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陕西中医》 >辨证治疗过早搏动临证举隅

辨证治疗过早搏动临证举隅

         

摘要

笔者体会到本病多由心气(阳)虚、心阴虚、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湿阻滞、水气凌心所致。拟立六法,用之临床,较为满意。温阳益气益心安神心主血脉,血之运行,赖心气之推动,心阳之鼓舞。如惊恐、过汗,以致心气(阳)虚,神志不安,症见心悸,怔忡,心中空虚,惕惕而动,舌胖嫩。《伤寒明理论》日:“其气虚者,由阳气虚弱,心下空虚,内动而为悸也”。常用养心汤养心益神、方中参、桂非重剂不效。以桂和营通阳,以参扶正护心,资助气源,更用甘草复脉补虚,合诸药以奏宣通经脉温阳益气,养心益神。张某某,女,49岁。间断性心悸、胸闷2年半,伴下肢浮肿2年,症状加重10d入院。诊断:心律不齐、冠心病。面色白,心悸短气,心区憋闷。动则加重,夜寐不安,下肢轻度浮肿,舌淡紫、苔白滑,脉沉细结代。心电图提示为度房室传导阻滞、偶发室性早搏。证属心气不足,心血亦虚。治拟益气温阳,补血安神。药用党参、丹参、全栝蒌各20g,黄芪、柏子仁、茯苓各30g,五味子、半夏、川芎各12g,当归、桂枝各10g,炙甘草6g。6剂后,诸症均轻,脉仍结代。守原方6剂,诸症消失,脉缓和。心电图复查正常。滋阴补血宁心保神“诸血者,皆属于心”。若阴津亏损,或气血化源不足,则心阴亦亏,...

著录项

  • 来源
    《陕西中医》 |2008年第2期|227-228|共2页
  • 作者

    王江涛;

  • 作者单位

    河南许昌市中医医院,461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中国医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