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医药》 >泡球蚴感染小鼠肝M2型巨噬细胞的变化

泡球蚴感染小鼠肝M2型巨噬细胞的变化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泡球蚴感染小鼠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标志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M2型巨噬细胞的变化.方法 将4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模型组利用保种BALB/c体内的囊泡制成注射用的悬液,通过腹腔注射完成泡球蚴感染模型的建立,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于感染后90、180和300 d各取8只小鼠处死,剥离肝脏,一部分固定于甲醛溶液中,用于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CD163蛋白表达水平;另一部分冻存,采用qRT-PCR法检测Fizzl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标志CD163表达水平在感染90 d时升高明显,感染180 d时达到峰值,之后有下降趋势,但仍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基因Fizz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总体趋势和CD163的表达趋势相似(P均<0.05).结论 泡球蚴感染小鼠中、后期肝脏M2型巨噬细胞增多.

著录项

  • 来源
    《山东医药》 |2018年第45期|5-8|共4页
  •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383.33;
  • 关键词

    泡球蚴; M2型巨噬细胞; CD163; Fizz1;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