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解剖学杂志》 >铺片在结膜杯状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铺片在结膜杯状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眼结膜杯状细胞对维持视觉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由于结膜受损,尤其是其中的杯状细胞减少或缺乏,将导致干眼症,甚至失明.目前,有关结膜杯状细胞的研究报道很少.为了解结膜杯状细胞的分布规律和正常生理变化,我们采用结膜切片、铺片和特殊染色方法,对结膜杯状细胞进行了初步研究.rn材料与方法:标本取材于不同年龄的胚胎和成人尸体,处理如下:①切片:在球结膜和穹窿结膜的四个区域(鼻、颞、上、下侧)及上、下睑各取1~3个组织块,分别用10%甲醛和 Carnoy固定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6μm,分别用HE、阿利新蓝和甲苯胺蓝染色.②铺片:从角膜缘至上下睑缘,将结膜完整分离,剔除结膜下结缔组织.将结膜整块或切割成小块,使上皮基底面朝下平铺在载玻片上.标本稍微晾干或吹干后用10%甲醛或Carnoy固定液固定,分别用阿利新蓝和甲苯胺蓝染色.③镜下观察,并将图像输入电脑,用NIH Image软件对杯状细胞的特性、数量及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处理.rn结果与讨论:①杯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膜杯状细胞也呈高脚酒杯状,细胞基部细长,顶部膨大,其体积为其它上皮细胞的数倍,呈圆形或卵圆形,充满粘原颗粒.细胞内粘原颗粒数量差别较大,与功能有关,颗粒排出后在粘膜表面形成粘液层.细胞核呈倒三角形,位于杯的底部,其位置高低并不一致,有的较表浅,有的位于上皮的中部或更深的位置.铺片所见杯状细胞大部分呈圆形,大小有差别,着色深浅也不一致,同样反映了细胞的功能状态不同.②杯状细胞的分布及年龄变化:可见散在分布与密集分布并存.有些部位细胞密度非常低,分布稀疏,而穹窿结膜和鼻下象限杯状细胞分布密度最高.老年人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呈下降趋势.

著录项

  • 来源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1年第2期|95-96|共2页
  • 作者

    佘振珏; 柯碧莲; 周国民;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基础医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