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林业科学》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初步效果

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初步效果

         

摘要

在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杉木人工林中设置3种近自然改造作业样地:T1(间伐强度47%,林下补植6种阔叶树种)、T2(间伐强度61%,林下补植6种阔叶树种)、T0(对照样地,无作业),T1和T2林下补植树种相同.根据2008,2010年和2012年3次调查,比较分析近自然作业后4年各处理的林分蓄积生长量、单木生长量、林下更新树种、林分水平结构、林分垂直结构、树种多样性、树种重要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作业样地T1,T2的年蓄积生长量均大于对照样地,分别为7.42,6.61和3.36 m3·hm-2,且单木水平的生长量T1>T2>T0,枯损木株数及枯损蓄积量均是T0>T2>T1,因此,对于研究区域的杉木纯林近自然改造,间伐强度不应大于60%.林下补植阔叶树种对天然更新幼苗具有保护作用,可增加物种多样性,改善林下环境,促进林下幼苗幼树的生长从而进入主林层;同时完善林分垂直结构,弥补林层缺失,尤其是林分下层及更新层的缺失,使森林短期内发生正向演替,缩短演替时间,形成目标林相,即多林层异龄混交林.人工补植树种中大叶栎、红锥、格木、灰木莲是与杉木混交生长较理想的树种,杉木林下天然更新树种主要是毛桤木、鸭脚木、木荷与乌桕,具有较高的重要值.本研究证明近自然改造作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全国人工纯林的近自然改造和经营提供案例参考与数据支持.

著录项

  • 来源
    《林业科学》 |2014年第5期|90-100|共11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凭祥5326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91;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91;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9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森林经理学;
  • 关键词

    杉木; 近自然经营; 生长动态; 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