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文化乡愁及其人文地理疗法--论杨牧《延陵季子挂剑》

文化乡愁及其人文地理疗法--论杨牧《延陵季子挂剑》

摘要

中国台湾诗人杨牧有两个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作为出生地的花莲和作为求学、教书之地的美国西海岸。前者为他提供了乡愁写作的意象资源,而后者则是他现代公民意识的真正诞生场所。从这两个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出发,杨牧的“家”的经验也被分裂为两个层面:现实层面的在地家园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家园。杨牧乡愁的发生,其原因正在两个家园经验的彼此互斥。写于1967年的《延陵季子挂剑》正反映了杨牧的这一还乡困境。藉由段义孚等当代人文地理学者的家园理论,我们或能推敲出杨牧多年来对于家的认识之变:将固定场所之“家”,改建为以诗学经验为存在形态的流动之“家”——作为一种空间意义上的心理疗法,它极大缓解了杨牧的文化乡愁。

著录项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