能够准确地反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无和程度的轻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