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戏剧》 >抗战中的成都戏曲界

抗战中的成都戏曲界

         

摘要

本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国主义进犯我国东北领土,1932年7月,热河失守。身处抗日大后方的四川人民,居安而思危,首先从舆论方面声援抗日。作为四川首府成都的文化艺术界,不甘在这场斗争中落伍示弱,及时编写出《失热河》、《马张路会》、《骂机》等“滑稽时事新闻唱本”十九种,披露战事,讽刺卖国投降行为。并且把这些唱本集印成册,公开发行,以广流传。1936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衍致东北领土全部沦陷,11月20日,成都三益公戏院即举行义演,将当天午夜两台收入的三百二十元零一角及铜元八十二千,汇至绥远前线,慰劳苦战将士。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日。由中国共产党人当年3月发起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